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根本是想搞死台中人

BRT會擠爆,胡志強不是傻瓜,千萬不要低估冷氣跟免費對台灣人的吸引力!



samsungdog wrote:
我覺得亂的原因是跟台灣本身機車多有關 國外很多大城市我都有看過類似的東西

如果馬路上只有汽車公車 BRT 那就顯得單純多了!

如果再加上個機車=交通大亂汗

贊成廣設大眾運輸工具 反正只要能讓機車數量減少 我都贊成!

而且至少讓台中有代表性城市特色不是很好嗎?


你不了解台灣大道的現況吧?或者你根本沒到過台中?

台灣大道會塞車的問題根本跟機車毫不相干
個人覺得BRT很不錯,雖然現在是在外地

但過年回台中的時候一定會去搭搭看

台灣大道的問題就是汽車越來越多

已經超出了可以負荷的地步所以才會塞車

那些說機車才是塞車主因的人根本不了解台灣大道會塞車那一段的快慢車道是怎麼設計的

有BRT藍線之後

等於是把台中的新舊商圈給串連起來了

以前要到科博館或是大遠百這兩個新商圈附近去的時候一定要自己開車或騎機車

到了之後別說汽車位了,就連機車位也很難找

有BRT藍線後就可以將汽車或是機車停在偏遠的地區然後搭BRT過去

或是下了火車直接從台中火車站舊商圈直接搭BRT過去

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政策

而且不建BRT或捷運的話,塞車的問題只會更嚴重,因為每年車子是越來越多
小南 4841 wrote:
我一直在想個問題brt用公車去跑就可以
為什麼還要搞個專用車
因為他一台載客量抵公車兩台 (看起來)

Stallings wrote:
因為他一台載客量抵公車兩台 (看起來)


其實實際上一台BRT雙節公車可以抵3-4台公車

一般公車大約5x人就很擠了

BRT公車一台可以載160-270人
BRT 會不會搞死台中人,咱們繼續看下去
我先持平不作評論

不過,開車的會幹幹叫是一定的
既得利益被壓縮了嘛,哈哈
不過,如果 BRT 能讓通勤族更快到目的地,能讓很多通勤族受惠,
那麼,開車族被犧牲也是應該的
mobscape wrote:
其實實際上一台BRT...(恕刪)
吼,酷 XD
隨便
反正橫柴既已入灶,那就隨便,有得用就用
人家既然已經說了,這是窮人的"捷運",已經把台中定位為窮人
那你就是窮人,認命吧!!
台北皇城幾十條如火如荼趕工的幾十條軌道捷運,人家才是有錢人,錢應該給他花才對
"花錢",那是有錢人的專利,"窮人",你是不用想的
有沒有錢,那是另外一回事
人家有錢,但是不給你,你咬它喔?

公車司機開著"台中藍線捷運"公車既已出發

那它就是"藍線捷運"
隨便隨便

幸好
以後"遊車河"倒不用千里迢迢跑到香港去

台中會不會被搞死呢?那怎麼可能!!!?

我想引用麥克阿瑟將軍的千古名言 : "台中不死,只是凋零"






台中brt不是不該蓋,而是早幾年就要做了,
沒錯,一開始是想蓋真正好幾條的捷運,但是中央不支持,
只好退而求其次搞個brt,
但問題是老胡也連任好幾次了,
搞到現在才急就章,這幾天還在拼命趕工,
也難怪市民有意見

虎班喵喵 wrote:
台中brt不是不該蓋,而是早幾年就要做了...(恕刪)



台中BRT歷史 摘自維基 .

相較之下,同時期喊出BRT的高雄 ,目前仍在嘴砲階段 ~~~



=====

2010年

7月19日:台中市政府宣布,交通部核定興建台中市首條公車捷運(BRT),全長廿公里,造價十二億元,從台中車站出發,沿中港路(今改稱台灣大道)到東海大學,並延伸到台中市沙鹿、大里與太平地區,即為BRT藍線。

2011年

1月20日:市府交通局長林良泰指出,3月就會向交通部申請藍線BRT設計經費,此線造價便宜且工期短,順利的話可趕在104年讓藍、綠線同步通車。

3月28日:交通局捷運工程處表示,已向交通部爭取100年度6800萬BRT細部設計及監造經費,預計藍線年底完成BRT可行性研究。[6]



2012年

2月:完成BRT藍線委託細部設計及監造技術服務發包。交通部公佈修正後之《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自此雙節低地板公車得以合法上路。[7]

4月:完成BRT藍線專案管理與後續路網可行性研究及規劃簽約。[8]



2013年

3月7日:雙節車輛財務採購案決標[9]:參與評的選廠商均屬柴油引擎動力的車輛,由「雲從龍實業有限公司」得標。[10]
6月7日:機電標決標公告,由「華電聯網股份有限公司」得標。[11]
6月26日:土建水環工程決標公告,由「德昌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得標。[12]
7月17日:位於梧棲的BRT車體維修中心「土建工程」動工。[13]
8月:土建工程靜宜大學至東海大學段動工,2013年8月8日動工,全線預計2014年3月通車。[14]
10月:東海大學至安和路段開始施工,台中快捷巴士實體車亮相
11月:安和路至忠明路段開始施工。[15]
12月:臺灣大道與美村路口西行方向禁止左轉。[16]
12月31日:東海至靜宜段試運轉順利。[17]



2014年

2月:臺灣大道於文心路口東行方向(往火車站方向)實施禁止左轉。[18]
3月31日:優先路段全線進行試運轉。[19]
6月28日:開放試乘。[20]
7月27日:藍線正式開放搭乘,市政府提供一年不限公里免費。開始使用的車站包括A01臺中火車站、A06中正國小(西行站)、A10市政府、A12秋紅谷、A17榮總/東海大學、A18東海別墅、A19坪頂、A20正英路、A21弘光科技大學、A22晉江寮、A23靜宜大學,共11站20個站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