蔡英文東吳任教記錄曝光! 確認是假博士!

jeel54321 wrote:
哈哈君對 copy 這個英文字有認知障礙,他把 LSE 回信裡的 third copy 譯為"第三份拷貝"。

可是倫敦大學的口試須知裡,就已經說明要繳至少三份論文了!婦女館那本藍皮論文,應該叫 " fourth copy" 才對


你再掰啊,

你貼出來給大家看看,

倫敦大學什麼時候說至少要繳三份論文的?
turtlins wrote:
你是專程要來丟你自己的臉的嗎?


你是專程要來丟你哈哈君的臉的嗎?
你自己貼的圖還給你自己用

a copy of 對一般文件指副本
a copy of 對書報印刷品大量再製品代表一份

請問蔡英的口試通過報告、論文版權簽名授權書
是印刷品嗎?a copy of report 不是指副本?

jeel54321 wrote:
職稱是講師,就代表蔡英文在拿到博士之前,就在東吳任教。教職員名冊在什麼時候印的,都無關緊要!


你這什麼邏輯?

有碩士就能應聘講師,

和什麼時候拿到正式的博士證書,一點關係也沒有。

1980年6月之後,

蔡英文隨時都可以憑康乃爾碩士資格向東吳應徵講師,

但你們無法憑這一點證明蔡英文在1983年10月之前就已經回到台灣、到東吳上任。

蔡英文可以在1983年10月口試之後回台,

先拿康乃爾碩士資格應聘東吳講師,

等到1984年3月拿到博士證書之後,

再申請改聘副教授,

一點問題也沒有。

你的隊友們努力要證明那份教職員名冊是在1983年10月就印好,

這樣才能證明蔡英文在1983年10月之前就已經回台任教,

這樣才能證明蔡英文1983年10月沒有在倫敦口試,

結果你出來扯後腿,

說名冊什麼時候印都無關緊要,

你不怕被隊友們「檢討」嗎?
turtlins wrote:
到底是誰告訴你教職員名冊「例行」會在8月1日付印的啊?
你為什麼這麼敢啊,
無憑無據的東東,
也敢一講再講。
你前面說的「東吳慣例」,
還沒看到你的證據欸,


東吳大學例行是每年8月1日統計教職員
現在因為電腦化可以隨時修改
修改後會附上修改時間

109學年度第1學期教師及助教人數統計表(109.08.01統計)
最後更新日期:2020-08-06
https://web-ch.scu.edu.tw/storage/app/uploads/public/5f2/e5a/2f7/5f2e5a2f7efbe647132543.pdf
Panchrotal wrote:
你是專程要來丟你哈哈(恕刪)


被左右對齊證據打臉還不認的你比較丟臉啦
Panchrotal wrote:
你是專程要來丟你哈哈君的臉的嗎?
你自己貼的圖還給你自己用

a copy of 對一般文件指副本
a copy of 對書報印刷品大量再製品代表一份
請問蔡英的口試通過報告、論文版權簽名授權書
是印刷品嗎?a copy of report 不是指副本?


你再次證明自己的問題所在:

你只看到你想看的,

無視於其他的可能性。



record or other printed text,

這種定義用在口試委員報告上,

有哪裡不對?

再複習一次,

copy不是只能當副本/複本解啦。
turtlins wrote:
record or other printed text,
這種定義用在口試委員報告上,
有哪裡不對?
再複習一次,
copy不是只能當副本/複本解啦。

口試報告是report
通常口試委員手寫並簽名

你要定義口試報告是record, printed text?
是否先證明一下蔡英文口試報告是印刷品再來
jeel54321 wrote:
職稱是講師,就代表蔡(恕刪)



你是不是有認知障礙?還是你有健忘症?
蔡的論文六月就寫完了,十月口試,就算真的八月就聘用蔡,學校難道會在九月要蔡回國授課嗎?
就算學校真的要求九月就回國授課,依舊可以十月去參加口試阿,不過這機率比較低啦,印象中蔡的姊姊有去英國陪蔡度過兩星期,沒提前回國的機率比較高啦

口試完回國再去學校任教也不遲阿,沒人知道當年蔡是怎麼跟學校談任職條件的,只要他們雙方都能接受就好了
,根本就不需要什麼秘方
Panchrotal wrote:
東吳大學例行是每年8月1日統計教職員
現在因為電腦化可以隨時修改
修改後會附上修改時間

109學年度第1學期教師及助教人數統計表(109.08.01統計)
最後更新日期:2020-08-06


你拿109年的電腦網路教職員統計表,

來拗72-73年還沒有任何電腦、更別提網路的名錄製作流程?

你不會覺得自己拗過頭了嗎?

不要在這邊硬拗了啦,

回去想辦法查那份名冊的印製日期啦。

就算當年也是8月1日開始統計,

你認為以當年沒有任何電腦的人工作業速度,

全東吳教職員職銜、姓名、性別、年齡、地址、電話號碼的收集整理,

能在8月6日前「最後更新」完畢嗎?

什麼時候才能收集完成呢?

什麼時候才能送打字行打字呢?

什麼時候才能拿到打字初稿、分送各系所校訂和增補資料呢?

什麼時候才能收回各系所校訂並增補過的初稿呢?

什麼時候才能把一校、二校並增補過的資料送打字行再出新稿呢?

什麼時候才能把定稿送印刷廠排版呢?

什麼時候才能拿到排版好的藍圖、最後一校呢?

什麼時候才能定稿付印呢?

你以為以當年的純人工、純手工年代,

這些流程可以在一個月、兩個月或三個月內完成?

以那本起碼120、30頁的名錄,一頁約10到12人,

總共上千人的教職員名錄,

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完成上述流程?

不要以現在的電腦網路「慣例」,

武斷地對三十幾年前的時代下結論啦。

就像你們以留美、留台的碩博士經驗,

就要判定英國大學的作法一樣啦。
Panchrotal wrote:
口試報告是report
通常口試委員手寫並簽名

你要定義口試報告是record, printed text?
是否先證明一下蔡英文口試報告是印刷品再來


哈哈哈,

你就繼續瞎扯吧,

你可以去告訴倫敦大學和英國政府ICO,

你們的英文文法錯誤啦,

口試委員報告不能用 a copy of 啦,

說不定那些英國人會很感激你的英文教學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