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a Holmes wrote:
如果本身對國語或是廣東話沒有一些基礎,也不特別希望學到多少國語或廣東話,恐怕還是英文運用較廣的香港,對這個學生比較有學習上的幫助,較多國際化的同學與師資也比較可能有較多的協助與互動,對這個學生的異文化體驗可能比較容易跨過一些基本門檻,這些國際化的聯繫,甚至可能對其回國後的求學或就業都更有幫助。
這一點非常重要。
就算是台灣大學可以提供更好的「討論」環境,
這些「討論」大多都使用中文,
對於白人來說,將不具有任何意義。
而上課的時候,就算班上有外國人,
他們能收到的上課訊息與討論的深度,
都會因為語言隔閡而學不到什麼實際的東西。
雖然台灣各大學近年來拼命推行「英文化」的制度,
甚至很多學校還推行「全英文」的課程。
但是這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實質意義,
大多都是紙上談兵,
實質上的推動,會因為大環境的不許可而緩慢化,
除了學生的英文程度不見得能吸收課程之外,
很多授課老師根本無法使用英文上課...
因此授課的內容深度會大打折扣。
此外,大多數的學校,
光是網頁英文化就叫苦連天,
中英文的網頁無法順利對照,
這對於不懂中文的外國學生而言,
非常吃力,而且非常的不方便。
就學中的很多重要資訊都無法收到,
而且非常可能求助無門...
別忘了,不是每個職位的人都有本事說英文,
遑論把學校某些與學生習習相關的條例用英文敘述出來...
所以,雖然是短期的交換學生
但就這方面,個人會建議去香港大學,
因為那邊英文化的程度,遠遠超過台大,或台灣任何一所大學。
至少,她在很短的時間內,至少可以多吸收一些東西,
而不是浪費時間在瑣碎的行政程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