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mo730 wrote:沒去過台灣,但是去過...(恕刪) 日本的快速崛起與美蘇冷戰和亞太戰略有較大的關係,日本是二戰的侵略國,但卻把自身的國格割讓了,不論從產業與軍事,乃至政治與經濟,這個國家的一切都離不開美國.所以,日本的戰敗便表示淪為附庸的小弟,不再是意氣風發的大日本帝國了.未來若再次選擇錯誤,恐將近半世界的經濟發展斷送殆盡.大陸目前的國力雖已不弱,但離清朝的早年的盛事尚有一段路,更別說漢唐盛世了.樓主以經濟與生活對比,是落入西方模式的迷失,真正的復興是體現在文化的方方面面,成為世界領導便必須創造普世價值.
也不用一直幫對岸擦脂抹粉的..要學對岸也可以阿..台灣所有土地收歸國有...各位只要付錢買會逐年折舊的房子..土地只能用租的..房子也可以幫各位建的很漂亮阿..裡面裝潢要實木.要怎樣都可以..但是別忘記台灣處於地震帶..房子折舊比對岸更快速..你可以花個幾百上千萬買個房子..但是10幾20年後房子要賣就沒人要了.因為你只有地上物的所有權..
prettyguy wrote:強拆強遷,驅逐不少...(恕刪) 台南拆了一堆大埔不是還有人家被拆,死了人嗎?就連台北市都有人被政府無理拆房還有出門買菜回來家就沒了,這種事這不是台灣自己正在發生的事嗎?
SongLin4756 wrote:台商說,很多台灣人的家都比較簡陋,曾有台灣的親戚來南寧,看到他家的環境驚歎得很誇張。其實,他說家裡裝修很簡單,只不過是有專用書房,全實木地板,整體廚房,鑲嵌式電器而已,但這就是大陸普通人的生活標配...(恕刪) 我對其他的內容沒啥意見,不過這段話,我覺得是有點無聊....你拿一個居住三、四十年的房子跟新裝修的房子相比,這有什麼意義?
大部分台灣人還沒有去過中國大陸。(統計好像是600多萬人去過。)如果又沒有看中國相關的電視節目,真的將會停留在以前國民黨教育的一窮二白,或是現在三明治(三民自)的對中國事事反的印象。超過25年前了吧!?那時候外匯券剛剛廢除不久,到北京以港幣在機場出口,一大堆私人換鈔,怕被騙,只換了3000港幣左右,結果在北京租計程車代步,每天300RMB,兩個人完了一個星期,一些名勝古跡,都玩遍了錢還花不完,(旅館已經定了,在台灣付錢了)那時候王府井還感覺很簡陋,計程車司機帶我們繞市區,介紹亞運村建物,感覺也是沒什麼,但是他們說是國家樣板工程。全聚德吃一餐兩人150元RMB。民國86年,(1997),同事開車在深圳市區繞一圈,已經覺得深圳比台北市建設好很多。馬路寬大,高樓大廈辦公大樓很多。當時一個工程師一個月2500元而已(匯率大約3.6),但是在龍華小地方小餐廳,一個簡餐就要15-18元RMB,連台灣去的工程師(3-4萬月薪)都吃不消。世博會(2009)年,匯率成本大約5.2(包刮換匯成本)搭火車由上海到杭州,沿途所見,幾乎都是新樓房,浦東大樓就不要說了,世博會內一個小小的沙威瑪賣50RMB,實在是吃不下去。住在台灣人的民宿。也就是小區內的房子。大陸的小區跟台灣人理解的可能不太一樣。他們的小區,可能是幾十棟,2-30層樓,在一個封閉,有物業管理(警衛)的社區。就像前面幾位大陸網友說的,在幾線城市(鄉下)幾乎也都是類似模式,房價可能一坪10萬新台幣。台灣現在比較少大社區,封閉,有警衛管理,有的也都是貴森森的。大多數為大樓有24小時警衛。這20年來,中國大陸的發展突飛猛進,前幾年就這麼說,水泥一年產量相當於美國歷史產量?鋼鐵產量超過全世界總和,。。。。這些代表基礎建設已經超乎世人想象。幾年前報道說,加拿大基礎建設輸大陸一大截。在這種背景,可以設想,大陸媳婦,或是大陸觀光客脫口而出說台灣房子老舊,台北市有如大陸2-3線城市。杭州都算大陸二線城市!他們的印象,說出了真心話。只是台灣人聽來相當刺耳。10幾20年前,到大陸玩,他們都認為台灣來的都好有錢(相對於大陸人收入),現在北上廣深白領一個月2萬元+RMB的所在多有。台灣人無論在那邊工作的,或是去玩的,都感覺大陸物價比台北市高,要怎麼說呢?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
西門町的市容比不上東區,為什麼?因為西門町開發的比較早有些國家的平民沒看過CRT電視機,為什麼?因為當時沒錢買不起,所以不普遍常用高收入比低收入製造好像別人比你差她們不敢比全國平均值,因為水退了,誰沒穿褲子就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