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man01 wrote:
共乘在台灣很難實現...(恕刪)
這倒是,但是增加汽車持有成本的政策能增加共乘率跟大眾運輸使用率,
但是會被妖魔化、不能苦民所苦。
上下班時間,中清路、中港路、交流道上的車輛大部分都是一個駕駛的低承載,
除了增加空污,還增加堵塞跟交通時間。
歐洲能大力改革,因為他們看到英國之前的慘況,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大煙霧期間死亡4,000餘人。
另有諸多老人和兒童為慢性病患者。
其後數週間又有8,000餘人死亡,合計死者數達12,000人以上
台灣很幸運的沒有這麼嚴重污染,
也因為這樣少了點決心,
但還是有少數人願意犧牲方便或廉價電力,
換取更好的空氣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