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DRAM慘業幾乎全數陣亡
政府當時做了甚麼?
DRAM價巨跌 全球風暴捲土重來?
DRAM價格暴跌,讓人重新想起2008年時的全球半導體業風暴,那是令人驚心動魄的時刻。
台灣的茂德、力晶、華亞科及日本的爾必達,均不支倒地,茂德及爾必達破產重整,力晶重整轉型成為晶圓代工廠,華亞科及力晶旗下的瑞晶,還有爾必達則被美光併購。
台灣DRAM產業規模曾僅次於韓國高居全球第2位,2000年以前,DRAM股價動輒衝上三位數,茂德股價2000年6月登上每股151元,但2008年股價卻僅剩2元,最高的華亞科也不超過10元。
2008年DRAM業低迷,當時國外技術母廠美商美光、日商爾必達都來台尋求合作機會,「聯日抗韓」或「聯美抗韓」成為政策兩難的抉擇。政府除紓困台灣DRAM廠之外,行政院也有意出錢出力整合DRAM廠,成立「台灣創新記憶體公司(TMC)」。但業者各有立場,社會對政府出錢也有爭議。後來,TMC推動未果,DRAM廠整併計畫落空,2012年爾必達也破產被美光吃下,美光成全球第3大DRAM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