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約已10多年沒喝咖啡了,最近是意外看到有手壓式咖啡機,才又開始重新喝起咖啡(很方便的東西)

讓我意外的是,原來最近流行精品咖啡?莊園咖啡?? ~~~ (10年多前好像只有產地咖啡,甚至應該講國家咖啡)

爬了一個多裡拜的文,看了全台大大小小廠商豆單....也買了幾款莊園咖啡....

我一直不停思考.... 這些到底真的假的啊?? 我想應該沒辦法分辨出來吧??

新鮮度,烘焙度,有沒有挑選豆,有什麼機器烘,是不是不小心混到,水洗,日曬....

加上後續的磨粉,沖泡.... 真有人分的出來 ?? 若既然分不出來,何苦每家店我看洋洋灑灑2,30種豆子或更多

若真有那麼多種,不知道要求出示麻布袋,或是進口單據等,會不會太奧客....

價格某些差不多,但是某些又特貴,到底真的假的啊??

或是能從某些進口商看出端倪?? 明明今年沒進,卻有店家說這是剛進的新鮮貨?

或是跟本冒充? 混豆? (咖啡豆這種東西可以自己進嗎? 或是就那麼幾家進口商,各大盤再去批,然後中盤,店面這樣?)

不曉得大家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 (又不像台茶有產銷履歷,雖然可能貴了點....)

其實,主要是想支持一些特殊莊園(雨林認證,鳥類友善,公平貿易或是幫助窮苦人家,辦學校等等)

又怕花錢事小,還喝了一堆不知那邊的血汗豆子,又傷身....就比較無言了~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88862088@N00/
舌頭跟嘴巴會告訴你一切
portnoybest wrote:
我大約已10多年沒...(恕刪)
portnoybest wrote:
我大約已10多年沒...(恕刪)
不管真假如果莊園精品代表高品質意義,那常出現極品咖啡,極品又代表甚麼意義呢?或說極品又有分真假嗎!
shen.bill wrote:
舌頭跟嘴巴會告訴你...(恕刪)


我只能主觀的分辨,好喝,不好喝....

是不是真的豆單上的豆? 我分不出來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88862088@N00/
延伸, wrote:
不管真假如果莊園精...(恕刪)


大概就是那些競標豆 藝妓豆 藍山豆吧?

p.s 當然有假的,不是發生過真藍山麻袋混旁邊莊園豆,還賣了好多年的事??

所以一般莊園豆,有必要作假嗎? 這也是我疑問之一

沒看到什麼新聞有再審核這個的,只看到有驗出什麴毒的

或是假的被抓的.... 所以是作假沒必要,不合本? 若是,就可以放心選購各式個樣的莊園豆了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88862088@N00/
剛才到北市圖借了本"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

還沒時間看,不過譯者簡介提到一家 生態綠 看著不錯啊,

有人喝過嗎?

前幾天也google一家友善環境的咖啡商 Benefarm 培樂儂

不曉得又好不好喝?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88862088@N00/
其實你的問題很簡單


重點就在於你有沒有找到你願意信任的商家

不然講再多也是白搭



我個人是很常喝日曬耶加,有時候在外面真的不用喝到

看一下豆相,只聞乾香氣再聞濕香氣,大概就猜得出是這隻,因為辨識度很高。


hugo0506 wrote:
其實你的問題很簡單...(恕刪)


沒錯,你講到重點了

尤其現在網路太發達,FB更可怕,什麼鬼東西都找得到

一堆其其怪怪的自烘商 (這個不討論,因為不會有答案....)

但是,那些有店面的呢? 一個高手烘豆師,拿普通豆,烘過後,當成A級豆來賣.... 若被另一高手發現味道不對

"啊,今年台北都下雪了呢,氣候的關係啦...農產品嘛...."

我相信這種事很有可能吧?

其實我心理也知道答案....就跟食安問題一模一樣嘛~

"重點就在於你有沒有找到你願意信任的商家" 沒錯... 可當初,頂新一堆廠商也信任啊....


好在咖啡豆比較單純,合成不出來吧?XD

且咖啡是全球僅次於石油第二大宗的交易商品,到台灣來,應該也要有進出口證明,一堆文件.....

應該真的有其豆,而不是虎爛出來的

剩下就是咖啡店的問題了,保存環境良好?真的有生豆把關?真的有選豆? 沒混豆?

這部份相關單位好像從沒查過?


立馬update

打這篇時,google了 "咖啡豆 進口" 我發現我上面跟本白打.... 這個世界太複雜了....

結論
1 買生豆就像亞馬遜買書一樣....可怕!!
2 就是自己買豆自己選自己烘吧 XD



update2

找到一篇文,似乎解了我一些疑問 請參考"真正該加強的事:尋找管道採購更好的咖啡豆"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88862088@N00/
咖啡是用喝的,不是用想像的。

多喝多比較,自然有答案。
we543543 wrote:
咖啡是用喝的,不是用...(恕刪)


對我,或是常喝的人來說
這不是問題

咖啡的好壞
可以以你的感官來打分數
分數高,或說你覺得好喝,自然就願意出高一點的價錢去買
好喝的原因,可能是豆子本身好
也可能豆子普通,但烘焙好,可以引出好的風味
或沖煮好(如果你已經先讓咖啡師沖煮過)
都是好喝,都代表你可以以高一點的價格購買
又何必拘泥那文字上的意義?

以我來說,我大概大方向的國家或大區域的風味可以抓得出來
例如耶加、西達摩、巴拿馬、或例如瓜地馬拉安提瓜、微微特南果等的地域風味
但真的要分得出來莊園、小農、處理廠等那麼細的風味
我個人也不太能分得出來
尤其又有烘焙等因素干擾判斷
(我不知道有沒有神人能分辨到那麼細)

但是,又如何呢?
喝到好喝的,覺得風味獨特或層次豐富、body好、後韻綿長
杯測可以打到80分以上
就算是原來生豆只是75分的豆子
表示烘焙對它加分了
把它當作好豆子,有何不可?
它的表現就是好豆子啊!

咖啡,是拿來喝的
不是看的

如果你說:那我就是喝不出來,怎麼辦?
當然就是多喝啊!
不然就是找個好的老師,好好引導你的感官

給你參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