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8
〔記者蔡宗憲、陳炳宏/綜合報導〕台電核三廠二號機去年大修發生反應爐螺樁卡住事件,引發全國矚目,經原廠及國外顧問公司來台檢修後,才在今年初重啟發電。不料一號機在十月十五日大修過程中,第五十二號螺樁再次出現不易鬆脫現象,最後才以潤滑液及人工拆卸鬆脫。

去年底核三廠二號機大修發生反應爐螺樁卡住事件。(記者蔡宗憲翻攝)

核三廠位在熱鬧的南灣海灘旁。(記者蔡宗憲攝)
大修過程中發現 所幸順利拆下
廠方強調為正常拆卸過程,直到昨天才通報屏縣府,屏縣府發言人黃建嘉大嘆:「究竟把民眾安全置於何處?」原能會核管處副處長何綺思表示只是過程較難鬆脫,不像去年二號機還大費周章鑽孔,且沒有任何影響,稱不上重大事件,沒必要回報。屏東縣監督核能安全委員會委員、同時也是核工專家賀立維則指出,拆螺樁一定是用機器,拆不下來有可能是生鏽,雖然技術上沒有問題,但要擔心工人手工作業時間,以及暴露的輻射劑量。
「保守程序下能拆卸,證明是沒有問題的。」核三廠副廠長高起指出,十五日以機器執行例行反應爐蓋螺樁鬆脫作業時,發生第五十二號螺樁鬆脫困難,工作小組停下機器,改以加入潤滑液及人工拆卸方式,約半天時間順利拆下螺樁。
高起表示,去年發生反應爐螺樁卡住事件後,廠內經許多會議討論,拆卸螺樁過程採「最保守」程序作業,因此當機器拆不下來時,便立刻改由強度較低的人工嘗試,很快便完成拆卸,沒有任何事故狀況,所以事發後未馬上通報屏縣府。
「去年核三就知道縣府很在意『螺樁鬆脫不易』,為何不主動通知?」黃建嘉指出,核三廠內任何大小事故都關乎核能安全,不希望台電對核安狀況有任何隱匿。
恆春廢核人士鍾乙豪表示,核三緊鄰旅遊勝地墾丁及恆春鎮,採用的零件耐用性需要更加嚴謹,持續發生螺樁意外,讓人懷疑核三廠的保養品質、監控系統與人員管理過於鬆散。
--------------------------------------------
我只想說,趕快停機好嗎,反正急著跳腳又不會是我
如果記者的採訪車保養維護發現螺絲鬆脫不易,採潤滑液鬆脫,記者會不會認為自己的車子不安全而要求自由時報換車,免得冒著生命危險去採訪
反過來說如果螺絲鬆脫易,不知道這新聞會怎麼寫,縣政府應不應該緊張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