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智勝9下,為何不短打?

短打的目的是推進,但要想的是,你要把機會作給誰

沒有人出局二壘有人4棒打擊
先不論智勝觸擊成功的比率
就算他觸成功了,變成一出局3壘有人
韓國一定是閃56棒塞滿壘,然後拼78棒
簡單說就是中心打者被閃掉,來拼後段棒次

也就是你要賭78兩棒安打的機會
當然包含7棒成功高飛犧牲打的機會

還是你要賭456三棒中,只要有一棒安打的機會

最後韓國是硬拼4棒,閃5棒,再拼67棒
然後他們策略成功了

雖然本屆有些調度很有爭議
但我認為這次教練團的選擇也還算是合理


jacky823 wrote:
短打的目的是推進,...(恕刪)


你以為大師兄是老爹還是包爺嗎?
邏輯對了,方向就不會錯到哪裡去 ~
或許有些人認為教練團觀念老舊死板,但請勿厚誣古人,若徐生明或更早的曾紀恩在世,幾乎百分百可以確定會下達觸擊推進戰術,有些教科書式的標準戰術,並不會隨時代演變就失去價值。
誠然現代棒球並不鼓勵中心棒次還用短打,平白浪費安打機率與大局機會,但這主要是針對百場以上的季賽而言,或者最低限度是在「同一聯盟(等級)」內之賽事而言。像這種一場定生死的國際賽,九局下半無人出局二壘有人,面對本次經典賽所有隊伍中最強力的終結者之一,即使執行戰術失敗大家都可以理解的。棒球之神巳偏心賜給雪恥的機會,卻平白錯失,,,
小弟若是教頭,接下來三棒若是全盛時期的Tony Gwynn,Derek Jeter(鈴木一朗也行),Barry Bonds,或者說牛棚裡尚有Randy Johnson,Mario Rivera之類王牌時或可一賭,但我想以Jeter或一朗對比賽的解讀能力,自己說不定就會主動要求執行短打了。
jacky823 wrote:
短打的目的是推進,但...(恕刪)



如果9下0出局2壘有人執行犧牲觸擊到3壘換個腳程快的跑者在三壘,那時對方防守不但會趨前而且壓力是在對方的全部防守球員身上吧,就算56棒故意保送塞成滿壘你以為對方壓力沒減少嗎…投手怕暴投、捕手怕補逸、123壘加游擊手都怕打出滾地球漏接又怕我們執行強迫取分,講白點就是對方防守者壓力絕對比我們打者大上百倍以上,因為這是最後一場比賽所以也可以看做世界大賽第7戰,輸了也沒辦法討,況且韓國隊若輸了你知道他們回去會被罵多慘嗎?以他們國家榮譽為第一的民族性被罵到跳樓自殺都有可能,那你就知道他們壓力多大了…(你以為會像我們只會說雖敗猶榮嗎)

所以那個play 9下0出局2壘有人沒執行犧牲觸擊推進到三壘真的是很不聰明的選擇
jacky823 wrote:
短打的目的是推進,...(恕刪)


韓國是不會怕你第幾棒的拉 光對四棒就是先塞兩個快速直球給你你還打不到哩 我想

平常國內大師兄遇到此情況,大家會投的比較閃躲,沒想到韓國球路都不閃哩

應該與大師兄所設定的球路揮擊有差異吧

後來保送5棒也只是策略保送要抓雙殺的機會而已

或許想等待這一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k5bONauGXA
這種結果論的說法,根本沒意義。

如果今天他短打送跑者上得點圈,後面兩棒沒打安打,一定又有人會說,怎麼會讓第四棒短打,直接拼不是更好。

棒球比賽不是只有一個人次或是一個play,整場所有的元素構成這場比賽,要用結果論根本講不完也不切實際。

winner_feng wrote:
無人出局二壘有人那時...(恕刪)
May the force be with Taiwan!

winner_feng wrote:
無人出局二壘有人那...(恕刪)


你這樣講也不公平
如果他揮出全壘打勒?
通常流浪於南部:桃園新竹台中這樣
短打推進到二壘好像也沒有用,因為面對吳昇恆,根本打不到球,他就是投給你打,球速快,求直重,拚一支安打是比較實際的。但是我覺得當時應該要換代跑是更重要的~

就像我們對荷蘭二壘有蔣智賢,跑回來就超前了,但是我們也是沒換代跑,這個部分就說不過去~

wolfwang wrote:
短打推進到二壘好像...(恕刪)


你好像講錯了
是無人出局二壘有人
短打可以推進到三壘~
一個外野高飛就可以結束比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