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婦奈奈老公醫美診所倒閉疑捲款上億人間蒸發

好文收藏
"你看中的是人家的利,人家看中的是你的本"

--------------
執業律師的建議:投資人為何不能告貴婦奈奈詐欺

出版時間:2018/12/03 10:36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forum/realtime/20181203/1477218/


李奇/執業律師

這個周末最夯的新聞,除了丁丁驗票造成全國第一大院台北地方法院可能接下來兩周都無法正常運作外,就是12月1日遭爆料出來的30萬粉絲網紅部落客「貴婦奈奈夫婦惡性倒閉神隱事件」了。

拜前央行總裁彭淮南政策所賜,我國銀行近20年長期維持低利率;民眾辛苦的工作收入放在銀行所獲取的利息根本就不敵物價上漲的速度,而股票、基金等理財工具又需要相當程度專業才有辦法上手甚至獲利,因此市井小民們常常只能靠親友相互介紹的「民間投資」,希望能為自己額外加薪、賺取被動收入。

快倒閉的公司常常會出現的幾個徵兆

這些「民間投資」案,利率通常高於銀行數倍:2分的月利年息就是24%了、3分月利年息則會更高達36%。然而一般民眾根本不知道投資學或是常常忘記或是投資學的第一堂課就是「報酬與風險是成正比關係」,也就是報酬越高、風險也就越高。因此也常常出現遭被投資公司(惡性)倒閉,求償無門的情況。

根據筆者的執業經驗,快倒閉的公司常常會出現以下幾個徵兆,可供讀者參考、留意之:

(一)遲延發薪水、清償貨款或投資利息的時間:代表公司的現金流已經出現問題,才會發生無法準時給付應支付予員工之薪資、廠商之貨款及投資人約定投資利息的情形。

(二)突然推出異於平常定價策略的優惠吸引消費者:例如走高價路線的品牌突然推出一個非常優惠的促銷方案等,造成消費者/客戶搶購。這通常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公司為了解決上述現金流的問題做奮力最後一搏,因而全盤改變經營策略;另外一種就是非常惡劣的詐欺吸金了,目的則是為了將來的捲款潛逃。

(三)開始頻繁發生客戶(消費者)糾紛:因為公司營運已經出狀況,現金不夠,所以公司經理人直覺的反應就是要降低成本、省錢。此時公司開始從原料cost down,產品的品質即開始下降,造成客戶或是消費者的不滿。現今網路時代,如果上網google搜尋,突然發現於某段時點後開始出現大批消費者的客訴文或是公司的大客戶莫名其妙地結束合作,那也可能是一個危險即將發生的訊號。

(四)會計帳上出現奇怪異常的交易項目:如果是惡意吸金倒閉的公司負責人,除了會吸消費者的錢跟投資者的錢外,通常一定也會吸「公司內」的錢,例如,製造假發票浮報公司費用(如購買昂貴但非營運所必要的物品)。相較於上述三點可以直接讓投資人肉眼觀察到的,會計帳目出現奇怪交易項目則往往不容易讓投資人發現。但這點可以藉由委任專業的會計師或是律師前往公司進行財務報表查核的工作來知悉。

(五)董監事或者財務主管頻繁異動:這個現象可以藉由前項的說明即可推論得知。蓋公司的董事、監察人及財務主管,都是可以輕易地掌握上述公司會計帳冊及財務報表的,公司一有狀況他們(尤其是財務主管)立刻就會知道。所以當這些人都看到鐵達尼號已經準備要撞上冰山而跳船時,投資人就要特別的當心了。

被(惡意)倒閉該怎麼處理、提告?

說實話,如果像貴婦奈奈夫婦這樣,已經走到倒閉逃逸無蹤這步,被害的投資人在民事上,已經很難拿回投資款了。去民事法院提出訴訟,最後也只能拿到兩張廢紙,一張勝訴判決,一張債權憑證,可以回去裱框起來,當作一個昂貴的學習經驗。想去搬公司資產或產品抵債?也別想了,內部人或是廠商第一個知情的馬上就搬光了,也輪不到外部的投資人。

唯一能夠走的,就是提出刑事告訴,讓惡意倒閉的廠商負責人等去坐牢,以洩被害人心頭之恨。或是刑事責任來壓迫惡意倒閉廠商負責人還錢(如果他們還有藏錢的話)。

但是,請不要直覺性的就提告「詐欺罪」造成檢察官的困擾。因為詐欺罪的構成要件是「行使詐術」、「使被害人陷於錯誤」、「因而處分財物導致有財產損失」,但是通常在投資人投資的「當下」,公司仍然正常運作,故很難將被投資人邀約投資的行為認定是「行使詐術」。(有人會說:是因為被投資人誇大的謊言所騙。但是商業行為,誰不誇大呢?)

再者,投資人真的是因為相信被投資人的謊言才「陷於錯誤」的嗎?還是本來投資人也就覺得這個公司(或投資案)前景可期,所以才投資?故這個「使被害人陷於錯誤」的要件證明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末者,通常地檢署收到債權債務糾紛提告詐欺罪,直覺的反應就是「地檢署不是討債公司」,往往就會先推定是假性財產犯罪(簡單來說,就是認定是民事糾紛而已啦,請你去民事法院告吧),心證上就對告訴人先天不利了。

所以,筆者建議受害投資人可以提告刑事的方向不是「詐欺罪」。而應該是朝「偽造文書罪」、「商業會計法的不實填載會計憑證罪」(製造假發票假收據及不實會計帳本)、「背信罪」(違背公司任務、為圖利自己而損害公司利益)、「銀行法的非法吸金罪」(如果有所謂的保證獲利時)、甚至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如果是多人、持續性的吸金)的方向提告,才會是比較正確的提告作法。

最後還是要強調一句老話:投資必有風險,獲利越高、風險也就越高。投資人應當評估風險的存在,很有可能「你看中的是人家的利,人家看中的是你的本」,投資人不可不慎呀!
一億變十億, 比大樂特獎金累積獎金還快, 真是無法無天.
原來這是原子彈的複利 20%, 陽明的公費生頭腦真好.
醫美變這樣, 科P不用負責嗎? 沒有道義責任嗎?

----------------------------
手法曝光!貴婦奈奈夫借貸恐超過10億 員工:形同吸金

2018/12/04 10:47:00

記者於慶璇/綜合報導
網紅部落客「貴婦奈奈」蘇陳瑞與丈夫黃博健合開的醫美診所「杏立博全」驚傳無預警倒閉,遭媒體踢爆捲款上億元落跑,不過據知情人士爆料,黃男開診所的手法形同吸金,先是向金主表示投資可獲利超過20%以上,湊滿許多人投資後,都還等不到利潤,黃男早已捲款落跑!

貴婦奈奈事後發文堅稱沒有捲款潛逃,因不敵某些人的高利滾利、重利侵佔,丈夫直到最後一刻仍在籌錢過票,但因人身安全遭受威脅,不得已才會放棄。

據知情人士透露,貴婦奈奈丈夫黃男早在多年前,就曾以募資方式向30多人借款上億元,驚傳債主也包含了地下錢莊,若真是如此,錢滾錢恐怕怎麼還都還不清

據《鏡周刊》報導,內部員工認為,一切疑早有預謀,爆料黃男自開診所起,開始四處借款,金主和債權人除了身邊親友外,遍及中國、美國、東南亞等各國,利用「保證獲利20%以上」和「特別股」等手法說服他們,出資至少數千萬讓他周轉,就連小股東也被借款至少百萬元,但最後卻血本無歸,手法形同吸金,並透露金額連本帶利恐高達10億元
真不知這黃的是啥心態,當年讀公費生,該還國家就該還,不過六年而已,也要逃避....
foxypigoo wrote:
這就是網紅的下場--...(恕刪)
凡之夢田 wrote:
真不知這黃的是啥心態...(恕刪)
向国家借錢都不还了你說呢? 会有信用嗎?
lacuna87 wrote:
向国家借錢都不还了...(恕刪)
聽說老爸还在台湾 还没出境 真是不孝子

兩夫妻 到底誰帶坏誰?
凡之夢田 wrote:
真不知這黃的是啥心...(恕刪)

真的,六年該還就還一還,不還就沒執照,真不曉得他在想甚麼。

foxypigoo wrote:
這就是網紅的下場-...(恕刪)



跑美國了
吃香喝辣
10E夠吃3代了

抓回來

曾讚 wrote:
跑美國了吃香喝辣10E...(恕刪)


他有綠卡嗎? 不然也是非法居留.

請問綠卡哪裡來的.

曾讚 wrote:
跑美國了吃香喝辣10E...(恕刪)


我很怀疑。
美国自从911以后,反洗钱很核心,陈水扁贪污洗钱就是酱紫爆出来的,外销转内销。
Netflix上多少剧情都围绕着黑帮毒贩洗钱还钱展开。
10E现金要带出境,不可能;大金额户头移动,很难不被美国的情资逮到,除非滴水穿石,好整以暇,经年累月的慢慢汇,10块钱变8块5。
我比较倾向黄家父子跟奈奈裸奔赴美,亲人收留。
现在可以开始赌,亲人会包容他们多久。
剛剛註冊 wrote:
10E现金要带出境,不可能;大金额户头移动,很难不被美国的情资逮到,除非滴水穿石,好整以暇,经年累月的慢慢汇,10块钱变8块5。

換成鑽石和珠寶等物呢?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