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爵紅茶 wrote:
大眾運輸越早做,成本...(恕刪)
你放心, 再怎麼燒也比高捷燒掉的利息低很多很多...
還是說, 台中BRT燒掉的是錢, 高捷燒掉的利息不是錢?
不然怎麼常常聽到這種論調? 比較基準完全不一樣.
伯爵紅茶 wrote:
大眾運輸越早做,成本會比較低。
這三年已經丟了50億,如果再丟3-5年,也大概要100億。
如成功還是要蓋LRT還是MRT或者繼續燒錢用BRT。
目前台中這個BRT只能算半套。後面繼續燒錢.
我的看法蓋了BRT至少要10年。所以這10年要燒掉多少錢。
因為目前就是燒錢換使用量。
如何燒得漂亮 花錢有效果,不要變成財務負擔.
軌道運輸的優勢就是操作成本低,缺點:回收時間很長、興建成本高。
非軌道系統的、非電力運輸的、興建時間短、但運作成本高。
運輸品質一般都是軌道系統比較有優勢。
目前的系統不可能只用3-5年就拆了。大概就是這樣用下去
石梯有夢 wrote:
反觀那個幾百億的mrt
市民不喜歡用,路上的車子也沒比較少....

小沙皮 wrote:
BRT燒掉的是錢, 高捷燒掉的利息不是錢?

oldchang1205 wrote:
你大眾運輸人口沒拉上來,後果就像高雄,花了上千億蓋MRT 結果就是大虧特虧
伯爵紅茶 wrote:
這三年已經丟了50億,如果再丟3-5年,也大概要100億。
如成功還是要蓋LRT還是MRT或者繼續燒錢用BRT。
目前台中這個BRT只能算半套。後面繼續燒錢.
我的看法蓋了BRT至少要10年。所以這10年要燒掉多少錢。
因為目前就是燒錢換使用量。
如何燒得漂亮 花錢有效果,不要變成財務負擔.
軌道運輸的優勢就是操作成本低,缺點:回收時間很長、興建成本高。
非軌道系統的、非電力運輸的、興建時間短、但運作成本高。
運輸品質一般都是軌道系統比較有優勢。
目前的系統不可能只用3-5年就拆了。大概就是這樣用下去(恕刪)
冰凝夜 wrote:
北捷本業,也就是賣車票是虧,但是加上廣告跟其他收入是賺的,
冰凝夜 wrote:
北捷本業
拿鐵加糖 wrote:
以台中市來說
BRT除了剛開始被罵的莫名其妙以外,現在她卻是對台中市政府的財政是正向的,之後接下來的輕軌捷運,也是應該是賺錢的,因為市政府已經培養起市民搭乘的習慣,並且舖設路徑的也是大眾常使用的規劃。當台中蓋了一個不是必須像高雄一樣需要一直燒錢的捷運,而是賺錢的捷運,也許外貿沒有像高雄這麼好看,表面上也沒有像高雄捷運這麼漂亮,但他卻是一個很實在的建設。









伯爵紅茶 wrote:
單單看沒有BRT之前兩年就燒了30億,10年不用百億嗎?
都是錢,但是誰的錢?BOT是誰的錢?
臺北、台中、高雄都是大眾運輸都是補助,但是補助品質為何?每一個人是多少錢?
以後可以不用補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