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事閒閒 wrote:
台語(閩南語)有一個優點可能很少人想到,
就是它承自上古時期的古漢語, 所以保留了很多漢語的上古音,
上古音查詢
上古漢語配音:
閩南語有較多的上古漢語「殘留」,
聲母或韻母的表現,
那只在聲韻學有意義。
好比植物奶精和牛奶的差別,
沒有人天天喝純植物奶精喊著「頭好壯壯」。
現在會比閩南人少是因為後來施琅的渡台禁令禁止廣東客家人來台
,施琅是泉州人當然讓自己家鄉的人先來佔地盤,後來才又開放客家人來台
所以客家人才會分布在台灣的桃竹苗丘陵地帶,
打輸閩南人被驅趕殺戮剩下的人只能往山裡跑,然後又把原本山裡的原住民驅趕殺戮
台灣的客家人估算600萬(其中200萬是已經為了生存說閩南話的客家人).閩南人有一千多萬
但在世界各地的分布閩南人,客家人全部都是破1億的廣大移民族群
很多國外的都已經不會說這些家鄉話了,但是有族譜或是一堆紀錄讓他們知道自己是這些族群
是不是國家語言不重要,至少語言要有繼承,語言就是一種文化
原住民的語言有28種.7種已經消失,7種快消失,9種屬於脆弱
,是一種文化要滅絕的悲哀.
不過對沒有感覺的人來說,全世界最好都只說一種語言就好了.其他語言消失無所謂.那也是一種選擇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