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哥+ wrote:
你們有聽過馬總統時期的台商回台投資貸款變呆帳的嗎?
如果沒有就不必杞人憂天了!
自問自答一下,剛剛在別篇看到當時鮭魚返鄉計劃的確也出了些大問題,但屬於頂新的超貸,但還沒到呆帳的地步.
曾銘宗立委打臉曾銘宗主委?
好笑的是,怎麼又是和曾銘宗有關?
====引用==========
前幾天,國民黨立法委員,也是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在財政委員會質詢鬧了一個大笑話,把經濟部主管的台商回流方案跟財政部主管的資金匯回法案搞混了,還在代理主席的時候公然霸凌民進黨立委余宛如,剝奪發問權利,還禁止經濟部次長林全能發言,一下子好大的官威,儼如當年的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上身。
其實,立法委員日理萬機,又要問政選舉年又要跑攤,質詢一個題目搞錯主題大有人在,也常常發生,一般財經線記者也見怪不怪。奇的是,曾銘宗何必要硬拗到底,連韓國瑜市長、前行政院長張善政都被拖下水,更被認證台商回流為政績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台中市長盧秀燕間接打臉,可見國民黨選總統真如美國商會所言,還沒準備好的樣子。韓國瑜是財經外行那就算了,當過行政院長的張善政也被搞混,這罪過曾銘宗委員可要負全責。
曾銘宗委員是在2013年8月1日到2016年1月31日,擔任金管會主委的,前後剛好當了兩年半,以馬政府的官員來說算撐得久的。不過,金管會轄下有銀行局、保險局、證期局、檢查局,台灣早就對企業自行購匯結匯解除管制,因為台灣的企業以貿易為主,匯到國外投資、匯回盈利是稀鬆平常的事,除非是到中國投資才有比較嚴格的審查問題,這對一個當了兩年半的金管會主委而言,難道都不知道嗎?那曾銘宗當年如何管理銀行局,以及整個台灣金融業、金融市場?
答案很簡單,因為前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已經下結論了。馬政府時期,大力推台商鮭魚返鄉計畫,結果,頂新集團回台買了101大樓、還買了22戶豪宅,結果自己拿出來的錢只佔1%,氣得彭淮南總裁說「彭淮南重批,頂新回台不是補藥,他們操作高財務槓桿,對台灣經濟沒有實質幫助,令人深惡痛絕(2014/10/30東森新聞)。」
為什麼頂新魏家可以只用1%的錢買一堆豪宅跟101大樓?因為頂新先在台灣的金融市場發行TDR,也就是頂新在香港上市的康師傅控股公司股票,用來在台灣金融市場募資的信託憑證。從2009年馬政府上任以後,頂新魏家用這個方法,取得171億元以上資金,結果說是要鮭魚返鄉投資台灣,但事實卻是買豪宅炒房,獲利還匯出去海外,因為金管會事前沒有作為,逼得中央銀行自己金檢追查頂新TDR的用途流向等,所以才搞的彭淮南總裁勃然大怒。在2014年11月金管會才公佈頂新金流的用途,確認炒房,而且明明募得171億元以上資金,買豪宅還跟第一金控銀行借房貸,我想,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應該記憶尤新吧?這才是為什麼蔡英文政府在引進台商回流、資金匯回兩政策,要詳細規劃成分開管理,由經濟部確認台商回台投資項目真的跟產業升級、高科技先進技術有關,而財政部用專戶專門用途來管理資金匯回,避免馬政府炒房的鮭魚回台惡夢重演。
=================
難怪曾銘宗分不清楚台商回流投資和境外資金匯入是二件事,因為他自己主政時就是混為一談,還活在上個朝代的觀念之中.此漏洞造成頂新可以只用1%本金回台買了101大樓、還買了22戶豪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