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太懂為什麼會有人說柯P甚麼都沒做呢?

Lightwave18 wrote:
內湖科技園區前身就是...(恕刪)


張景森說要開發成科學城,內科就算他蓋的?
作了什麼實際作為? 那陳水扁說了個足球元年,然後經費人員也不給。但台灣足球要有得名次,功勞就算他的?
觀光業要是這兩年起來,歸功小英"沒有安全就沒有觀光。" 要是某天從軍的人變多,就是小英說了"我是國軍最大靠山。" 是吧??

內湖區志提都沒提過張景森,現在的內科管理中心稱馬英九為內科之父。你覺得呢?
https://nhdo.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14624B66DAE97712&sms=182753B4C8854F02&s=64F090F5AA17BF40


80.11.11

基隆河整治計畫──截彎取直工程,正式動工興築。

84.02

工業區用地都市細部計劃完工

85.01.23

完成重劃土地點交工作

88.07.20

修正「臺北市內湖輕工業區輔導管理辦法」,開始放寬進駐園區產業類別。

89.07.05

第一次公告增加認可得設置之產業

89.12.29

第二次公告增加認可得設置之產業

90.04.30

舉行市長與內湖輕工業區廠商第一次座談會

90.06.01

第三次公告增加認可得設置之產業;設立市政府臨時性單一窗口──「臺北市內湖輕工業區服務中心」,正式進駐園區。

90.07.23

舉行市長與內湖輕工業區廠商第二次座談會

90.12.26

舉行市長與內湖輕工業區廠商第三次座談會,並正式更名「內湖科技園區」,確定園區發展方向。

91.03.27

「臺北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核准成立

91.04.03

舉行市長與內湖輕工業區廠商第四次座談會,並第四次公告增加認可得設置之產業;餐飲業可進駐園區一、二樓。

91.07.25

呂秀蓮副總統第一次巡視「臺北內湖科技園區」
柯市長2015年甫上任時,都發局即盤點出興建2萬戶公共住宅基地,已完工18處2648戶

2015年 2648戶 
2018年 2649戶 
3年多蓋1戶 不愧是台北LUB(理由伯)

17000多戶還在施工或者規劃階段不會是像有篇文章說的21層樓、地質沒探勘 連交通衝擊都沒有做 然後寫2張A4紙就叫規劃吧?


文/黃創夏

請看!柯文哲真的騙很大,正在拿年輕人性命當假政績的祭品,惡搞鴿子籠居住假正義‧‧‧

如果,賞您家庭一戶只有六坪大的空間,您就該對柯文哲感激涕零了嗎?

如果,周圍同樣大的基地都只敢蓋不到十層高的房子,在一個脆弱的河濱新生地上,連地質探勘都沒做,還曾經發生地層下陷,緊急灌過數千包水泥搶救,柯文哲說他就要賞您擠到21層樓的超高建築,您會不擔心嗎?

讓年輕人有房子住,柯文哲真的騙很大!

忠孝東路口的舊台北市議會拆了,不是蓋公宅和社會住宅,而是給財團使用;仁愛路的舊空軍總部也不是蓋社會住宅,因為怕得罪帝寶權貴!

然後,在辦公室裡面看資料,找到一個原本是要當經濟部產業資料雲端中心的國有地,柯文哲又想到居住正義了‧‧‧

這塊地,是經濟部所有,也是當年孫運璿擘畫台灣經濟的舊經濟部遺址之一,周圍是外交部勤務官舍,只有九層樓,還有經濟部檔案中心,七層樓,周圍的住戶也都是低矮房舍,因為這地緊鄰景美溪,地質鬆軟不穩定之河濱新生地,誰都知道蓋高樓可能會死人!

結果,柯文哲就說要蓋成公宅,高達21層樓、要住421戶,地質沒探勘也不打緊,只說技術會解決,人定勝天!

好偉大、好偉大的騙術!

這塊地面積約4400平方公尺,約1300坪,建蔽率是45%,換言之,建地約600坪!

600坪,給那些權貴財團蓋豪宅,也不過只有一層五、六戶,就算用最高容積率,也只能蓋四層樓,不到20戶。

一般中產階級家庭,600坪建地,頂多也只能容納6、70戶!

但是,無權無勢的年輕人,柯文哲說可以擠421戶?

狹小的600坪,沒有地質探勘的河濱新生地上拔高21層,至少拔高70公尺高,您,敢住嗎?

柯文哲根本不把可能會住進公宅的年輕人當人看!

難道,柯文哲在台大醫院時,看到病人就開刀,不用先抽血、照X光和電腦斷層掃描?

三月二十六日週六晚上,參加了一場台北市政府的說明會,我嚇到冷汗直流‧‧‧

當說明會上,柯市府承認根本還沒有地質探勘,我真的傻眼了:

原來,柯文哲市府根本就是隨便畫一個計畫書,就把人民百姓的安危棄之不顧!

而且,隨便兩張A4紙張,就叫做做好了計畫,其中,地圖上連道路名稱都搞錯,顯然根本沒有到過現場看過!

大夥兒問市府都發局,地質條件探勘沒?答案是沒有!

那麼憑什麼就可以把一塊不穩定的河濱新生地用450%的超高容積率,蓋一棟極度可能不安全的21層大樓?答案是傲慢的「人定勝天」,說工程技術都可以解決。

為什麼如此草率?因為這是社會住宅,也就是說,無財無勢的的年輕人住的,柯文哲賞個棲身地就可以了,年輕人就該頂禮膜拜了,所以市政府不把他們的安危放在心上‧‧‧

還有,連交通衝擊都沒有做!交通局官員好像天大施恩的說,「可以把交通衝擊從和興路擴大到木柵路」‧‧‧

天啊!和興路本來就只是一條小巷子,頭尾都接木柵路,來往都要進入木柵路,不評估木柵路,難道是要數千此地居民永遠被隔離在這個小區域嗎?

而且,依照柯市府宣稱可以用容積率450%去建築,所以換算總建坪可以達到2500坪左右,請除以421戶,一戶卻只有六坪?

6坪?能是個家嗎?就算是單身或是小倆口,也都是和香港的鴿子籠一樣的環境!

這就是柯文哲的騙術,打著居住正義的名號,其實根本不把無殼的年輕人當人看!


如果真的替年輕人著想,為什麼不把舊台北市議會和空軍總部拿過來,蓋給年輕人安全、寬敞、舒適的社會住宅!

而且,沒探勘就要讓年輕人去擠這樣的河濱新生地之拔高21層樓,柯文哲是也想在台北搞一個「維冠大樓」,和賴清德比一比救災的能力嗎?

脆弱河濱新生地蓋21層樓數百戶大樓,那是把「公宅」變成是「公墓」。可憐讓年輕人誤以為在台北有了「棲身之地」卻可能變成是「喪身之地」?

如果是十層樓以下,沒安全疑慮,而且像個家的公宅,我支持;但是,為了湊政績,不把年輕人當人看的鴿子籠,反對!
http://m.match.net.tw/pc/news/headline/20180518/4513278
新境界 wrote:
2018年07月31...(恕刪)

Lightwave18 wrote:
這版上很多人吹捧郝龍斌的Ubike,真正追溯歷史也不是甚麼多神奇的東西,他就是借用巴黎經驗而已,前面有人做出成功經驗,後面失敗率當然低(恕刪)
台北市長柯文哲決定7月起,開辦行動派出所及統一報案專區,未來民眾在路上看到行動派出所車輛即可報案,在派出所報案後會將民眾載到分局由專人受理並做筆錄。柯P也宣示,會針對十大違停地點優先設計可辨識車牌攝影機,直接開單不再讓警察當稻草人。

相關評論:基層員警:柯P要撤除派出所不是不好,但還有這三件事要考慮

蘋果報導,柯P去年市長就任後,就提出行動派出所政策,當時引發市長權責和警政署衝突爭議;而在選市長期間柯P更拋出裁撤派出所政策,更引起民眾及基層警員兩極反應。

前天治安會報上,柯P實現政策諾言,對裁併派出所當場批准先由大同分局試辦,大同分局縮減成6個派出所。柯P也批准中正二分局作統一報案專區。至於行動派出所則由松山分局試辦,松山區民眾在路上只要看見行動派出所,都可上車報案。


中時報導,大同分局原本的大橋所與民族所將會合併,雙連所則與建成所合併,未來大橋所和雙連所現址都會「熄燈」。當地施姓前里長表示,警力精簡是好事,但是現在轄區里民10人中,有9人不知此事,他覺得略為急了些,而且像大橋所治安、交通問題較多,要裁也是裁民族所,「推行後難免有里民不滿意。」

中正二分局則將試辦「統一報案」,這是台灣警政的首次「創舉」,未來民眾到派出所報案時,都會被載到分局,由員警在「報案專區」集中做筆錄,結束後再送回去,目的是希望集中管制、提高效率。

但這也是最被質疑的新措施,1名官警舉例,文化大學旁邊有山仔后派出所,如果統一報案,員警至少開半小時車,將民眾載下山,到文林路士林分局,結束再花時間載回,前後至少要花2小時,「我們不被罵死才怪!」

而對於松山分局試辦的「行動派出所」,有員警私下說,此舉應是師法美國,但美國地廣人稀,所以才靠車輛機動巡邏,台北市地小人稠,狀況大不相同,況且新措施推出,原本的事都還要照做,還得多撥1組人配合,結果累死的還是基層,「只能說長官英明,我們照做就對了。」

600坪建地,也就是說1層有600坪
21層是12600坪
1戶分得29.92坪
理論上是可行,而且空間還蠻大的

反推,一層600坪,一戶30坪,一層可做20戶

是那點不合理了???

一層給權貴財團蓋豪宅也只有5、6戶
用6戶算,1戶100坪...
在台北有那個無權無勢年輕人買的起??

你這段的重點??

alen424 wrote:
..柯文哲就說要蓋成公宅,高達21層樓、要住421戶,地質沒探勘也不打緊,只說技術會解決,人定勝天!

好偉大、好偉大的騙術!

這塊地面積約4400平方公尺,約1300坪,建蔽率是45%,換言之,建地約600坪!

600坪,給那些權貴財團蓋豪宅,也不過只有一層五、六戶,就算用最高容積率,也只能蓋四層樓,不到20戶。

一般中產階級家庭,600坪建地,頂多也只能容納6、70戶!

但是,無權無勢的年輕人,柯文哲說可以擠421戶?(恕刪)

宅宅閱讀者 wrote:
600坪建地,也就...(恕刪)

他的意思是柯柯叫你住鳥籠你還很開心的替他辯護。
Lightwave18 wrote:
遠雄自己也是半斤八兩,笑別人說綠地不能踩,自己的模擬動畫還不是限制在平面圖中紅框框的綠地而已,植物後面的綠地同樣踩不到

還有跑出來的人大多同樣也被「灌木叢或植物?」 擋住,那個模擬資料懶得找

遠雄自己數據設定在「散步模式」還敢說嘴



只要小巨蛋、運動中心、和平籃球館、101、統一時代百貨信義店、新光三越......都用同一模式參數下去跑
參數模式要怎麼設我都沒意見
因為明眼人都知道這模擬有問題
柯市府已經縮了
但柯粉還在搖旗吶喊往前衝

>新黨市議員陳彥伯11日下午在台北市議會質詢時,要求副市長林欽榮以當初成立巨蛋安檢小組的檢驗標準,
>去針對台大醫院、台北101等地方,看安檢能不能通過?
>卻遭林欽榮回絕,引起陳彥伯不滿,大聲回嗆「叫你拿同樣標準去看其他建物就不敢,難怪郝龍斌罵你們是俗辣!」
>一旁的台北市長柯文哲趕緊緩頰,這就是週六(13日)要辦巨蛋研討會的原因,
>他說「如果標準要下修,我們就下修」。
2018縣市長選舉》親綠智庫民調柯文哲連任「看好度」破6成!學者評:有如「坦克車」
2018-07-31 新台灣國策智庫上午舉行「2018縣市長、議員選舉與2020總統大選」選情評估民調記者會,施正鋒、凱達格蘭基金會執行長陳致中、趨勢民調公司總經理吳世昌以及台灣北社社長李川信均出席與會,分析民調趨勢。

致中都出來挺KP了 還看不出來柯是白皮綠骨的去問妮可

宅宅閱讀者 wrote:
600坪建地,也就...(恕刪)

你先去查查建蔽率跟容積率兩個概念,再來算會有多少坪吧
宅宅閱讀者 wrote:
反推,一層600坪,一戶30坪,一層可做20戶
是那點不合理了???




都不用公共空間的,你回家都要先從別人家中路過

不知道誰這麼衰要住一樓 天天給人經過

然後都沒有電梯逃生梯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8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