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服貿有用嗎?不可能改善青年失業,更不可能改善貧富差距!!

成功 3 要素: 沒錢、不懂技術、沒有規劃
沒錢

阿里巴巴起步時,只有 5 萬人民幣的資本,跟其他競爭者相比根本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任何一筆開銷如果花錯地方,對公司來說都是死路一條。馬雲認為,很多創業者到後來失敗,原因不是沒有錢,而是錢太多。因為當你只知道用錢解決問題,代表之後會有更多問題出現。能用錢解決的或許都是小事,但馬雲說,錢只是用來解決問題的手段,而非問題解答。

馬雲說:「公司的錢就像是國家的軍隊,不能輕易出動,但要出動一定就要贏。」

不懂技術

即便身為網路公司創辦人,馬雲至今還是不知道 coding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對他來說這一點也不是問題。馬雲說,不懂技術沒關係,但他尊重技術。

馬雲談到,自今還沒跟技術人員吵架,他非常尊重技術人員、工程師,認為他們是把理想變成現實的重要人物,更是改變世界的重要角色。「理想沒有變成現實,就賺不了錢。」

曾經有人問馬雲,你不懂技術,要如何經營網路公司。馬雲回答,你做房地產的,但你會蓋房子嗎?馬雲說,外行可以領導內行,但重點是要尊重內行。因為不懂技術,馬雲曾經是公司唯一測試者,體驗產品是否好用,因為眾多客戶也是如此,他們不知道背後技術如何運作,只管產品可不可以用。

「我」沒有規劃

變化是最好的計畫,但不可忘記方向感」當初成立阿里巴巴時,我並沒有寫一個明確的商業企劃書,因為你永遠不可能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連我自己都不知到。我們要懂得擁抱變化,人生就是一個計畫,而計畫要用行動寫出來才會有用。

或許看到這篇你會想,怎麼可能沒有計畫,但馬雲說,是「我」不作計畫,但公司、阿里巴巴員工當然還是要有一些計畫。

我們處在一個變革的時代,但任何時代變化、社會矛盾,都是年輕人的機會,如果社會----不變化,年輕人不會有機會。

馬雲表示,我們必須去適應變化的時代,變化不會有麻煩,不變化一定死,變化還有機會。

企業成功,放眼未來,不要跟上一代競爭

馬雲認為,企業要成功,重點要放眼未來,而不是跟上一代競爭。希望阿里巴巴能幫助想要改變世界的人,讓他們有能力作想要做的事情。不管夢想如何,自己能做好是最關鍵的。
----------------------------------------------------------------
工業世代靠規模取勝,資訊時代靠
'創新'取勝、個性化取勝。大數據將促使大企業改組、變小,把小企業變成靈活。這是個性化時代,我覺得很高興活在這個時代。

以前改變世界要用槍、砲,現在改變世界要用技術加想法,技術可以改變很多人生活。馬雲說,自己最得意的事情就是可以幫助別人成功,而這也是阿里巴巴存在的價值、意義, 與成功的動力。
在中國
大企業一定跟政府有緊密關係
中國給我的印像是靠COPY技術+廉價勞力起家
(COPY是講的比較好聽)

檯面上曝光的都只是政府棋子
這些棋子講什麼話
不值得討論
我是很好奇
這些棋子如果寫自傳
會全盤托出, 如何一步一步幹掉對手往上爬

50萬人上街頭~那就像50萬的選票~~多麼的誘人~多麼的有想像力~~
可以選縣市長~~可以選立委~選議員還可以選個好幾次~~稿不好還可以選總統
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總之所有的目的都達到了~頭版頭上了好幾個星期
知名度也打夠~~接下來開始當名嘴~~出書~~輔選~~跑攤~~選立委~~
所有的事~事先都有規劃~~

boosa wrote:
反服貿有用嗎?不可能改善青年失業,更不可能改善貧富差距!! ...(恕刪)

所以簽服貿就有用嗎?

一個只能增加GDP 0.025至0.034%(即29.34億至40.53億台幣)的協議
你想期待它改善青年失業、改善貧富差距?

台灣的經濟問題,不單單是簽不簽服貿、加不加入TPP、RECP就能解決的
自由貿易不是萬靈丹,政府永遠搞不清楚(或故意不搞清楚)狀況

不過也對啦,這個政府,除了早點下台,我還能期待它什麼呢
階級矛盾與社會不穩定的風險越來越高

想置身事外的人也許經濟狀況很好

但不代表你不會受到社會治安的衝擊

我家樓上那戶人家

在台灣有公司, 大陸有工廠, 可申請大陸專業人士, 生意跨美歐

車庫有超跑, 房產不算少, 子女在國外

但他們很清楚廣泛穩定就業對社會安定的重要性

所以 330 也是穿上黑衣去挺年輕人

我認識一些企業主都是服貿可能受益者

但不是那麼贊成這項協定

都寧可少賺一點, 給年輕人有未來的機會
不接受改變
不接受新世代思維
那當然就是走上你所說的
不可能改善青年失業,更不可能改善貧富差距

你思想還停留在老一輩子觀念
甚至引用對岸人士的論調
那你當然覺得不可能

因為你是跟著人家的腳步走
被人家牽引
人家告訴你該這樣做,你就只會這樣做
那一輩子都不會改變甚麼的
這些東西看過就好。

在萌芽期要進入起飛期時,就算在家翻花繩都有成功的機會。台灣當時不也是這樣,隨便做隨便賺...
只能說全球化的競爭是很殘酷的....
對弱國來說,不參加馬上死,參加了慢慢死。
對競爭力弱的人也是,橫豎都是死。
對競爭力弱的公司來說更是。
所以我支持FTA(包含現在說的服貿),台灣許多的低競爭力的公司已經被央行的低利環境養壞了,造成現在這樣的惡性低薪循環,現在央行也無力回天,央行升息升個2%比服貿的殺傷力還大....良性競爭才是健全的
boosa wrote:
成功 3 要素: ...(恕刪)


貧富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全世界都一樣

很正常
失業跟低薪資有需要改善嗎?

你看看南部的薪資, 大家還不是都一簞食一瓢飲, 安貧樂道

有幸福城市就夠了, 低薪高失業一點都不要緊, 只要離鄉背井到外地工作就好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