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肯尼 wrote:
空中放油得航管同意而...(恕刪)
這是正常情況,因環保因素不能亂放油,緊急情況不同。
松山機場有多次飛機起落架無法放下,飛機繞台北市上空放油(沒在外海),機場跑道噴泡沫,安全迫降記錄。
因為要慢慢放油所以需要時間較長,一方面放油,一方面環繞飛行消耗油料。
放油可減輕飛機重量,減少飛機降落時撞擊力量,也可防止飛機爆炸起火。
這種雙引擎螺旋槳飛機比噴射機滑翔能力更好,非常適合迫降,沒有放油設計應不可能。
如無法放油,也會在空中盤旋讓油料減少後再迫降,這是SOP。
除非緊急情況,迫降一定會先減少飛機油料再降落。
美國的紐約市哈迪遜河客機迫降案例,只要河流周圍沒有高建築,水上迫降沒有想像中高難度。這種飛機都有自動降落程式,靠電腦就好。
基隆河沿岸有很多高建築,例如這次飛機飛過20層樓高樓。降落的角度太大又機翼撞及橋樑轉90渡,形成重摔現象,機頭受到撞擊力太大,
乘客不是受撞擊、溺死或凍死,只有後段一側座位乘客才能存活,因為前段飛機機艙吸收了破壞力。
DAVIDC2924 wrote:
這是正常情況,因環保因素不能亂放油,緊急情況不同。
松山機場有多次飛機起落架無法放下,飛機繞台北市上空放油(沒在外海),機場跑道噴泡沫,安全迫降記錄。
因為要慢慢放油所以需要時間較長,一方面放油,一方面環繞飛行消耗油料。
放油可減輕飛機重量,減少飛機降落時撞擊力量,也可防止飛機爆炸起火。
這種雙引擎螺旋槳飛機比噴射機滑翔能力更好,非常適合迫降,沒有放油設計應不可能。
如無法放油,也會在空中盤旋讓油料減少後再迫降,這是SOP。
除非緊急情況,迫降一定會先減少飛機油料再降落。
美國的紐約市哈迪遜河客機迫降案例,只要河流周圍沒有高建築,水上迫降沒有想像中高難度。這種飛機都有自動降落程式,靠電腦就好。
基隆河沿岸有很多高建築,例如這次飛機飛過20層樓高樓。降落的角度太大又機翼撞及橋樑轉90渡,形成重摔現象,機頭受到撞擊力太大,
乘客不是受撞擊、溺死或凍死,只有後段一側座位乘客才能存活,因為前段飛機機艙吸收了破壞力。
...(恕刪)
(1) 我以前都不知道原來能在台北市上空放油, 有例子嗎? 還是業內小道消息? 高度多少?
(2) ATR的滑翔比只比Cessna好一點, 跟767等747比起來相差太多! 沒記錯才10比1而已, 767都有19還20!
這點你的資訊錯誤!
(3) 適合迫降跟有沒有放油設計是兩碼事, 當然如果你有ATR的FOM證明確實有那是另一回事.
(4) 你對FMC理解完全錯誤! 當沒有航點時你要電腦去如何計算最佳下降率跟速度? 哈迪遜河道上有ILS訊號台嗎? 沒有怎麼自動降落?
此外你的"水中迫降沒有想像中高難度"根本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你先去飛一次再回來說沒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