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新聞
台灣水情緊張!BBC籲「世界應關注」:恐引爆全球性問題
日前《BBC》以「為什麼全世界要注意台灣的乾旱」為題報導,指出台灣因去年沒有半個颱風導致56年來的大旱災,因為台灣為國際上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地之一,因此缺水恐怕連帶引爆全球性的問題。
報導指出,位於新竹的寶山第二水庫更出現史上最低水位,目前僅5.3%,若水庫水量持續下降,全球電子業恐受嚴重衝擊,相關產業如智慧型手機、呼吸設備生產也將受影響。報導也提及台灣的水價較便宜,部分人認為這是民眾平時不珍惜水資原的原因之一。
隨著乾旱持續惡化,美國也開始憂心過度依賴海外,尤其台灣製造晶片。不少人更祈禱5、6月的雨季能帶來雨水。報導指出,若台灣不能解決乾旱,恐怕未來幾年農業及半導體產業都將受到打擊。
*********************************************
氣象預報都說會下雨,怎麼跟實際情形不一樣?
台灣的面積小,排碳量卻非常驚人,
火力發電也是其中一項因素,
已經連續幾年梅雨變“沒雨”
全民真的要重視一下這個問題!
2018年氣象專家李富城就曾警告,大量火力發電會造成氣候不正常,幾年看下來,似乎顯現出來的狀況真是如此。
民進黨拚乾淨的煤 李富城擔憂台灣高乾旱危機
前氣象主播李富城PO文表示,「就是一個《空梅》,梅雨季變成沒雨季,鋒面是過了,很失望,滴了幾滴,就這樣走了」,並指出「高排碳就是高乾旱,再多燒一些〔乾淨的煤〕,看會旱到幾月」。
燃煤帶來高排碳問題導致溫室氣體排放加劇,據政府單位預估今年能源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數字達到3千4百萬公噸,約比過去5年的年排放量多超過3百萬公噸;現在,民進黨政府捨棄核四,改建深澳燃煤電廠,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無法降低反而拉高,除空污影響外,亦導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引發冰層融化、極端天氣、乾旱和海平面上升等負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