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河的復興航空駕駛,最後的角度翻轉會不會是故意(刻意)的?

看現場生還者與救難人員可以站立於河水並露出胸口以上,可得知基隆河的水並不深。
所以掉進基隆河與直接撞地的撞擊後果是一樣的,只是有水避免了爆炸燃燒的危機。

要與哈德遜河一樣又廣闊、水又夠深能迫降,淡水河比較像。
劉肯尼 wrote:
空中放油得航管同意而...(恕刪)

這是正常情況,因環保因素不能亂放油,緊急情況不同。
松山機場有多次飛機起落架無法放下,飛機繞台北市上空放油(沒在外海),機場跑道噴泡沫,安全迫降記錄。
因為要慢慢放油所以需要時間較長,一方面放油,一方面環繞飛行消耗油料。
放油可減輕飛機重量,減少飛機降落時撞擊力量,也可防止飛機爆炸起火。

這種雙引擎螺旋槳飛機比噴射機滑翔能力更好,非常適合迫降,沒有放油設計應不可能。
如無法放油,也會在空中盤旋讓油料減少後再迫降,這是SOP。
除非緊急情況,迫降一定會先減少飛機油料再降落。

美國的紐約市哈迪遜河客機迫降案例,只要河流周圍沒有高建築,水上迫降沒有想像中高難度。這種飛機都有自動降落程式,靠電腦就好。
基隆河沿岸有很多高建築,例如這次飛機飛過20層樓高樓。降落的角度太大又機翼撞及橋樑轉90渡,形成重摔現象,機頭受到撞擊力太大,
乘客不是受撞擊、溺死或凍死,只有後段一側座位乘客才能存活,因為前段飛機機艙吸收了破壞力。
黑田如水 wrote:
問題不在他要降那是最...(恕刪)


如果他還能選擇的話,我想他一定會選擇飛回松山機場



黑田如水 wrote:
沒動力根本回不去前面...(恕刪)


我比對它最高高度1250呎時約在成美橋上空,然後就開始用高度換速度,您看他原先想走去哪裡?



黑田如水 wrote:
他是目標基隆河河美橋...(恕刪)


不要忘了成功橋旁邊還有雙層約40公尺高的環東大道橋,那時它已經剩下500呎,它直接越過雙層橋,
沒右彎往垃圾山,卻朝你說的方向直走,但發現不對又拉回到南港方向,這些30秒內發生的事,他已經做出選擇了.



黑田如水 wrote:
都能從成美僑飛到經圓...(恕刪)


所以也就是說 換成飛機假設有四個引擎
就算其中三具掛掉了僅靠一具你也能保證不會出事?

拿電競比開飛機 你真內行
千錯萬錯都是引擎的錯...更遭的是剛昇起或落地前給你罷工..太不應該了
如果這張的速度是真的

駕駛真的有點拼降落

在起飛後速度為最高

之後也才下降一些

如果真要迫降著路

飛機完全沒有減速徵狀

該不會機長太急於迫降

因為單引擎一樣可以飛行

Nuke worker wrote:
我比對它最高高度12...(恕刪)
DAVIDC2924 wrote:
這是正常情況,因環保因素不能亂放油,緊急情況不同。
松山機場有多次飛機起落架無法放下,飛機繞台北市上空放油(沒在外海),機場跑道噴泡沫,安全迫降記錄。
因為要慢慢放油所以需要時間較長,一方面放油,一方面環繞飛行消耗油料。
放油可減輕飛機重量,減少飛機降落時撞擊力量,也可防止飛機爆炸起火。

這種雙引擎螺旋槳飛機比噴射機滑翔能力更好,非常適合迫降,沒有放油設計應不可能。
如無法放油,也會在空中盤旋讓油料減少後再迫降,這是SOP。
除非緊急情況,迫降一定會先減少飛機油料再降落。

美國的紐約市哈迪遜河客機迫降案例,只要河流周圍沒有高建築,水上迫降沒有想像中高難度。這種飛機都有自動降落程式,靠電腦就好。
基隆河沿岸有很多高建築,例如這次飛機飛過20層樓高樓。降落的角度太大又機翼撞及橋樑轉90渡,形成重摔現象,機頭受到撞擊力太大,
乘客不是受撞擊、溺死或凍死,只有後段一側座位乘客才能存活,因為前段飛機機艙吸收了破壞力。
...(恕刪)



(1) 我以前都不知道原來能在台北市上空放油, 有例子嗎? 還是業內小道消息? 高度多少?

(2) ATR的滑翔比只比Cessna好一點, 跟767等747比起來相差太多! 沒記錯才10比1而已, 767都有19還20!
這點你的資訊錯誤!

(3) 適合迫降跟有沒有放油設計是兩碼事, 當然如果你有ATR的FOM證明確實有那是另一回事.

(4) 你對FMC理解完全錯誤! 當沒有航點時你要電腦去如何計算最佳下降率跟速度? 哈迪遜河道上有ILS訊號台嗎? 沒有怎麼自動降落?
此外你的"水中迫降沒有想像中高難度"根本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你先去飛一次再回來說沒很難....
DAVIDC2924 wrote:
松山機場有多次飛機起落架無法放下,飛機繞台北市上空放油(沒在外海),機場跑道噴泡沫


我聽在職塔台工作的說: 機場跑道噴泡沫這項電影中看得到的服務,僅桃機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