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6成支持回到聯考 教改21年打掉重練?


NAKADV7 wrote:
其實就是把分數的標...(恕刪)


還要加上回歸單純智育,
美術,體育,音樂,回歸以前聯考時,由需要的科系自行加考術科,
那些勞動服務一類,不應成為評分標準,那樣做只是讓小孩子提早勢利化.

EricChang wrote:
有人批聯考不是扯戒嚴出來、就是又扯很極端的比喻,我實在是沒法溝通了。
...(恕刪)


翻翻教改歷史:(http://twpublic.blogspot.tw/2010/05/12.html)
1989年的9月18日,當時國民黨執政的教育部長毛高文就曾宣布:「3年內將延長國民教育為12年。」但因為民間團體的反對,以及後來國民黨主流/非主流之爭,造成行政院長李煥下台,使得這個本來就不成熟的政策迅速夭折。

然而,直到2000年政黨輪替,伴隨著政治解嚴而來的各種社會運動仍持續衝擊著執政者,教改運動也是其中之一;從1988年的「全國民間團體教育會議」,到1994年「全國民間教育改革會議」,再到當年的「410教改大遊行」,都有要求政府「擴充升學管道,舒緩升學壓力」的訴求。
-----------------------

謎之音;臺灣解嚴是何時?1987年7月16日。

教改聲浪跟解嚴究竟是"因果"還是"巧合"關係,其實是有一條隱隱的線索牽連其中的。


坦白說,現在的多元入學也完全沒有捨棄昔日「聯考」競逐的渠道啊,國中會考、大學學測指考、技職統測方式不也跟聯考差不多?差別在於考完之後計分方式的異動。

入學計分方式如果不再限於單一一次考試成績或總分制,這樣的計分結果就會給堅持聯考成績才是王道的家長增添不少背後的想像空間──對權貴有利、對弱勢不公。但問到「乾脆立法給弱勢家庭子弟加分」或「校外補習/家教是否也對其他考生不公平」這類問題時,又瞬間不予置評了。

一句話:不患寡而患不均。至於孩子是不是在受教育過程中得到應有的啟發或重視、教育內容要不要全盤檢視修正....這些都變得很次要了。

hawjourobert wrote:
影片中讓我們看到中國那端的教育樣貌
人家是高中大學化
我們呢???
大學高中化很久了......................

看了影片,大陸模仿的功力還是強大多了
要仿效歐美,就該連跑班制一併移植過來
我們到現在還是不管程度高低,一律擠在同一班,上同樣的課
然後被折騰了七八節課之後,再留校參加補救教學
一點成效都沒有,雙峰現象越來越嚴重,還浪費了那麼多資源
也犧牲了學生課後休閒的時間
qwertyqwerty wrote:
看了影片,大陸模仿...(恕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a0oix74J0U

昨天晚上家裡的大人小孩都看了這部影片,孩子的媽問;難道臺灣的學校做不到嗎? 孩子問:他們學校的設備怎麼那麼好?

孩子的爸回答:問題不在於臺灣做不做得到,也不在於有沒有錢更新設備,而在於此地思考的是 做這些改革對「考試」有幫助嗎?
其實現行免試入學和以前的聯考沒甚麼差異,反而學生的壓力比以前更重,而現在免試入學最為人詬病的是:
1.分分不等值,透過換算造成高分者排序比低分者還低。
2.賭博式的志願填法,讓每個學生除了考試以外還要考志願的填法。
3.完完全全變成真的一試定生死,沒有第二次機會

其實如果明年公投會不會過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逼各陣營候選人表態,就像先前有人提廢死和明年大選綁在一起一樣,這樣就能引導選戰主軸,只要明年的當選人可以改掉現在這種扭曲的入學方式,其實就算公投恢復聯考不會過也一樣可以達到目的。

qwertyqwerty wrote:
要仿效歐美,就該連跑班制一併移植過來


我是62年次的 國中時就有跑班制度了(數 理 英)

後來不知道是誰說 這樣會傷害小孩自尊 就被取消了

所以說 以前聯考時真的那麼不堪嗎? 我真的不認為

對照之下 現在的孩子可憐多了

未來本來就很多變數 現在卻連入學制度也拿來當賭博

每年都說要再變動

這不是凌遲嗎?

櫻樹抽芽時想你 wrote:
我是62年次的 國...(恕刪)


你們那個是不是所謂資優班啊?我們那時候資優班數學,英文,理化是不跟一般學生上課,要另外開一個班,資優生去那個班特別上課!

EricChang wrote:
其實現行免試入學和...(恕刪)


櫻樹抽芽時想你 wrote:
我是62年次的 國中時就有跑班制度了(數 理 英)
後來不知道是誰說 這樣會傷害小孩自尊 就被取消了


這個制度現在都還在, 沒有取消! 像我兒子學校那些所謂的科資班同學, 平時課都是跟他們大家一起上, 自然理化才跑班各別上. 不過那些跑班上課的同學也只是"平均"起來程度比較好(因為本來就是篩選過), 但並不是成績在前的都是科資班的同學.

那些科資班的也蠻辛苦的, 我很多時候晚上經過那國中, 看到他們八九點還在學校做實驗. 我兒子是參加管樂的, 也是很操, 午休都在團練, 一個禮拜還好幾天放學得留在學校練到晚上六點多, 結果比賽樂團連個市級的佳獎都還擠不進去. 要靠啥科展才藝來加分, 緣木求魚啦!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es4241 wrote:
還要加上回歸單純智育...(恕刪)


我覺的品德很重要,操性分數一定要計分,三年前剛開始規劃 12 年國教時,教育部是把這項列入評等,但是後來某種因素與抗議而取消!

如果一個成績很好的學生,但是遲到當家常便飯,或是有霸凌的傾向,或是自私自利...這樣念再好的學校也沒用!

一勉落榜,

這個比序沒上第一志願也沒甚麼好靠北邊走了,在旁人眼中也許是丟人現眼而已,如果都是這樣的公平給分,應該是可行的,只是很難辦到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