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bless wrote:沒錯明星學校就是傳統哪可能說打破就打破能做的就是全部學校都是明星學校這一定就沒問題看看舊有的台北市立醫院還不是已經改成聯合醫院XX分院所以懇請大家支持將全國高中統一名稱以達到完全根除排行制度(恕刪) 把全國高中都改名為建國中學XX分校把全國大學都改名為台灣大學XX分校 而且只能開醫學系和電機系所有問題一次解決 教育部長真笨 這麼簡單的辦法都不會 難怪會被罵到臭頭....
我女兒班上到國三還有幾個同學在餐廳打工,其實一個早就立定志向念餐飲,國三期間常常做點心帶到學校慰勞苦讀的同學們,也跟我女兒約好等我女兒考完特招要來PK西點;還有一個到國三還在持續學畫漫畫,前幾天送我女兒一個自己親手畫的精美資料夾,我們全家一致認為是收藏等級的畫作,我跟女兒說快點請他補上簽名,好好收藏,說不定他會是未來的名漫畫家呢!在女兒班上看到十二年國教的精神,適才適性,前段生就去擠窄門,不適合讀書的就朝自己的興趣或專長發展,就算選不同的路,大家還是好朋友,互相鼓勵往自己夢想努力前進我自己是經歷聯考、分好壞班的時代,當時好班和壞班幾無往來,不可諱言,好班學生就是有那麼點自視甚高,不屑(或不敢,因為校方和老師不允許)和壞班學生來往,縱然那些人曾經是自己同班六年的小學同學,或國一還在一起的好朋友(我們是國二分班)。回頭去看,會覺得那是個荒謬的時代,憑甚麼以會念書與否評論誰是好學生誰是壞學生?憑甚麼會念書的就高人一等?因此,在我看法裡教改是成功的,至少成功去除以成績評論好壞學生的惡習,擅做西點、善繪漫畫、運動健將和會念書的孩子一樣有自己的專長,值得鼓勵、值得他人學習和羨慕。
kantinger wrote:不適合讀書的就朝自己...(恕刪) 本來會考就是希望打破明星學校的思維, 讓學生就近上學, 並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向(升學 / 技校) ~結果這次新聞討論, 全部都在爭論是否會填不到理想的志願 - 排名前面的明星學校...老實說, 前三志願學校的老師, 有很大比例是放牛吃草, 學生幾乎都是靠"明星補習班"來教育....我是成功高中畢業的, 上了高中以後數理化就大幅退步, 對我來說, 我無法從課堂上理解到底在上啥東西, 甚至於下課後問老師, 老師也急著趕場(很多老師在東山兼課), 針對我的問題還會反饋說"你應該自己思考" ~不免俗的, 我也曾經與同學一起去大補習班上過課, 放學後一堆同學在壽德大樓碰面...但是, 補習班的教育不重理解, 充其量只是大量的演練與背誦罷了 ~ 再加上一次上課動輒1 ~ 2百人, 教學品質能有多好?相較於在成功高中的狀況, 我國中同學在東山, 班導師跟我是同一個, 態度完全不一樣, 對於學生的成績錙銖必較....(聽說當年國文 歷史 物理 數學...一堆老師在東山兼課)不可否認, 在前三志願學校, 真的有不少很會念書的學生, 有些人腦袋真的比較靈活, 但是這些同學頂多變成自己的榜樣, 並不能在將來聯考時幫你多拿幾分....況且, 以現在大學錄取率這麼高, 一堆人拼命念研究所的狀況來看, 我認為根本不需要再繼續拘泥高中要讀哪一間明星學校....因為戰場不再高中聯考或是大學聯考, 如果家長仍然迷信高學歷可以幫孩子帶來成就, 那你的孩子的戰場在研究所或是博士學位....畢其功於一役, 而不是每場戰鬥都耗盡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