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99 wrote:雖然數字會說話... 應該是特定產業...(恕刪) 這樣講不公平... 出口創歷史最高紀錄, 並非單一產業可以完成. 要達到歷史最高紀錄自然是許許多多產業都成長. 只是有一些成長多一點, 有一些成長少一點, 還有一些是經營不好的把人力與水電讓出來, 轉移給需要人力與資源的產業去做更有效的發揮.產能利用率提高, 工業生產指數提高, 進出口順差增加, 絕對不是單一產業或少數產業成長可以成就的. OK. 差別只是高於平均與低於平均的差異.內需稍微落後出口一年多. 今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3.04%, 其中內需比去年成長3.02%. 已經擺脫過去只成長0.8%的冷度. 如果第二季內需仍可以維持2.5%以上的成長, 其實就可以改口說是內需穩定發展了其實內需是一定會成長的, 當出口達到歷史最高, 許多工廠賣到低庫存, 甚至供不應求牌單, 也不擔心資金問題, 就不會以廉價的方式把貨品往內需市場倒, 市場的供需機制恢復正常了, 來亂的變少了, 內需成長力道就出來了. 另外就是汽車銷售量確實是有比去年好一些.
阿公鐵蛋 wrote:馬英九說他的政見63...(恕刪) 來人哪,又有人發佈假消息,關三天!!最近又一堆蔡粉開始消費馬英九,綠營對馬英九的心態可說是五味雜陳,想讓他下台進監牢,怎麼努力找就是找不到那把還在冒煙的槍(Smoking Gun),也就是貪污的證據。老罵他無能,但無能卻又不犯法。說他倒行逆施,卻連一個柯文哲萬分之一都比不上。說他沒誠信,綠營政客每個都比馬無誠信千萬倍。什麼要出家的要切腹的要退出政壇的要向上向下的,每個都是自己打自己嘴巴。看這種評論,也實在浪費時間。不提也罷!唯獨批評633捐半薪這一條假新聞,版主實在看不下去,綠營網軍講了七年633跳票,卻從來沒有任何人能講出到底馬英九有沒有承諾633做不到就捐半薪?這就很奇怪了,馬英九這個人雖然缺點一堆,不過有一件事可以確定,就是他寧願玉石俱焚,也要面子!要是馬英九真承諾633做不到捐半薪,那他可能早就寧願不領薪水,也要履行承諾,要不然這面子還往哪裡擺呢?那麼問題來了,到底馬英九當天是怎麼承諾的?承諾了什麼?我們現在就來看看:雖然是版主三年前的舊文,不過因為是逐字稿,所以馬英九講的話一清二楚,大家可以參考一下,看看到底馬英九該不該捐半薪?甚至是捐出所有家產?2008年2月24日總統競選辯論會中,由公民提問人陳淑玲問兩位候選人馬英九與謝長廷的問題: 陳淑玲:「謝謝兩位候選人的回答,但是事實上並沒有回答到我說錢怎麼進大家…那個…全國人民口袋的問題。那是不是能再給我們更具體的比如說…噁…有沒有辦法給我們一個數字,比如說…噁…勞工受雇人員的酬勞它是佔GDP…噁…兩位可以提供我們提高多少以上?那如果做不到的話有沒有辦法…噁…在四年任期內如果做不到,那有沒有辦法說,做了一個負責任的態度就是,將四年的薪水捐出一半到聯合勸募來,然後落實去照顧經濟弱勢團體。謝謝!」(版主按:原來這位陳淑玲小姐語言癌這麼嚴重?真是厲害!)主持人:「好,那麼我們要先請馬英九先生來回答。」 馬英九:「好,謝謝!陳小姐的關心財富,這個貧富懸殊,或者財富分配的問題,我們其實有方案。就是因為民進黨執政八年,把全國低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跟高收入百分之二十的倍數呢,增加到了六倍以上,我們一定把六倍降下來,降到六倍以下!怎麼做到呢?我隨便講一個我們政見提出來的方案:四六八方案,就是對於四口之家的家庭,如果他的收入沒有達到四十八萬一年的話,我們就給他一個補貼,這等於說是負所得稅,補貼最高是到他三十六萬的時候,補貼四萬六千八百元,一個月就四千塊,然後呢逐漸到四十八萬時減到最低,四十八萬以上就沒有。這幹嘛呢?就是補助他,讓他好好去工作。所以我們非常重視這個平均財富的問題。妳剛剛說,如果說我們做不到的話要把薪水捐出來,妳放心,捐款沒有問題,我這幾年來已經捐了六千多萬了!我一向經常捐款,尤其是捐給聯合勸募,甚至我擔任名譽理事長呢。」大家看到了嗎?相信只要是對說話有基本的理解能力的朋友,都能看出問題在哪裡!如果馬英九的回答是以下幾種情形,那麼就表示對於陳淑玲「捐半薪」的「要約」,馬英九正面承諾,賴也賴不掉! 「妳剛剛說,如果說我們做不到的話要把薪水捐出來,妳放心,捐款沒有問題」 「妳剛剛說,如果說我們做不到的話要把薪水捐出來,妳放心,如果做不到我就捐」問題是,馬英九並非這樣回答!那位提問人陳小姐說,如果做不到,要馬英九捐半薪給「特定的團體」,也就是「聯合勸募」,除非候選人是白癡,否則不可能也不應該答應,如果捐了聯合勸募,那其他團體要不要抗議?為何獨厚某個團體?所以版主認為馬英九的回答,是給了提問人一個軟釘子碰,真正的意思是,捐款是我一直在做的事,之前捐款也給過妳提的特定團體。但是對於陳小姐的「要約」,馬英九並沒有正面回應。好了,舊文引用至此。相信有常識的人都看得出來,馬英九對於陳淑玲要求「做不到就捐半薪給特定團體」這種幾近於無賴的政治勒索,從頭到尾沒有承諾,也不該承諾。但是綠營網軍眼睛卻只看到「沒問題」三個字,就能斷章取義吵這麼多年,也難怪跟柯文哲五大弊案變成五大案,弊字自動消失一樣的異曲同工!只不過綠營消費633,只為了催眠自己,而柯文哲要到錢就弊案變合法,是為了催眠台北市民罷了!跳票,要先有開過那張票才能跳。弊案,當然也要有弊才能成案。綠營把一張禁止背書轉讓的芭樂票,偷簽了馬英九的名字去銀行兌現,跳票了就賴給馬英九,柯文哲上台後只要馬英九郝龍斌經手的案子就說有弊,最後卻又件件都變合法,果然不管深綠淺綠墨綠,水準都一樣低!
當然出口不可能幾個產業就完成,只不過這些相關產業大部分還是不小的企業,只能說還不是特別有感,成長力度還無法拓更多,尤其內需成長緩慢,消費性出口真的還好而已,但只能說今年相較去年是稍微好了點,但又被一些無形成本成長吃掉了只能希望Q3 Q4能持續進步,總比退步好~
story99 wrote:當然出口不可能幾個...(恕刪) 既然是你做進出口, 要學著對中國製造產品說不. 因為中國產能過剩, 報價互相砍殺, 你多會做生意都會遭遇巨大的壓力. 這不是只有你碰到的問題, 是中國自己都拉不起來. 這兩年出口的成長率都低於台灣如果是做進口, 台幣升值一段了, 應該是還算好做. 除非是產地在中國. 那就抵銷了.至於出口的部分, 美國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 壓迫中國要降低進口關稅. 雖然中國目前不答應, 但是掉出來的訂單對他國還是有好處的. 只是現在金額不大, 可能還要耐心等一等, 等爭端擴大, 中國與美國雙方都讓出一大塊市場, 很可能美商陸商不想讓出市場而跑來台灣採購代工, 用來規避貿易報復, 那時候中小型企業確實可以多分到一大塊肉. 等中國大幅降低關稅, 美國撤銷報復, 那時候出口會更順暢.
唉.........很想對中國說不阿...光資金從那轉出來都限制一堆..只不過中國也是在進步..也狂吸台灣人材誰會跟錢過不去呢..中美貿易戰,是應該能分到些,但如你所說能長期這樣對台灣最好了,不過我想長期要這樣應該蠻難的~
vspebrian wrote:前面是傻瓜硬幹. 現在是制度與責任更重. 用以前蔣經國的才能是無法應付今天的需求. 有講跟沒講一樣,事實勝於雄辯。全台灣都認同 蔣經國先生 對於台灣的貢獻及台灣的成長。全台灣也都認同 蔡英文 對於台灣的謊言跟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