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士科案新光金格局轉變,吳東亮才是和平落幕的「造局者」

北士科風暴落幕,新光人壽願意合議解約,台北市政府鬆了一口氣。表面上,輿論多半聚焦在輝達「有望進駐」與市府「守住立場」,但若從企業策略角度回頭看,這場戲真正能和平落幕的關鍵人物,其實是吳東亮。

自從台新新光金控合併,擺脫吳東進、吳欣盈的陰影後,新壽改頭換面,這次事件,標誌著新壽在合併後擺脫舊日陰影的策略轉捩點。

過去這段時間,新壽飽受「貪婪」、「阻礙國家發展」的罵名,但這完全是混淆視聽。新壽要求賠償「未來獲利損失」,這本來就是業界常識與應有的權利保障,否則輝達當初憑什麼要簽 MOU?客觀評估 T17、T18 未來 50 年的開發價值,拿個百來億的補償金,換算平均一年也才一、兩億,以那塊地的價值來說根本不算貪,算是滿合理的訴求。畢竟,企業本來就是要盈利,又不是在做慈善,誰會平白無故放棄這麼大的潛在利益?

然而,在外界與政府施壓的高壓環境中,新壽選擇不走訴訟、不打輿論戰,而是以理性與退讓的方式讓事情收尾。吳東亮深知為了台灣的半導體與 AI 產業能順利發展,不讓新壽與政府陷入無止盡的訴訟泥沼,最後選擇放手,不願造成魚死網破的僵局。這份顧全大局、選擇退讓的氣度與格局,才讓北市府得以收場,讓輝達有望順利進駐。

能在高壓環境下不逞一時之勇、而是讓整體局面「有解」,這樣的抉擇,往往比短期勝負更具價值,這也證明了台新新光金控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與產業視野。

相對之下,從頭到尾,北市府的表現不論是從談判技巧,還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扮演的角色來看,都稱得上是非常差勁。政府本應是促成產業發展、創造多贏的角色,結果卻只會施壓。最後能解決,北市府純粹就是運氣好! 全靠新壽的讓步,才讓他們免於難堪。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7/post/202510230006/
若把事情搞到法庭、拖好幾年,最後輸贏都會讓台灣付出代價QQ 可以說是吳東亮成全避免了這個局面
新壽這一步真的是為了台灣優先考量到公共利益 RESPECT!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