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廢除唱卡拉ok式的應援方式,尤其是大聲公。球賽本身不夠精彩,才需用吵死的的卡拉ok移轉注意力。怕觀眾太無聊。
2.拿掉制服身上所有的補釘。丐幫九袋長老的制服沒有想穿出門吧...去體育用品店你會買美職的衣服或是中職的衣服,會買那一種送給小孩子穿? 小孩那天穿中職的衣服,身上沒有補丁,會不會嫌你買的是假的?
3.球隊名聲全部以地區為冠名。例如高雄牛、桃園猿,台南獅,台北?.....不要每隔幾年那一家公司不想玩職棒了,或每年球季完就說要賣掉球隊,就還要再改名,...且企業聲譽變數太大,
4.三個小時內結束比賽,不要常打到11點才能收工,投手投個球不要摸半天還出不去。沒有信心與打者對決,就快下去投手丘,不要折磨觀眾的耐心,打者也不會投手拖時間就亂出棒,大家一起拖是吧。
沒實力就拖拖拖,不敢對決,觀眾比賽看得愈久愈有賺到的感覺嗎?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3&t=2698662&p=1
http://www.nownews.com/2012/03/30/10847-2800003.htm
平均每場比賽時間接近3小時26分,看完都10點了,打到11點的場次也不少見。
5.
********************************************************
有人提到加入日職?
加入日本職棒,只會步入職籃新浪獅去打中國甲A職賽的後塵,新浪獅幾乎是換血前的國家代表隊的常客所組成,不單純只有宏國象成員,最後水土不服第二年被降級,球員只能在球員生涯末期,回來打581!

什麼是職籃新浪獅去打中國甲A職賽?歷史超過10年了,太悠久了,講不完!
文章關鍵字

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有需要改革?

1.風土人情不同,臺灣人大多還是喜歡這種加油方式,像大聯盟那樣看比賽我反而覺得沒feel
2.臺灣球隊沒辦法像國外一樣靠門票就可以打平支出,多找贊助商是必要的,他們又不是慈善事業
3.隊名人家財團自己喜歡叫什麼,沒必要硬性規定加地區,如果像拉米糕那樣換主場不就又要改一次名字,麻煩又沒必要
4.這也算是棒球特色之一,中職最多只打12局,6.30開打打到11點機會根本很少....
中職的改革才不像你講的那麼簡單,首先,球迷要進去看球,有幾位可以做到,再來,體委會政府要支持棒球,從基層的少棒乃至職業,就是要讓小學生到大學生甚至社會人都有球可打,再來退休球員也要持續棒球活動,像野茂英雄他就有他自己的社會人球隊,棒球不是只有經典賽才支持,也不是只有王建民陳偉殷這些旅美,當然還有個最重要的就是球員操守問題,畢竟簽賭案不間斷的假球讓太多太多的球迷失望了!不過這一塊又要牽扯到法務問題,看台灣得波麗士大人敢不敢去得罪那些組頭老大了。

nij790 wrote:
1.廢除唱卡拉ok式...(恕刪)



1.這是台灣獨有的加油方式 我覺得見仁見智 只能說這特色看人囉

2.如果球衣上沒有其他贊助商 某一球隊會撐不下去. 政府有補助嗎?還是樓主你要出錢?
那些F1的賽車不也是花車? 歐洲足球也有三星LOGO
3.比賽沒有時間限制算是棒球跟很多運動不一樣的地方.九局看你有本事打多久.一局打個四五輪.
我想不超過3個小時也算奇蹟.

只能說你的改革 有點 加油了.

還是看球吧!以後要不要也限制主播 不要太吵 不可以愛國 不要熱血.

限制東限制西的 真不知道你有何更好的見解.
我一直覺得台灣職棒只有一條出路
那就是整個台灣只有兩隊
一隊加入日本的中央聯盟
一隊加入日本的太平洋聯盟
整個主場就是台灣
一年每隊在台灣打個10場
如此主場加上高張力的比賽
才是吸引球迷進場的動力
而且台灣的組頭不會連日本的球員都威脅的到
帶動整體台灣棒球水準的提升



nij790 wrote:
1.廢除唱卡拉o...(恕刪)
全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唯一也是最重要的改革就是,不要再讓假球發生。
nij790 wrote:
1.廢除唱卡拉ok式...(恕刪)


台灣球迷 加油都很熱愛這種方式 還滿受歡迎的耶



最要改就是假球事件 百萬金臂之職棒風雲

這些事居然也可以列入改革項目, 那真是沒救了.
nij790 wrote:1.廢除唱卡拉ok式的應援方式,尤其是大


5. 每間球場廁所小便斗要雙數
有一些球迷一直在說中職球衣像狗皮膏藥一樣,用補丁的。
我的看法是那個人想要這樣作,誰不想像日本或美國一樣球衣乾乾淨淨的。
可能在台灣那一個補丁就是錢,在職棒環境困難下,球迷進場人數少,轉播權利金也少,支付球隊
開銷的錢那來?人家組職棒隊不是不用花錢的,多則像統一,義大一年至少1.5億,連最省的兄弟
也要1億吧。電視台轉播一隊頂多2-3千萬,門票也差不多這價錢,其它的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