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發力與基本的運拍動作

【麵包超人】 wrote:
陳先生、張先生、施先...但是,黃先生也是有盲點,因為他說:拉球把球打偏,讓球友跑來跑去有什不對?比賽的球本來就是東一顆西一顆,哪有正確打在你前面腰部?所以是陳、張、施的實力不夠!!

黃先生說的,似乎也是有問題?(恕刪)


高手在拉球
是可以打到對手要跑,但是,可以打得到的點
這才叫做控球
要對手可以打到,當然要視對手的能力去控球
(例如對角拉球要維持小角,中線,並能配合對方打出適當的節奏可以跑到)
阿背跑不動,或是實力差的人,你打那麼偏,當然是你失誤

拉球是一種延續性的練習
對方好好地把球回給你讓你可以延續練下去
那這樣兩三求救死球,還叫做拉球嗎?
拉球不只是自我要求,也是兩個人的對話
如果你做的球都讓對方不可能打到,那就像話不投機三句多一樣

真的要讓對方打不到,那不妨就光明正大邀對方單打
大家都讓對方打不到,這樣才公平
要是,自己都不知要打哪去,這是甚麼鬼?

在我的球場,很多國小的小選手
他們拉球的樂趣就是無所不用其極把你弄死(包括小球)
打不過網也無所謂
像這樣的人,我都視為拒絕往來戶

【麵包超人】 wrote:
感謝您的傳授指導。..身體的驅動,由腳傳至腰( 髖骨 ),再帶動肩、手。

這樣對嗎?


手背後,在球場上練習跑動,由身體發力,摸擬擊球。

是這樣?.(恕刪)


正確的練習是 由腳部肌肉群(最有力量的肌肉群)啟動,最後由手部肌肉群(最小的肌肉群)加壓
所以我說,發力錯誤,再怎樣模仿天王的姿勢都是枉然
就如同武俠小說裏面,空有招式而無心法
所以我個人一直強調,正確的發力比正確的動作,來得重要很多

當然,比賽時不可能球球都可以向練習那樣發力

如何在比賽當下運用身體的運動,啟動大肌肉群帶動身體
這就是所謂的協調性之一
例如常常在職業賽可以看到的
以正手而言,最後一步把下肢向右躍出,帶動上肢向左前旋轉揮動拍子
這是所謂協調性的運用

手背在後的練習方法不用在球場上跑(手背在後面跑也危險)
你散步時就可以練習這樣的發力
習慣之後,下意識就會接受這樣的發力了(當然打球的時候還是要提醒自己一下)

另外
曾經看到影片說神經有學習的能力
也就是說,當你近距離看到高手打球時
神經會去模擬打球的感覺
所以,那一陣子,球會打得特別好
(我想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經驗)

或許,您可以可以利用神經模擬的方式去練習發力

【麵包超人】 wrote:
有一位鍾先生,他去年.
他回答:教練說30堂學不到反拍,在正拍尚未成熟之下,還沒資格學反拍。..(恕刪)


個人認為沒這回事
我跟我們球場最好的反拍(此人為體資生,大專杯打甲組),一致認為
雙手反拍由於右手的限制
更需要身體與左手前推的動作
這有助於推球的養成
(p.s. 我沒是無聊也會對牆壁練雙手反拍)

所以,個人認為,學雙手反拍反而有助於正確的擊球習慣
(我們球場也有教練這樣認為)
非常同意
太多人搞不清楚 練球 vs 比賽
KCLin0423 wrote:
高手在拉球是可以打到...(恕刪)
vanjames wrote:
非常同意太多人搞不清...(恕刪)


我覺得不管是找教練或是陪練的球友都可以先溝通一下理念. 理念互相不能接受不必勉強在一起.
比方說球友間可雙方先練約定半小時的定向練習, 然後由一方定向交替送球到對方兩側甚至不定向兩側5~10分鐘(當然, 對方要送回來中間), 然後再交換. 這樣定向練得到, 跑動也練得到.
找不到想法和程度互相可以接受的球友就只好付錢請教練按自己的意思送球.

找教練也是一樣. 我覺得能堅持在一起上30節只上正手完全不上反手的教練和學員很值得尊敬, 雙方都能堅持住按照約定的目標作完. 一個不怕自己被人說騙錢, 一個不怕自己被人說被騙, 很不簡單. 在我來看這位學員沒有學到反手一點都不重要, 重點是他想學的正手達到他想要的成果了嗎? 找教練時最好先和教練溝通清楚自己打算上多久, 想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當然教練也該提出自己的教學計劃和理念. 如果不能達成一致的目標, 就不必跟這個教練學.
如果想要以團體班的形式, 若幾個學員彼此間球技(包含體能肌力)和想法理念差異太多, 那跟教練間要達成一致的共同目標會更困難.
KCLin0423 wrote:
我跟我們球場最好的反拍(此人為體資生,大專杯打甲組),一致認為
雙手反拍由於右手的限制
更需要身體與左手前推的動作
這有助於推球的養成
(p.s. 我沒是無聊也會對牆壁練雙手反拍)
所以,個人認為,學雙手反拍反而有助於正確的擊球習慣
(我們球場也有教練這樣認為)


thereyouare wrote:
我覺得不管是找教練或是陪練的球友都可以先溝通一下理念


今天早上和莊先生約打球,和莊先生拉球半小時後,

有兩位年輕人( 男 AND 女,疑似情侶或同學 )來打球,男生打牆璧的動作(發力)很完整,有收拍。

但是,他教女生打球的教法,很掉漆,

不是用餵球(下蛋)的方式,而是直接叫女生打牆璧,女生是初次接觸,來球場才第一次拿球拍。

而男生也沒有糾正動作,因為女生都是只用手肘揮拍,用「手肘彎曲90度」來發力,外行人都知道發力的地方不對,但是男生沒有糾正她。


然後,男生教這位女生反拍用單手,女生用單手反拍,也都是只用手去「撇 (台語 )」球,她單反的手肘,同樣是「彎曲90度」去打球。

這位男生應該是校隊或社團球隊出身,但是教學不專業,他們兩人拉球時,也沒教女生要雙手握拍預備,也沒說到重心放低。

我有前去說一下--『雙手預備、收拍、回歸』這三個觀念,但是男生說一聲謝謝之後,繼續他放牛吃草式的教法,讓人失望。


所以,會打球的人,不一定會教球。


被不會教的人教,不僅容易受傷,動作(發力)也是錯誤的,有學跟沒學一樣。

萬一女生受傷(回到家,手肘應該是會痛),之後大概也對網球「非常排斥」了。


---
後來,來了三位原住民小朋友(姐弟三人),哥哥、弟弟兩人一直看我們打網球,我和莊先生的球拍借小朋友,他們都打高飛,但是發力很完整,完全是用身體的力量,也自然而然的收拍。

之前 KCLin0423 前輩曾說過,小朋友學網球,之所以比成人快,原因是小朋友的【手沒力】,會用身體的轉動揮拍,這樣反而是正確發力,也就是小朋友學網球的成效,大於成人。



-----------
其他教練youtube上所分享的基本學網球
-----------
(一)【步法】
【陽光網球教學中心】強化敏捷,全方位網球步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lWCR_rU0wI


(二)【正拍】
【陽光網球教學中心】正手拍基本動作分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T0VwQPJRm0

(三)
【陽光網球教學中心】反手拍基本動作分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Cs3LNvovLk
【麵包超人】 wrote:
今天早上和莊先生約打...(恕刪)


女生可能只是臨時陪著去打的
只是玩玩

另外講到收拍
只要拍子打到球不刻意收力停拍,順勢而去,就是收拍
收拍,是一種順勢的動作,有收拍,表示你擊球時力氣有放出去
收在哪裡,個人認為,無所謂。。。
其實職業網球球員在打也沒有收到某個特別的位置

BTW
我個人很不喜歡去規定學網球的人要做怎樣的動作
例如,昨天有一個小朋友(四維盃冠軍喔)的爸爸說,教練糾正小朋友,腳怎沒踏出去
又例如,昨天那個小朋友發球時,右腳居然向前甩,然後屁股向後
我說,這很明顯發球是錯的(基本上發力就錯了)
小朋友的爸爸跑去請教練來看
教練說怕臨時糾正太多姿勢他會亂掉,所以先讓他這樣

這就是我一直重複提倡 發力的正確性比起姿勢的正確性重要太多
正確的發力,帶來的就是正確的動作
我們以右撇子發球右腳後踢為例
現在,請你蹲好三七步,左腳在前右腳在後
以腿啟動身體,經腰背手,堆動右拳,打出一個直拳
你馬上會發現,你的右腳掌會稍微後踢
甚至,你要以左腳躍起,打出一記很重的右直拳,你會發現,凌空的右腿會後踢,幫助出拳增加力道
(如果出左拳,右腳前左腳後,那這就是雙手反拍躍起擊球的身體動作)
這是正確發力的必然結果,根本就不用記,也不會亂

又,為何是由腳發力起動全身?
爆發力是全身肌肉協同發力的結果
我們以牽涉到手最大重量的重訓,挺舉,為例
你是不是由腳啟動,然後身體,最後手藉勢而上完成動作
因為這樣的發力方式,可以在手部最後得到最大的爆發力(所以挺舉的重量,遠比二頭來得重)
只要是人類,一定是要用這樣的發力方式,手上發出的力才會最大
這是很自然的結果

所以,我個人一直提倡,正確的發力帶出正確的動作
而去糾正每一個小動作,小細節,把動作練死
除了不一定會有正確的發力,短時間可能使學生混亂(因為知其然而不其所以然,都是記憶在驅動動作)
甚至會減少利用身體協調性做出正確發力的能力
這就好像數學把公式強記背死,卻不敢用於創新,甚至被禁止創新一樣


KCLin0423 wrote:
高手在拉球
是可以打...(恕刪)


前幾天跟他說明正確之拉球方式,

結果他好像見笑轉生氣,

黃先生說:「好呀,下次我就直接打到你臉上,打到你流鼻血,看準不準,呵、呵、呵」

接著他說:「其實我知道控制方式,就是腳步的方向,腳步控制,決定球的方向」

【麵包超人】 wrote:
前幾天跟他說明正確之...(恕刪)


所以我會用腳步做假動做....
valen-hsu wrote:
由此可見阿背他們是標...(恕刪)


Joe2001 wrote:
我是阿貝級,但是我需...(恕刪)


KCLin0423 wrote:
我一直認為這是下意識...(恕刪)

每個球場的文化都不一樣,每個球場的平均水準也不一樣,山線球場的阿背就比較強,海線的阿背則實力差異頗大。

另方面,
有些年輕人是比較沒有同理心,今天下午兩點到山線紅土球場,和老爸打球,下午三點打完要回家,坐在椅子上休息,兩點30分來了一組四個人打雙打,此場地只有兩面,三點時有再來兩位大學生,我們讓場地,欣賞他們對抽,他們的雙手反拍很強,加上球拍磅數高,球拍擊球的聲音碰碰響,超過了另一面的雙打;三點半再來兩位70歲阿背,和大學生共享一面球場,兩兩拉球。但是兩位大學生越抽越深、也越來越猛,球拍聲音更大、更震撼,我可以察覺到,旁邊兩位阿背嚇到不敢拉球,因為有幾顆球都越過中線。

所以我覺得這兩位大學生沒有同理心,球強沒關係,但都有逼近中線的危險狀況,大學生要救球,單手反拍都快掃到阿背。 ( 大學生抽球用雙反、救球用單反抽擊 )


dkkevin0821 wrote:
講錯, 我是有學鋼琴...(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