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成本不知不覺中只剩下每度電4.5-6元不等


sroach wrote:
關於這點幫您補充一...(恕刪)

所以我的看法的是手機越來越普及、隨身、移動裝置越來越多,電動車的出貨量也在上升,電力系統的儲存需求,無人機等等,代表電池的用量正在快速上升,所以特斯拉才敢建那個超大的電池工廠,同時也帶動了日、韓、大陸的電池大廠加入擴大產量,一旦產品被大量生產,也代表著他的售價會開始大幅滑落,工廠的研發速度如果過慢,就會被取代。
viccheng1925 wrote:
不實際?當你說著氣...(恕刪)


都說了你根本故意不去看而已,電池目前根本沒那樣快有突破,而核能是現在科技有辦法做的,比例怎選擇你看看世界各國新蓋的比例不就知道了,中國是各種都發展,本來就該是如此,但現在新蓋的比重去看看阿

太陽能和電池都存在著技術上還沒辦法突破的門檻,也看不出10年內能有多大進展,電池問題有真的瞭解嗎?你知道這些電池最後要怎處理嗎?


viccheng1925 wrote:
一旦產品被大量生產,也代表著他的售價會開始大幅滑落


你先去弄懂電池怎樣生產製作的,生產成本的分佈之後再回頭來看看你說的是否正確,不是大量就可以使生產成本大幅下降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都說了你根本故意不去看而已,電池目前根本沒那樣快有突破,而核能是現在科技有辦法做的,比例怎選擇你看看世界各國新蓋的比例不就知道了,中國是各種都發展,本來就該是如此,但現在新蓋的比重去看看阿

太陽能和電池都存在著技術上還沒辦法突破的門檻,也看不出10年內能有多大進展,電池問題有真的瞭解嗎?你知道這些電池最後要怎處理嗎?...(恕刪)


別勉強他了
他要是知道還會說這些嗎
viccheng1925 wrote:
不實際?當你說著氣...(恕刪)


viccheng1925 wrote:
預估到了2025到2030年,再生能源的發電量比重可從4%躍升至25%。

比重增加那對台灣整體發電有甚麼幫助??我看到你整篇對於再生能源的數據都是裝置容量有增加但是實際發電是多少度??能穩定供應這才是重點吧
可別又跟我說要搭配特斯拉電池,缺電的北部沒地方讓你搞這些

Bravo4freedom wrote:
其實風力跟潮汐發電
...(恕刪)

台電講的不以為然??!!我看是你講的讓懂電力的人不以為然吧

economic wrote:
都說了你根本故意不...(恕刪)

其實很多產品都有這樣的歷史,例如太陽能板5年內跌了一半的發電成本,但是他的技術、材料有什麼大突破嗎?
中國的比重一樣是放在減少火力,增加核能及再生能並沒有改變,大陸Q1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比去年前兩季還多,今年要裝機1億,己經完成1/3。
笨阿樹 wrote:
比重增加那對台灣整...(恕刪)

你的問題其實能源局一直在宣導,而且昨天又宣布提高目標了,可惜有些人深陷擁核、反核之中,而忽略了,兩者對台灣都很重要,至於目前能發多少電,在能源局的陽光屋頂有統計資料可供參考。至於特斯拉那個電池大約才家用瓦斯熱水器大小,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可怕。
------------------------------------------------
經濟部長鄧振中今(22)日表示,將調整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提高1.5倍,在未來15年內將再生能源在全國電力系統的占比提高到1/4以上,其中光太陽能就有8,700MW。
能源局也說明,發展綠能、減少碳排是國家努力的目標。雖然再生能源現階段仍受限於無法24小時發電,對解決當前每日備轉容量率偏低現象及降低限電風險的貢獻有限,但一來為國家長遠綠能整體發展考量,二來綠電的確對減碳有相當貢獻,有必要結合民間的資源力量來加速綠能發展。
-----------------------------------------------------------

viccheng1925 wrote:
其實很多產品都有這...(恕刪)


零突破!
舉這種例子你是想要自打臉哩!?
下次請準備豐富點讓大家看看你覺得有突破的地方好了。

比如改變材料讓發電效率提高0.000001%這一類的...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viccheng1925 wrote:
其實很多產品都有這...(恕刪)


你連成本內容都沒弄清楚,那個不是成本減少,是供應過多價格崩盤,跟以前台灣和韓國在DRAM競爭時狀況一樣,賠錢賣是可以賣多久,世界級大廠都倒好幾家了,你把不正常當正常?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Jacky Wu wrote:
太陽能主要問題不在...最後可能台灣真的只能嘴砲發電(恕刪)


嘴砲發電
全新綠能
台灣能源就靠這項了





台灣要用哪種電?
不管哪種都要惦惦
搞到最後只好發奠
人生的價值取決於成就了什麼

viccheng1925 wrote:
你的問題其實能源局...(恕刪)


經濟部該打屁股...
備轉容量=裝置容量-當前運轉
給可以穩定發電的火力,核能這樣算還可以。
給再生?
我太陽能晚上的備載容量可是100%哩。
請問電力不夠的時候能請太陽能支援個10%嗎?
搞笑了!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