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輕軌 165億元,台中 BRT 20億元,不知那一條坐的人比較多?


u82232016 wrote:
民主的選票一張一張投下去
這樣的金正恩還能躺著選
也算人家的本事了啦~
多關心自己碗裏的麵吧!
路人甲 ~~~


不喜歡金正恩喔 ? 那我說艾奎諾總可以了吧 ?


chairslin wrote:
但是我可以肯定一件事情就是,我現在去大遠百看IMAX已經不會想開車了。我都直接換搭乘BRT去了


看電影要2-3小時,免費BRT 不用停車費與交通費,

免費的問題就是大眾運輸失去使用者付費原則。
為何開車的要幫負擔搭公車付錢?
台中高雄搞免費公車對財政都是衝擊。


ansonhsu wrote:
交通局預估每日6萬人次,民國120年才會達到8萬人次,現在還是免費公測,日運量還不到4萬人次


這一條路線已經花了20億,在花5-6條BRT路線估計要花上165億。

這種內燃機公車1KM要一公升汽油、可見日後營運成本超高.蓋一個站體要花800萬。
台中大條的道路道路不多這種無法高架或地下化;
沒有路權的BRT就不是真正的BRT。 還是一台公車。

其實BRT 10年前早該做了,等發展到一定程度想搞軌道,土地徵收與施工難度一定會增加,
臺北就是一個案例。越晚蓋越貴.

伯爵紅茶 wrote:

這一條路線已經花了20億,在花5-6條BRT路線估計要花上165億。
..(恕刪)


BRT太可怕了,要蓋5~6條BRT花的錢才比得上一條輕軌的經費啊

伯爵紅茶 wrote:
不用錢最好用!高捷剛...(恕刪)


台中綠線是高鐵局要蓋,要出錢
台中紅線:
2000年政黨輪替後,經建會立即要求交通部重新評估改為高架,並將已發包二標之細部設計工作停辦。三年未編列任何預算,原調派擔任之正副主管亦已歸還原單位,形同停擺。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中央在未徵詢台中居民意見與未經詳實規劃及通過環評之情況下,逕自決定改採高架方案。然台中地方爭取鐵路地下化之聲浪仍然不止。直至游錫堃擔任行政院長時期,承諾全線採高架化中央政府全額補助,並於2006年2月13日由行政院核定,計畫名稱並改為「台中都會區鐵路高架捷運化計畫」。





台中的財政要穩健,
不是台中說蓋就蓋,要不是高雄的前例,
交通部不會要有捷運規劃的縣市自行先培養客群再談捷運建設!

伯爵紅茶 wrote:
看電影要2-3小時,...(恕刪)

因為,有人坐公車
所以你開車才會順暢
使用者付費的觀念不懂嘛?
還是你想學國外,分單雙號開車
這樣比較好嘛?

伯爵紅茶 wrote:
看電影要2-3小時,...(恕刪)


開車的也來搭BRT,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了!

一點小提示,不用客氣!謝謝!
高雄跟台中該加強的應該是就業機會, 而非一昧地搞交通建設.



紙花人 wrote:
高雄 輕軌 165億...(恕刪)
石梯有夢 wrote:
差一點被你乎嚨了
後來定眼一看
哈哈,你幹嘛po一張打自已臉的圖?
從這張圖表說明
近三年來,台中市的大眾運輸策略是非常成功的
從原來月搭乘500多萬人次,成長一倍到破千萬
而brt的運量,短短一季內,就已經破百萬,同時間公車營業量有下滑破百萬人次嗎?
若沒,這就說明了,brt其實是非常成功的一個政策


其實這張圖還不能代表台中市的大眾運輸成功
圖中開始成長的點是100年的5~6月左右
那年發生什麼事?
8公里免費及環狀4線免費開始實施
有免費可以坐當然吸引人呀
所以這張圖並不能代表什麼
免費措施如果取消
圖還是這樣好看嗎?
答案未必!

真要檢討
應該是檢討這張圖表裡
為何每年1-3月及101年起7~9月運量都會下降??why???
我推測是學生族群放寒暑假
現在學生幾乎人手一張悠遊卡
公車當校車坐
如果真是這樣
表示影響運量的還是學生,上班族還是有限!

前面有人拿台中跟高雄比
高雄似乎沒有免費的可以坐喔?
台北有嗎?好像也沒
那這種不相同的環境下
要比什麼?怎麼比?


這樣的圖表要真代表台中的大眾運輸政策成功
除非市府承諾這樣的政策永續實施
前面也有人說不要管財政問題
也ok呀 坐車都免錢 繼續養捷運人口也不錯!
伯爵紅茶 wrote:
免費的問題就是大眾運輸失去使用者付費原則。
為何開車的要幫負擔搭公車付錢?

以後就算要錢我還是會搭BRT,因為絕對划算!現有收費價格絕對不會比原本開車時數乘上我的時間成本(我的工時)加上停車費
算一算,還是大眾運輸划算,只要讓我方便。我能搭就搭車。何必一定執著於我開車。
坐車還可以打盹,玩手機。自己開車還是專心開車算上耗材費,絕對划算。

伯爵紅茶 wrote:
這一條路線已經花了20億,在花5-6條BRT路線估計要花上165億。
這種內燃機公車1KM要一公升汽油、可見日後營運成本超高.蓋一個站體要花800萬。

總長度:22km要花以下說明的費用。
Source
原先高雄輕軌規劃由民間以BOT方式興建,但因三次流標而於2011年改回政府自辦。2011年底市政府決議採用與部分歐洲城市相同、為不妨礙市中心景觀而採用的無架空線系統。2013年1月由西班牙CAF與長鴻營造所組成的團隊獲選[2],並於6月舉行動工儀式,總建造經費新臺幣165億元。

一台公車可以載多少人,捷運輕軌吃電就是0污染嘛?電從哪裡來?燃油、燃媒、核能、太陽能。
你要換算一台公車載了多少人,再換算成原本可以搭載小客車的數目。不是單純1KM耗油就是不節能。
台中站體800萬,你要不要看看高雄站體花了1700萬。
Source

akazawa wrote:
這也不對,培養大眾運輸人口,利用公車專用道將公車捷運化即可,跟本無建置BRT的必要性。

捷運系統相輔相成,以建造順序來論成敗,實在不明智。)


BRT 不就是用捷運的方式管理公車嗎? 你又說公車捷運化,又說不需要BRT?

所以公車捷運化的意思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