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城大火前紀錄片,觀者拭淚,暖男人咧?




按這裡檢視網頁


城中城大火前最後一瞥!雄影紀錄片留孤影 觀者拭淚

高雄電影節昨晚放映由高雄市電影館自製的K SERIES短片集,其中新加坡新銳導演曾威量的作品「庭中有奇樹」,剛好是在城中城大火前一個多月留下的住民和內部影像,看來格外令人傷感,鹽埕區府北里長林傳富觀影過程也頻頻拭淚。曾威量表示,想透過簡單的拍攝,讓大家看到城中城每一層、每一戶,都有努力生活的人,展現如庭中綠意的堅韌。

昨晚9點在高市總圖放映的「高雄焦點:K SERIES」,放映前大家先起立為造成46死的城中城事件默哀。曾威量的紀錄短片「Kaohsiung City, Yancheng District, Fubei Rd., No.31 庭中有奇樹」,為悼念大火中的罹難者,雄影線上放映改以黑畫面呈現,尊重並感念「城中城」住民,昨晚的放映是外界第一次看到紀錄片內容。

在「庭中有奇樹」中,觀眾看到曾繁華一時的城中城大樓,是凋盡後的晦黯與破敗,老人在建築中拖趿著沉重步伐,多位弱勢、年邁、身障的獨居住民靜默坐者,直視鏡頭彷彿穿過銀幕與每一個觀眾對望。而凝結的畫面並不是定格,不斷轉動的扇葉、菸頭燃漫的煙霧、身後忙著裝設窗戶的工人...,都提醒時間仍在流逝著。

曾威量表示,城中城大樓在高雄有很多負面的標籤,想透過簡單的拍攝,每一層、每一戶,都有努力生活的人。片中每位住民在空間定格的時間,體現整個大樓的眾生像,其中有小孩、有老人、有壯年,每個人在這棟大樓都有故事,怎麼去取決長短真的太難,如果可以重剪,真的希望把所有人都放進去。

曾威量說,有些人不想讓人家知道自己在城中城,有些人與家人疏離,台灣太多地方是如此。看到獨居住民,很希望能有人可以坐著聊聊,讓能聽、但不會講台語的他很遺憾。「困難的是,我們只能做到這麼多。」

他說,一部片子能夠鼓動人的就這麼多,台灣有很多這樣的大樓、社區,如果觀眾看了、有些感觸,只要願意走進去、多一點點關心,把這份悸動留著,帶到社區去,這比較重要。

府北里長林傳富昨晚也在觀眾席,看到紀錄片頻頻拭淚。他嘆說,片中的10幾位住民,走了好幾人,怎不讓人難過。



怎沒邀暖男前去觀影 ?

城中城調查報告公布,沒邀暖男參與

連紀錄片也不邀,塔綠斑對暖男真好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出自《朱子治家格言》“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這名話的意思是你自身的德行及福報要與你所處的社會地位及享受的待遇要相匹配,如果違背自然規律行事會受到報應的。它主要勸導人要百善孝為先、積善修德、胸懷浩蕩之氣不做奸邪不義之事,而且要遵循五輪規矩,長幼有序,男女有別,不得越位,否則會多行不義必自斃。

《朱子治家格言》又稱《治家格言》,為清代學者朱柏廬所著。朱柏廬,江蘇省崑山縣人,生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著名理學家、教育家。他的著作有《刪補易經蒙引》、《四書講義》、《勸言》等。 《朱子治家格言》是我國古代的家教名篇,全文僅五百多字,講述了許多為人處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其中主張的勤儉持家、不貪便宜、公平厚道、誠實待人、與人為善、力戒**和浮華,反對見利忘義等觀點至今仍有積極意義。

孔子在《周易·繫辭下》也說:“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意思是說:“德行淺薄卻地位高貴,智慧低下卻心高志大,力量微弱卻身負重任,這樣的人沒有幾個是不遭受禍害的。”這也是所所謂的“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吧!
不想演了咩,人家可是收割惡罷成功的市長,高雄市正常一天死多少人?只要不是死到黨內同志及貴族就好了
wugoson
wugoson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