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 !! 專家爆台語消失危機「南部也很淒慘」全台僅22.3%年輕人會講

tnkk01 wrote:
火在閩南語也有文白兩讀
白讀hóe/hé/hér文音hó͘
這我知道
唐音....楊枝讚的「火hó͘焰化紅蓮」
吳音....念作

tnkk01 wrote:
果也有kóe/ké/kó͘ 的發音,
所以對應唐韻沒有問題。
果的吳音()恰巧跟粿()的唐音一樣
呵呵呵...
見龍在田了!
閩南語的傳承其實一直都不絕如縷。只是這些漢學碩儒一般沒有傲人的現代教育學位,所以沒有話語權。以至於這些年閩南語教育處於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的境界。
不揣鄙陋,再拋出一個問題:
[lin gong di, ya si gong du]?
得罪之處,先說失禮。
對岸有上億人會閩南語, 應該不用擔心,
roachc wrote:
會被慢慢淘汰應怪罪早期國民黨消滅台語統一國語的錯誤政策

先搞清楚,國民黨並沒有消滅台語,只是在學校推廣國語,禁止說方言,
注意方言包含客語,還有其他大陸省分不同的方言,我去外省同學家就聽不懂他們的方言

在家裡一樣可以講方言,主要是我們這代習慣跟孩子說國語,連我父母都孩子說國語
才會讓會講台語的人越來越少

你有機會去大陸各地看看他們彼此之間自己也在講方言,一樣是聽不懂
國家教育本來就要統一的語言跟文字,當然民進黨現在全面執政,一樣可以把官方語言改為台語
但是請先公布標準的文字跟發音....
北漂彰化人 wrote:
搞清楚,國民黨並沒有消滅台語,只是在學校推廣國語,禁止說方言,
注意方言包含客語,還有其他大陸省分不同的方言,我去外省同學家就聽不懂他們的方言

呵呵呵...
劣者父親為外省老芋仔;母親為客家人。現在正在這裡和大家一起講「台語」。
小孫子不知道應該要學廣東話、西南官話、閩南語、客語,還是吳語、越語?傷腦筋吔!
菜包817 wrote:
年輕人只會講北京話
台灣閩南語不會講 ?

閔南語...翻成白話文,就是福建省南部的語言
嗯,原來DPP是這想成為中國的一省
一直致力於保存中國福建省的語言
為成為中國福建省一族而努力
大家真的誤會它了

這就是DPP一貫的超統
值得給個

日本時代,賴和努力於台灣白話文的創作。

在「新舊文學論戰」中,賴和是主張新文學的健將,但他
的白話文創作異於中囯白話文,日本時代,一般台灣人並
不熟悉北京話,「台灣話」才是一般人使用的語言,賴和
努力創作屬於台灣的白話文創作,

他的做法是融合漢文和台灣話,以創造出真正的台灣文學。

賴和是融合「漢文」與「台語」的先驅。

「漢字」是人類遺產,誰都可以用。

日本可以用、韓國可以用、越南可以用、台灣可以用、
中囯也可以用。

「漢文」是一種載體的概念。

中囯字的組成:漢字 + 漢字簡筆字 + 毛澤東發明的字。
台灣漢字的組成:漢字 + 漢字簡筆字 。 
shadowjon wrote:
閔南語...翻成白話...(恕刪)

台灣學生真可憐,要學中文,英文,台語,日語,快要佔掉1/3的就學時間了,還有什麼競爭力..
我有位30多歲的大陸朋友,覺得台灣強調母語教學很奇怪。

他在廣東上小學時,除了國文和英文課,所有科目都用粵語教。浙江省也是用母語教學,不管加減乘除開根號,都能直接講。看來福建省也是。

只不過每一省都還有不同方言,所以現在統一用普通話教學了。
simonsu8879576 wrote:
呵呵呵...不知道你(恕刪)


不是已經說過了嗎,你還一直鬼打牆

自古以來根本沒有以中國為國號的,大清國的國號是"清"不是"中"
中華民國成立後,才有把國號稱為"中"

古代的所謂中國,其實是形容詞而非國號,我是中,別人是邊
古大陸最常用的不是中國一詞,而是支那

其實每一國都可以稱為中國,日本越南也是自稱中國

越南則以中國、中夏自居,稱他國為夷狄。如黎聖宗1470年親征占城,詔曰:「自古夷狄為患中國」

到了19世紀,越南安南阮世祖復國,驅逐歐洲白人,自稱「中國之於外夷,治以不治」、「先王經理天下,夏不雜夷,此誠杜漸防微之意也。

奈良時代藤原廣嗣上表日本天皇稱:「北狄蝦夷,西戎隼(隼人)俗,狼性易亂,野心難馴。往古已來,中國有聖則後服,朝堂有變則先叛」。此類將日本自稱為中國、華夏,如「通中國於是始矣」、「華夏載佇」,「新羅不事中國」等等,不勝枚舉

明清交替後,日本認為中國發生華夷變態;山鹿素行亦在《中朝事實》中認為日本才配稱「中朝」、「中華」、「中國」,而稱大陸為「外朝」。

山鹿認為「外朝」多次受夷狄佔領而失去文明,而且自古以來多次因為叛逆篡弒而改朝換代,不像「中朝」有延續二百萬年不易的皇統。到了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天皇下令國史局總裁,稱:「其速正君臣名分之誼,明華夷內外之辨,以扶植天下之綱常」。

日本後紀/卷第廿一
甲戌。?征夷將軍參議正四位上行大藏卿兼陸奧出羽按察使文室朝臣綿麻呂等曰。省今月五日奏狀。斬獲稍多。歸降不少。將軍之經略。士卒之戰功。於此而知矣。其蝦夷者。依請須移配中國。

《日本書紀》,書中言道:本朝正當天之正道,得地之中國。中國,北據高山,南窺大海,山海之間,平原開闊,河海可用。

日本人山鹿素行在其代表作《中朝事實》裡面就寫到:夫中國之水土,卓爾於萬邦,而人物精秀於把紘

在印度古代自稱(Madhya-desa),音譯是末睇提捨,意譯即中國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