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國六十幾年,是個怎麼樣的時代?

imhung wrote:
錢穆的國史大綱,柏...(恕刪)


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

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最多只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

二、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否則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國史,不得雲對本國史有知識。

三、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即視本國已往歷史為無一點有價值,亦無一處足以使彼滿意。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此乃一種淺薄狂妄的進化觀。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於古人。此乃一種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譴。

四、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具備上列諸條件者比較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否則其所改進,等於一個被征服國或次殖民地之改進,對其自身國家不發生關係。換言之,此種改進,無異是一種變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縮與消滅,並非其文化自身之轉變與發皇。

他這段來說,還是有明顯的漢族中心主義

特別看他寫遼金元、清代那段,那些所謂征服王朝

完全不具客觀寫史立場,內容上寫得很偏頗
winner_feng wrote:
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恕刪)

winner_feng wrote:
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
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最多只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
二、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否則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國史,不得雲對本國史有知識。
三、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即視本國已往歷史為無一點有價值,亦無一處足以使彼滿意。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此乃一種淺薄狂妄的進化觀。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於古人。此乃一種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譴。
四、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具備上列諸條件者比較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否則其所改進,等於一個被征服國或次殖民地之改進,對其自身國家不發生關係。換言之,此種改進,無異是一種變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縮與消滅,並非其文化自身之轉變與發皇。
他這段來說,還是有明顯的漢族中心主義
特別看他寫遼金元、清代那段,那些所謂征服王朝
完全不具客觀寫史立場,內容上寫得很偏頗


說好聽的
歷史從來都是相對客觀,而非真正客觀
並且在歷史事件發生的當下
並無所謂客觀可言

但就其真實而言
因為政治統治所必須
中國歷史多以儒家為基礎
歷史的真實性或者中立性
並不具備所謂真實或中立
其實只是立場不同所導致
例如崇日者推崇八田與一與嘉南大圳
卻不去就其建造起因與建造過程
對台灣農民生活是否具備了改善民生之結果
抑或只是因為"米騷動"事件,而必須想辦法增加糧食產出之作法

國史大綱為漢民族學者所編
以漢民族史觀而為編纂
又有何可議之處


公車一段5角變2.5元(學生票)
物價大漲
過橋收費5元
台北各穚有憲兵走來去看守
青年公園游泳一次5元
美元新台幣匯率為1比40不變
高中大學比現在少很多,很難考
沒有手機,有電動玩具機小精靈,撲克牌遊戲機
中美斷交愛國捐款
有錢人賣厝大逃亡美國等等
一品老百姓 wrote:
說好聽的
歷史從來都是相對客觀,而非真正客觀
並且在歷史事件發生的當下
並無所謂客觀可言


所以說:當代人不寫當代史!
因為會屈服於統治階級的主觀意識。

然而後代人來寫,
除了後代統治階級的主觀意識之外,
還加上資料取得不易資料查證困難的不利因素。

最明顯的例子之一:李自成
明代人說他是闖王
中華民國說他是流寇
中華人民共和國說他是革命先驅
還在現今北京昌平立了李自成騎馬銅像


更近代的例子之一:余清芳
日本人因余清芳三次犯罪被解除警察職務起而抗日失敗被絞死
國民黨政府在玉井東方虎頭山頂立余清芳抗日紀念碑
民進黨政府因其抗日背景目前冷處理

winner_feng wrote:
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

統治階級的主流(政治正確)信念
陳小春2525 wrote:
這在哪裡?記得台灣第...(恕刪)


房地產大幅度漲價第一次應該落在民國六十年左右,

我只查過民國六十年以後的資料。

民國六十年以前沒去查。

剛好也是十大建設啟動跟台灣開始深入地加入世界經濟體系作代工的年代,

民國四十年代政治不安定,民國五十年政府有餘力慢慢建設台灣,

然後離八二三炮戰也有點遠,台灣人心安定,

外國人也比較有信心來台灣投資加工業,初等層次的加工,

不過雖然初等,對當時的台灣來講,也很好賺。大家賺得到錢的年代。

當時,外資每年逐步地投入到台灣,帶動台灣的經濟成長。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roachc wrote:
所以說:當代人不寫當...(恕刪)


這一點,不太喜歡歷屆政府的處理手法。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DandelionJack wrote:
民國六十年以前沒去查。
剛好也是十大建設啟動跟台灣開始深入地加入世界經濟體系作代工的年代,

聽朋友的父親講,
民國五十年左右,
一甲田可以買鎮上五間店面,
在歷經那個動亂不安的年代,
有田就不怕餓肚子,
於是朋友的父親捨店面買了六分田地。

到了民國八十幾年,
朋友父親這塊六分田地賣了1800W(每坪1W),
鎮上的這些店面每間賣2300W
1970年(民國59年):爆發以臺灣獨立為目標的泰源事件(2月8日)。
1971年(民國60年):澎湖跨海大橋通車(3月26日)。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10月25日)。
1972年(民國61年):中華民國與日本斷交(9月29日)。
1975年(民國64年):總統蔣中正逝世,由副總統嚴家淦繼任(4月9日)。
1977年(民國66年):桃園縣長選舉發生舞弊,引發中壢事件(11月19日)。
1978年(民國67年):中山高速公路(當時稱為南北高速公路)全線通車(10月31日)。
美國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與中華民國斷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12月15日)。
1979年(民國68年):為抗議余登發父子被指為罪諜,黨外人士發起橋頭事件,是戒嚴後台灣第一起示威活動。
美國通過臺灣關係法,成為日後台美間政治、軍事、外交交流的基礎。
桃園中正國際機場正式啟用(2月26日)。
高雄市升格為直轄市(7月1日)。
高雄市爆發美麗島事件(12月10日)。
台中縣私立惠明學校爆發多氯聯苯油中毒事件。

-wiki

可見,民國六十幾年,台灣人的政治自由不如日本時代。

日本時代,台灣人還可以組黨、辦漢文報紙、結社發動民族運動、社會運動、政治運動。

整個日本時代,對日本的抗爭分前段的武力抗爭與後段的文化抗爭,其間,台灣人的台灣意識一直都是存在的。

日本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受拿破崙法典啟蒙,台灣人在日本時代也開始受拿破崙法典啟蒙。

台灣人的民主自由思想是從日本時代開始有的。
那個年代,我周遭的親友
只想著認真工作,出人頭地
有夢想,也知道能實現
物質生活匱乏,生活卻是豐富
llebrassus wrote:
那個年代,我周遭的親友
只想著認真工作,出人頭地
有夢想,也知道能實現
物質生活匱乏,生活卻是豐富 .(恕刪)


確實親眼所見的親友都是認真工作,充實自我行業的技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