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陸薪資成長幅度不是你能想像的


"澳洲大陸薪資成長幅度不是你能想像的"

"有道是在自己國內工作好幾年 不如澳洲採水果一年",

適用於90%的WH

不管如何,在台灣,在澳洲都是要走出自己的路,

一人吃全家飽時,想幹啥就做啥!

一人做全家吃時,沒錢是會死人的,壓力很沉重的.

酸在自己身上是幽默,溢出是無益於自身.

羨慕別人不如身起力行,讓羨慕留給別人.

大家加油!

我自己混的是普通過得去,自己覺得澳洲真的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那麼好!!!

職業無貴賤,快樂教育,這2點真得是比台灣好,這是民族性,恐怕難以改變.

來WH開拓視野是不錯,賺錢大多是辛苦錢,移民倒是越來越嚴苛了.






不好意思

小弟也投K大+1

一個"打工度假"

成天就是談摘水果 第一桶金 台灣是鬼島

從沒聽到誰在深入的了解澳洲 體驗生活

這是哪門子的打工度假

人家所謂的Gap Year到底是去增廣見聞 體驗生活

還是去賺第一桶金的

然後再拿某某某是台清交

某某某不是摘水果是在寫程式

但其實根本沒有人在意你到底去澳洲作了啥

而是你到底去了澳洲獲得了什麼 體驗了什麼

如果你花費寶貴的黃金青春兩年時間

只是為了賺個100萬回來

如果賺了這個100萬

可以讓你少奮鬥30年

可以讓你從此衣食無缺

可以讓你就此退休

那盡管去吧

我雙手贊成

如果這兩年的體驗

讓你學會了語言 開了眼界 知道怎麼跟各國的人種相處

知道怎麼在異地生活 甚至讓你啟發了某些靈感

讓你在之後的職業生涯有所助益

那麼不論你是去澳洲寫程式 摘水果 切豬肉都是ok的

另外不忍心潑樓主冷水

雖然樓主覺得澳洲收入好高好棒

但不論歐洲美國還是澳洲居住的客人

就我遇到幾乎都是窮窮

我也很想問問這些居住在國外的台灣人

到底費盡心思離鄉背井

回到台灣的消費力卻比不上一般小助理

是為了什麼

樓主要真的覺得澳洲這麼棒

建議真的快移民過去吧

多賺幾年看看可不可以回台灣當大爺






merckhung wrote:
好吧我也來鄉民吧....(恕刪)


週末夜了, 在家閒著看完這棟樓,
我覺的你的文真是令人欣賞也最讓我讚同, 我說真的.

特別是..
"3. 人各有志, 可以自由流動,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與地點國家. 但是我不同意大家: "試著在討論怎樣做才是人生的王道".
例如: 去澳洲薪水好, 台灣怎樣怎樣低薪. 或是去澳洲的人都是眼光低, 只看錢. 或是只因為錢而過去, 就是眼光問題.
這些都不是正確的刻板印象. 我比較希望大家是互相祝福的."

任何人生決定, 同樣的擺在任何一個人任一個時期, 不是都會有相同的結果,
人生是無限多元的, 重要的是對自己人生負責, 永遠認同及喜歡自己做的決定, 也對這些決定負責.


不過還是提醒一下,這是台灣, 這是01..
大家無聊就會捉對撕殺, 分群對立.
"大家是互相祝福對方" 的這種生活方式當然是正確的, 但也違反了(台灣)人性..
人性天生會互相嫉妒, 愛比較, 愛看不起別人, 愛分化, 會嘲諷別人來確認自己的優越,
其實這樣人類世界也比較有趣, 所以我看完這棟樓也很有排遺無聊的效果,
這板上的人也找到暫時的網路生活重心,
找人鬥鬥嘴吵吵架多好, 錢賺那麼多卻沒什麼人陪聊天很無聊, 只好逛逛討論區找人這樣.


"我比較希望大家是互相祝福對方的" 我也是, 很多人都是.
但若人性真是這樣的話呢, 祝福完了後, 大家就散會了沒什麼好討論的了.
所以故事總會在"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當結尾, 因為作者不想再掰下去了, 請讀者闔上書本睡吧...
但人性不是這樣的, 人性總是有一堆醜惡, 所以人類世界才有趣.
nouseman wrote:




其實我想跟你...(恕刪)



其實我跟你說是差很多的,在台灣農夫殺豬賺的比澳洲多太多了。
peterjackalex wrote:
台灣為什麼薪資沒辦法...(恕刪)



就業人口增加,但產能沒有增加。


Molonlabe wrote:
一個人沒看懂,那可...(恕刪)




M大寫的非常好,邏輯清楚,脈絡清晰。(K 大也説的條理分明)

小弟我也長期居住美國多年,看著這些台灣小朋友这些癷言也真的.......唉!無語啊。

其實我自己女兒多年之前也是去參加国际人道救援組織以協助申請碩士的入學資格。当年聽她在安排這些時,看著她仔細詳述細節等,心中著实驚喜不已,這小鬼居然有如此多想法步驟,但自始至終沒有提及「能賺多少錢」。但是再看看這台灣年輕小伙子説的澳洲WH, 卻一直在「能賺多少錢」這主軸転.

其實当心中主軸是「金錢」時,能藉此WH機會增加多少國際視野或是体現多少人生價值就存疑了。

另外一位大大藉WH 獲得海外生活體驗及協助妹妹到了澳洲生根也是非常值得嘉許!

merckhung wrote:
2010 年我也嘗試要在澳洲找 Sponsorship for Work VISA, 因此拿到一個電腦公司面試機會.
最後公司給我機票飛去雪梨面試, 但最後我沒有拿到該工作.
主要是因為當時我只有專科畢業. 所以 2010 回台灣後, 2012 我就考上研究所, 把自己學歷的問題補齊了.

2012 年我妹妹人生不順, 所以我請假帶我妹妹去澳洲打工.
WH 2 年後, 她老闆賞識她, 給她 Sponsorship & Work VISA.
所以我妹目前已經在澳洲幾乎是定居了.
結果我自己沒留下來, 反而是我妹留住了.
很有趣的狀況吧.


一整串的討論下來, 非常精采, 自己也受益良多; 我覺得M大這一篇應該可以算是個總結了!

台灣現在的環境的確對年輕人不公平, 過去的年代不需太多思考, 只要順著一套單一標準, 有個不錯的學歴, 或有一份技能, 都能找到一份工作, 只要願意本份努力的去做, 基本上都有機會升官加薪, 而且結得起婚, 養得起小孩;

隨著全球化的潮流, 現在的年輕人應該體會到, 競爭的環境早不在台灣了, 但相對的競爭的空間擴大了, 競爭的高度及強度也提昇了; 但也不全都是不好的, 因為資訊科技的進步, 現在國際資訊取得太容易了, 只要你願意, 有決心, 隨時可以放下台灣走出去探索這個世界, 這在過去的年代都是相對困難的(以前申請個美國學校, 沒有email 只能郵寄, 大家想像一下)

台灣的企業薪資不漲, 在全球化的年代, 出走卻是容易的, 可以去選擇台灣以外的機會, 問題是你選擇了怎麼的機會, 還有機會願不願意選擇你? 這點我們在M大分享的故事上看到了實踐.

PS:因為個人因素, 過去3年在國際航班上碰到不少有才的台灣年輕人都飛到國外工作了(都差不多30 years old左右, 台灣的本土大學畢業, 國際公司的正職工作, 現職大多是第二份, 或第一份工作), 有在中國, 新加坡, 香港, 美國, 倫敦的...; 給予他們祝褔外, 也為台灣擔心, 台灣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 都被台灣企業的低薪逼出走了, 企業低薪肯定招不到好的人才, 反過來抱怨經營環境不佳, 變成惡性循環, 這才是台灣迫切要反轉的問題

這篇看下來太多台式菁英思想
平凡人要的就是安穩混口飯吃
這跟學歷一點關係也沒有
很多台清交就是當個工程師過一生
學歷跟企圖心完全是兩回事
人本來就是常態分布 各司其職

殘酷的現實就是台灣競爭力快要只剩下台積電
過去10年來根本沒冒出什麼新公司 不像矽谷三不五時冒個新東西出來
產業外移外包還是收起來不幹
被壓縮到生存空間的就是平凡人或是再更窮的家庭
教育本來是一條翻身的路
但被教改之後至少廢一半的價值

澳洲是人口移入的國家
在可見的未來還是一樣會有很可觀的成長
這對勞工或是受薪階級都是很正面的
就像90年代的台灣肯幹就有錢

我看到一些自認菁英還要落井下石的就覺得很可笑
我就不點名了
台灣因為薪資實在太低
並不會有甚麼elite想要去台灣工作
要移民台灣比上月球還難
所以台灣local也沒什麼機會跟世界的菁英競爭

但在新興移民國家
競爭的對象就是全世界的菁英 因為他們也很挑... 以為門檻很好過的可以自己去申請看看
能申請到身分的不是家裡有錢或是能力突出就是成績一流畢業被公司聘用

我的同事有Caltech來的
另外有兩個是Moscow Institute of Physics & Technology
還有以前是正牌的俄羅斯科學家專攻流體力學的PhD
這些人平常有在當客座教授或是以前也當過教授
在台灣除了中科之外有多少公司可以有這類菁英當隊友?
台清交是頗屌 但這世界很大啊...
我舉的兩個學校當例子因為這兩個學校都出過太空人 可以屌打台清交嗎?

我一直鼓勵台灣的平凡人 螺絲釘出國
因為如果有機會移民 至少可以活得像個人
100個去摘水果殺豬都好 有三五個可以落地生根賺個七八萬AUD也算不錯了
台灣的處境就是溫水煮青蛙 菁英最後被煮熟而已 最後還是要熟的
為何澳州摘水果可以年薪百萬
台灣不能?
澳州水果比較貴嗎?
台灣水果產量太低嗎
已蘋果來說 台灣沒比較便宜啊
為何果農付不了同等薪水?
不要過度羨慕澳洲工資高年年漲
很多去澳洲的人會發現那邊自己過去找得到的工作也只是零工,英文不夠好是其一但不是重點,重點是缺少相關知識和工作經驗
所謂在那打雜也能賺得比台灣高那是因為他們做的是非法黑工不用繳稅
有人為了賺錢願意賣苦力,但是這種黑工因為簽證也頂多只能賺個2~3年
一堆說得天花亂墜,一年存100萬台幣,我實在無法想像那些即使不用繳稅能存到100萬的...生活平實是過得多麼刻苦
2~3年後就算抱著幾百萬回台灣,你也只是一個很有經驗撿水果的30歲出頭的老人一枚
然後呢?拿幾百萬創業?不成功便成仁?

別傻了...

台灣是沒甚麼發展空間是沒錯,但要是拿這個給自己當藉口跑去當苦力,浪費自己年輕時最好的青春
甚麼叫走出台灣?走出台灣跟走出台灣當苦力是完全兩碼子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