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士科風暴落幕,新光人壽願意合議解約,台北市政府鬆了一口氣。表面上,輿論多半聚焦在輝達「有望進駐」與市府「守住立場」,但若從企業策略角度回頭看,這場戲真正能和平落幕的關鍵人物,其實是吳東亮。
自從台新新光金控合併,擺脫吳東進、吳欣盈的陰影後,新壽改頭換面,這次事件,標誌著新壽在合併後擺脫舊日陰影的策略轉捩點。
過去這段時間,新壽飽受「貪婪」、「阻礙國家發展」的罵名,但這完全是混淆視聽。新壽要求賠償「未來獲利損失」,這本來就是業界常識與應有的權利保障,否則輝達當初憑什麼要簽 MOU?客觀評估 T17、T18 未來 50 年的開發價值,拿個百來億的補償金,換算平均一年也才一、兩億,以那塊地的價值來說根本不算貪,算是滿合理的訴求。畢竟,企業本來就是要盈利,又不是在做慈善,誰會平白無故放棄這麼大的潛在利益?
然而,在外界與政府施壓的高壓環境中,新壽選擇不走訴訟、不打輿論戰,而是以理性與退讓的方式讓事情收尾。吳東亮深知為了台灣的半導體與 AI 產業能順利發展,不讓新壽與政府陷入無止盡的訴訟泥沼,最後選擇放手,不願造成魚死網破的僵局。這份顧全大局、選擇退讓的氣度與格局,才讓北市府得以收場,讓輝達有望順利進駐。
能在高壓環境下不逞一時之勇、而是讓整體局面「有解」,這樣的抉擇,往往比短期勝負更具價值,這也證明了台新新光金控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與產業視野。
相對之下,從頭到尾,北市府的表現不論是從談判技巧,還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扮演的角色來看,都稱得上是非常差勁。政府本應是促成產業發展、創造多贏的角色,結果卻只會施壓。最後能解決,北市府純粹就是運氣好! 全靠新壽的讓步,才讓他們免於難堪。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7/post/202510230006/
Thrillwork wrote:
相對之下,從頭到尾,北市府的表現不論是從談判技巧,還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扮演的角色來看,都稱得上是非常差勁。政府本應是促成產業發展、創造多贏的角色,結果卻只會施壓。最後能解決,北市府純粹就是運氣好! 全靠新壽的讓步,才讓他們免於難堪。
如果, 是柯文哲做市長, 柯文哲應該不會搞得那麼難看.
錯誤是, 從頭開始, 就不該推薦有主的地,
新壽有如遇到八國聯軍, 雖 !
新壽退出戰場,也讓士林三寶逮到機會,受利多帶動,新紡、台火、士紙昨日開盤直接鎖住漲停,士電早盤亦有開高表現,惟僅上漲逾3%即走弱,終場以下跌1.12%作收。
其他老牌資產股如台火、華紙、農林及北士科有推案的營建股遠雄、華固、達麗、長虹及潤泰新等,都可望因北士科房價水漲船高而受惠,早盤都有紅盤表現。
另股價一直處於低檔的營建股,昨日也因此利多發酵,多有紅盤表現,法人指出,目前在北士科有推案的營建股為數不少,包括遠雄的遠雄泱玥、遠雄商舟,華固的華固芙心、華固創匯園區、達麗的達麗河蘊、長虹的長虹ICT科技大樓及潤泰新的潤泰之森等,在北士科房價「黃」袍加身後,市場預期房價也可望跟漲,成為另類的受惠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