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居然引述中國專家說武漢肺炎無症狀感染者不是病

看了差點吐血 看看中國時報當初是怎麼抹黑貶低台灣防疫的


=========================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1209002094-260409?chdtv

大陸《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9日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受訪指出,無症狀感染不是疾病,無症狀感染者不是病人,無需恐慌。
想想統媒當初是怎麼痛罵民進黨防疫的
尼魯尼魯
還有新變種
sabinehua
台灣每天確診上萬,死亡都2位數,比那時嚴重,樓主難道還嚇到不敢出門?
時至今日,吾人甚至覺得輕症者都不必隔離或管制。所謂輕症,不就輕微感冒症狀?大家都打了疫苗,重症比率降到現今這程度,請問這場關人封城大戲,還要演到何時?
無症狀感染者也是有傳染力的
IDF302 wrote:
看了差點吐血 看看中...(恕刪)

台灣防疫本來就是個笑話
不然你以為上次選舉DPP怎選成這副德行
選民用選票教訓,看來還是不反省

還有貼文只貼一小段的,負責點把李蘭娟說的一整串文貼過來
網軍不要老是斷章取義好嗎
都沒症狀了
連症狀處理都免了
那個人當然不需要恐慌了

該恐慌的是他接觸的人啊
你向NCC舉報了沒?
克林伊斯威特 wrote:
你向NCC舉報了沒?(恕刪)

代表黨媒的某幾家也報了~
你想要綠綠自打臉嗎?
還是綠綠忘記台灣還叫大家別戴口罩
對於大陸專家建議跟台灣名嘴一樣看待。

畢竟他們最擅長的就是九連髮卡彎。
chobitset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老美都有人教你注消毒水[^++^]
人家中時新聞網都巳經用引述了,你還在搞內容標題不符,
文章哪裡有武漢肺炎四個大字,可見你用意識形態來報導
中國時報是實體報紙,中時新聞網是電子報可以引用許多
網路資訊新聞即時消息,但不代表中時新聞網立場~~~

不要不懂裝懂,反中反到腦神經都病變了
要比你可去看三立新聞網,可讓你的腦神經正常化
奇奇怪怪不具名人士新聞內容都有,讓你看的過癮

----------------------------------------------------------------------------------------------------------------------------

大陸《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9日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受訪指出,無症狀感染不是疾病,無症狀感染者不是病人,無需恐慌。

李蘭娟表示,大陸各地防疫政策逐步優化,現在做出調整,是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做出的,應該說是非常正確的決定。從傳染病發生發展的規律來說,傳染病流行起始階段致病率往往很強,大家對病毒也易感,也容易導致重症感染的發生,新冠疫情初期,嚴格篩查,嚴格隔離,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不惜一切代價救治每一名患者,使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保障了人民健康。

隨著新冠病毒的變異,從原始毒株到Delta病毒,再到現在的Omicron變異株,致病率越來越低,這也是符合傳染病變化規律的。最近出台《二十條》、提出《新十條》,充分體現了中國高水準的精準科學防控,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群眾生產生活秩序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李蘭娟稱,根據國際和大陸國內監測數據證實,與原始株和Delta等變異株相比,Omicron變異株及其進化分支傳播性仍較強,但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Delta等變異株明顯減弱,傳播性仍較強。Omicron變異株主要侵犯上呼吸道,其導致住院重症或死亡的病例明顯少於之前各種變異株,毒力與致病力顯著下降。根據新加坡公布的數據,Omicron變異株在新加坡2022年1月-11月流行期間的病死率為0.45‰,遠低於2021年6月-2022年1月期間流行Delta變異株3.6‰的病死率。

李蘭娟指出,未來中國疫情防控,無症狀感染者不必作為防治重點,應當主要將防治重心轉向「防重症、降死亡」。同時,要加強對新冠重點人群的保護。要繼續普及新冠疫苗接種,加強對老年人群和慢性病等免疫功能低下重點人群的保護,保障其基礎疾病的治療。

李蘭娟強調,新冠病毒在未來的自然傳播過程中會繼續發生變異。像流感病毒一樣,新冠病毒變異常常會引起抗原性、傳播性、致病性、藥物敏感性等生物特性的改變,進而影響當前使用的藥物和疫苗的效果。還要密切關注病毒變異情況,研究病毒變異與致病力的關係,以及時發現可能對人類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的變異病毒。當前,中國疫苗接種的普及和多個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藥物上市,加上各級醫療資源上的投入和充分應對準備,民眾不必對將來病毒繼續變異而擔憂。

李蘭娟表示,現在全球流行的Omicron病毒,感染者多為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6月27日大陸國務院發布的《第九版防控方案》指出,無症狀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但無相關臨床表現者。主要通過密切接觸者和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員、風險職業人群、重點機構和場所人員、納入社區管理人群等核酸檢測、傳染源追蹤等途徑發現。

同時,該方案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屬於β屬冠狀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傳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主要傳播途徑為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經氣溶膠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後也可能造成感染。

雖然無症狀感染者有傳染性,但無症狀感染者不是病人,大家無需恐慌。無症狀感染在傳染病學教材中稱為「隱性感染」,在大多數病毒性傳染病中,無症狀感染是最常見的表現,其數量常遠遠超過顯性感染。無症狀感染不是疾病,無症狀感染後,大多數人可以獲得不同程度的特異性免疫,這對於防止流行擴散有積極意義。

李蘭娟建議,民眾要做好日常防護,首先,要了解現在的病毒即使感染也基本都是無症狀感染者,所以不要恐慌。平時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合理運動,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到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戴口罩。感染者如果沒有症狀就無需治療,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可以對症治療,症狀明顯者可到發熱門診診治。接種新冠疫苗仍是預防重症的有效手段,符合接種條件者均應接種疫苗,符合加強免疫條件的接種物件,應及時進行加強免疫接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