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公投,西方民主本來就是用平庸來領導卓越。但卓越領導平庸才是對的。選舉的理想是選賢與能,就是說,西方民主的理想也是要找出卓越者來領導平庸。但這個找出卓越者的辦法卻很有問題,因為是由平庸者選舉產生的。想想看,平庸者有識人之明嗎?沒有吧,如果有慧眼識英雄的眼光,就不是平庸者了。所以結果就是很難產生賢能者來領導人民,西方民主的理想也就淪為空想。
飛翔在思源亞口 wrote:怎麼會認為是因為同性戀議題????(我才不支持呢)主要是公投太氾濫了什麼都公投下次會更多然後投票排隊要3~4個小時 如果是這樣,表示人民想要公投那麼多的議案,表示選上的政府無能而平庸....國父喊了百年的創制和複決....他不是你口中的精英嗎?怎麼你反對精英的說法?
一百年前當教育不普及的時候,人民的確是平庸的,因此需要精明的領導人來帶領他們。但是現在博、碩士生滿街都是,民間企業對自己的專業領域都有高度專精的時侯,就該輪到人民來領導政府了。例如:半導體業 - 把電給我弄穩定,我就可以去和世界競爭。服務業 - 開放市場,我就可以贏得客戶。運動員 - 只要給我有比賽的機會,我就摘得下獎牌。政府其實不必刻意去領導,民間就會自己找出路。
sq216l426 wrote:樓主說的沒錯,真知灼見。假設大家來投垃圾放在新北區好不好?全國人民應該也會通過票數贏過反對票的,多數霸凌少數的戲碼總是不斷上演的。 垃圾問題是屬於地方性公投事項, 不是全國性公投事項因此不會有您說的情況發生從這個討論串看下來很多反面的言論,似乎連公投法都沒看過一遍這次10個公投項目,大概只有一個東奧正名公投有疑問因為他公投內容的負責單位居然是民間機構,不是政府說的算的
pcyen1313 wrote:一百年前當教育不普...(恕刪) 這要講講「平庸」的定義了。講到領導國家,販夫酒卒未必比一個博士更平庸。博士其實不博,而是精,他們只精於某一門學問,由於埋頭做學問,往往比常人更加不諳世情。所以以政治角度來說,就算滿街的博士,也可以是滿街的平庸。政治上的卓越,我認為主要有兩種人物,一是領袖型,二是軍師型。就是有那種大局觀,領導力,戰略眼光等等,能引領社會往正確方向前進的人,這些跟讀書多少並沒有很直接的關係。例子:蔡英文是法學博士,她平庸還是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