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超夯紀念品抄襲?設計品牌爆幾乎整碗端走:終於能說了

老實說 專利這回事不就 像跑步游泳 一樣
之前有線網路的插孔 RJ-45 最初是沒有LED燈的
後來有一家連接器廠將LED加了進去並申請專利(新型)
並推廣成功
其他連接器廠想做 就要避開RJ-45內部有LED
有的廠商將RJ-45內部塞壓克力然後LED 外掛 在後方(申請 新型)
有的廠商將RJ-45內部塞L型壓克力然後 LED SMD在主機板上 (申請 新型)
透過導光的方式在RJ-45正面可以看到 光

從主機板上 看來一樣都是會發光的RJ-45
用導光的方式算抄襲嗎? 專利上來說並沒有

所以中鋼這個法律上是站得住腳的

最後.....其實要看使用者買不買單而已
以上頭 導光式RJ-45 來說 多了導光棒 在成本上會比原始直接加LED還高
買價當然也會高一點
jeel54321 wrote:
這是要確定源源沒有專利吧 ....


看過相關報導後,
與源源接洽的應該就是中鋼子公司-鑫科,
並不是中鋼,
那鑫科也是外包給台南的勝銓實業,
品牌是鈦萬德,
依照勝銓實業申請專利的時間,
應該是鑫科與源源談不攏後,
鑫科去找勝銓實業,
中鋼應該是勝銓實業的材料供應商(鈦金屬),
那鑫科應該也有提供源源的相關資料給勝銓,
勝銓才另外設計做專利迴避與申請專利,
所以鑫科要確認有無專利應該只是要確認供應商的貨未來沒有專利糾紛而已,
主要是源源不願意貼牌與不用鈦金屬,
勝銓專做鈦金屬餐具也願意貼牌,
才是鑫科最後找勝銓製作的原因.

那看各家申請的專利部分,
源源的專利範圍其實寫的滿死的,
手把是滑蓋結合設計,
勝銓的設計反而比較像另外一家項晴實業的翻蓋設計+用旋轉方式,
勝銓有申請技術報告是相當有利的,
項晴實業比源源早申請,
而且專利範圍寫很大,
勝銓縱使有專利,
還是可能落入項晴實業的範圍.
但與本案無關.

所以源源要告勝銓侵權成立機會是蠻小的,
但是中鋼相關宣傳廣告有源源廣告的類似感覺,
未使用前吊在背包上感覺很相似,
抄襲別人點子的輿論壓力恐怕短時間閃不掉.













mark0826
只要告不贏,輿論壓力也沒屁用,股民們還是領爽爽,爽爽用
文青公司出來蹭聲量而已吧

市面上這麼多類似的產品

而且中鋼的看起來還比他的好用多了
tgdlyg wrote:
但是中鋼相關宣傳廣告有源源廣告的類似感覺,
未使用前吊在背包上感覺很相似,
抄襲別人點子的輿論壓力恐怕短時間閃不掉.


跟相關廠商談過,看過了所有資料。然後合作破裂之後,就搞出一個類似的東西來。

任何一個有自尊心的創作者,應該都不會做出這種事來!

好吧!鑫科沒有有自尊心的企劃,中鋼也不算是一家正派公司。反正現在台灣是,只要沒被抓到就是賺到,當初假博士不就是這麼想的?人家現在都賺到總統當了!
蔡英文有1.5個博士,我就是比爾蓋茲。
lung6660
如果是 自尊心的創作者 那叉子 湯匙的造型為什麼看起來跟市面上的叉子 湯匙很像呢 算不算抄襲
XaosLin wrote:
文青公司出來蹭聲量而已吧

市面上這麼多類似的產品

而且中鋼的看起來還比他的好用多了


先說鑫科的承製廠商勝銓的機構設計是真的不錯,
除了外殼翻轉連結的地方不是用軸承方式,
而是常見的塑膠片連結,
這種很容易裂開.
前面有提到秒食集資的款式,
翻轉連結的地方是用軸承方式應該比較耐用.

這看相關報導,
以及時間上的關係,
應該不是這樣,
法律上專利問題,
一般不是最基礎的發明專利,
通常都可以用其他機構來迴避侵權問題,
這不是好不好用的問題.

這邊還有一個問題,
源源是說堅持不貼牌,
那鑫科到底有沒有一開始就說要貼牌?
因為如果鑫科堅持要貼牌,
源源堅持不貼牌,
根本不用談了,
那源源說談了多次,
那鑫科是後來才說要貼牌?
這有用訂單套取相關資料與資訊的嫌疑.

中鋼的子公司鑫科在與源源談不攏情況下,
找了另外一家廠商,
用專利迴避方式另外設計與製作,

但將湯匙與叉子弄成一組附掛勾可攜帶,
以及拍影片宣傳的手法,
的確是抄襲人家的點子,

中鋼一直強調是自己的創新設計與發想,
但實際上只是拿別人的點子,
用專利迴避的方式搞出來的,
設計與製作都是找別人做的,
自己就是貼牌與宣傳而已,
雖說這是商場上常見的手法,
但是抄襲的臭名中鋼恐怕還是得吞下.

不過後來有看到源源集資的宣傳資料上,
有寫出另外一個專利,
這專利與目前產品是有點不同,
這很正常,
因為通常產品研發階段就會先申請專利,
但產品研發過程中常會改良,
所以最終版確定後,
源源才又再申請了一個專利.

專利審查著重的是文字敘述,
圖形只是參考,
通常是被視為較佳的實踐方式之一而已,
這跟一般大眾都以為直接看圖案憑感覺的認知是不同的.

專利侵權的判定是拿侵權嫌疑實物比對專利範圍描述,
而且不是說對方也有專利就不會侵權.

例如源源有專利的特徵是A,
後來鑫科的承製商勝銓增加B特徵,就是A+B申請到了新型專利,
而且申請了技術報告,
是具有新穎性,
但是勝銓還是可能侵權,
因為A特徵的專利權還是屬於源源,
這跟一般大眾以為有專利就不會侵權的認知也是不同.

另外侵權審查也不是用實物比對實物,
這跟一般大眾的認知也是不同的.

那源源在2019年申請的M578977這項專利就完全不一樣了,
首先是時間上占很大的優勢,
而且專利範圍的描述很廣,
就是上下殼體,餐具本體,定位塊,定位孔,

那中鋼鑫科的承製商勝銓是用水平旋轉方式,
但那個餐具本體水平旋轉就是一個轉軸,
是符合定位塊+定位孔這項特徵的描述.

所以源源如果是用M578977來提告勝銓,鑫科,中鋼(製造販賣都是侵權行為),
而不是用M603318來提告,
如果M578977沒有被打掉,
就是找不到更早公開的資料來否定,
以M578977專利範圍的描述,
控告侵權成立的勝算應該蠻大的.







lung6660
上下殼體,餐具本體,定位塊,定位孔這很難說 如果源源之前就有 餐具本體 與 握把(上下殼體) 產品但是並沒有人申請專利 已有的技術是不能構成專利的
tgdlyg
我不是有說"如果M578977沒有被打掉,就是找不到更早公開的資料來否定".資料包含任何文件或是實體,文件最好是專利文件或是能有效證明日期的文件,實體就算是國外的產品,還得證明公開的日期才行.
tgdlyg wrote:
那中鋼鑫科的承製商勝銓是用水平旋轉方式,


這種旋轉方式只有一個定位孔,使用時應該很容易晃動。
蔡英文有1.5個博士,我就是比爾蓋茲。
RentHA
可以靠定位槽
jeel54321 wrote:
每年股東會紀念品中,

網路論壇瘋傳中鋼紀念品涉抄襲,設計品牌「源源鋼藝」傍晚在臉書發文「終於可以公開說了」,並稱對方「某上市上櫃公司」表示,去年與這間公司來回討論多次,負責的單位也到「源源鋼藝」工作室,當面討論想與品牌其中一項「口卡餐具」商品合作,也詢問貼牌、聯名合作的可能性,還有專利授權、專利號等等。(恕刪)


差多了吧?源源鋼藝要拔起來插,中鋼的是旋轉式。


源源鋼藝拔起來插



中鋼的旋轉式



源源鋼藝拔起來插:可能搞掉,但可洗較乾淨。塑膠卡扣處可能卡油漬菜渣……

中鋼的旋轉式:使用時不用拔起來,照樣要拆下來清洗才能較乾淨,塑膠旋轉處可能卡油漬菜渣…。

各有優缺點,也不算專利侵權。但小公司可蹭個知名度吧!

還是用免洗餐具好了…


專利權是用來保護自己,不是用來壟斷或暴利,若一開始就賣便宜,賣多後就會邊賣邊改良,改良後又有新專利,其他廠商就沒機會改良或仿冒。

ria.ru dzen.ru 瀏覽器全頁翻譯沒被歐美改編的俄文吧!
RentHA wrote:
差多了吧?源源鋼藝要拔起來插,中鋼的是旋轉式。


RentHA wrote:
專利權是用來保護自己,不是用來壟斷或暴利,若一開始就賣便宜,賣多後就會邊賣邊改良,改良後又有新專利,其他廠商就沒機會改良或仿冒。


專利的精神或本質是促進人類的進步,
因此希望大家公開技術資訊,
好讓其他人能夠延伸想出新的點子或是改良,
那誘因就是專利權的保護可以有期限內的獨佔.

那源源有申請兩項專利,
2019年的M578977,
2020年的M603318,
目前的產品是最接近M603318,
那M603318算是M578977的改良,
就是外殼組裝是滑蓋方式.

就是說源源目前的產品實際上是有兩項專利在保護,
這就是偏向於專利網保護的概念.

勝銓的M623401也算是M578977的改良而已,
外殼組裝用翻轉,
餐具本體可旋轉.

而且專利侵權比對是實物比對專利文件的專利範圍描述,
不是專利對專利,

中鋼的勝銓的實品雖然是可旋轉機構,
但有兩個圓孔與定位軸,
都符合源源M578977的專利範圍描述,
除非能證明M578977之前已經有專利範圍描述的產品公開或是文件資料,
這樣M578977才會被註銷,
不然源源以M578977專利提告,
勝率極高.

那專利早期公開時常處於研發階段,
考慮難以周全,
所以一旦公開很快就會被他人改良,
所以專利侵權審查時,
通常審查人員會給較早的專利的專利範圍描述有比較大的解釋空間.
當然也不是亂解釋可隨意擴大,
這點也是源源蠻有利的地方.
jeel54321 wrote:
這種旋轉方式只有一個定位孔,使用時應該很容易晃動。


你搞錯了,
廠商又不是笨蛋,
是否容易晃動這跟有沒有侵權也無關.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