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又便宜的大陸學生。"非你莫屬"看完真替台灣學生害怕


zamobi wrote:
其實我也聽說過
大陸工廠如果沒有每年調薪反而會請不到人

...(恕刪)


沒有每年調薪一定走,

還有一件更奇怪的事,沒有加班也會走,工廠明明訂單不足,但你一定要給加班,不然會聯合起來抗議為什麼不能加班?

最後就突然一堆人同一天離職(超過百人),讓你措手不及,這是發生在我們大陸工廠的事,

台灣人真的太善良了,也難怪萬年不調薪.

gameheven wrote:
我提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恕刪)

我倒不這麼看,在美國,你說的這些大企業也一定都有中國的高材生在
不外移到中國的關係絕大數跟政策有關.如果移轉到中國的話
中國政府強制要你公開企業機密的話怎麼辦?做了,很快那些中國央企,國企就有了你的機密
不做?那你準備被各種刁難
這是很吊詭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商人無祖國,尤其是出自台灣的(畢竟國際舞台上台灣是不是國家都還不知道).公司要賺錢的基本就是提高價值增加利潤,不然就是壓低成本增加利潤.以大陸工資成長幅度,預計2018年左右人力成本(薪資+三金五金+其它費用)就會跟台灣一樣.無祖國的商人(抱歉,商人還是有祖國,只不過可能是美國,新加坡...等國籍,但關我們什麼事,我們有付出拿得到錢就好)在提高不了價值的狀況下就會選擇繼續壓低成本,然後能選的路就是:
1.往內陸遷,能撐多久算多久.但設備,資產都投在大陸了,日後如果內陸人力成本也高,可能整個被卡死在中國,不過那是富二代或小開要擔心的事.
2.往東南亞,印度,印尼遷,然後30年後再重複目前的循環.
3.遷回台灣,即然日後台灣人力成本比大陸低,自然也會吸引商人回流.在僧多粥少的狀況下,商人自然得提高薪資來搶人,重點是台灣的白領,藍領能不能團結在這個時間點給政府及商人壓力,趁勢拉抬薪資(要叫政府自己自發性去拉抬,應該比登天還難吧).
所以個人認為接下來三十年戰場在東南亞,積極一點的人,應該學一些東南亞的語言,增加自己的機會.想留在台灣的,其實也不用太悲觀,因為2018年前後就會有較多的工作機會,較好的薪資條件.
最後,我們台灣人豈是這般被動沒上進心,要跟著產業部落遷移或等著機會來臨,我們應該以成為國際,專業人才自詡,機會成熟到來時,還怕抓不到機會嗎?!
重點就是英語能力跟勇於任事態度還有工作上的專業要磨得亮一點.



Moses5222 wrote:
朋友,你應該沒有長期在大陸住過
我在上海工作了兩年多

大陸薪資範圍非常廣
一般菜鳥工程師,重點大學,也差不多一萬多台幣而已
但是一旦你有經驗了,真正可以有很大的戰力甚至可以帶人的時候,
上到10萬台幣以上很正常

我沒有長駐,但我底下的工程師在深圳 ~
一般菜鳥工程師 起薪rmb 4000~5000,也差不多NT 20K~25K
我的工程師rmb 13,000元

也就是說大陸的作業員,薪資比台灣便宜一點(約rmb 2000)
但一般技術RD,薪資跟台灣差不多~
領高薪的RD(rmb 30K以上)....肯定有,
但缺額還是少,除非你有人脈介紹,不然很難找到.....(不然我也想過去)



manup wrote:
台灣人被保護得太好怕...(恕刪)
.
看了你的文章,,

發現太自負的也有

我不是名校

沒有你的一流自信
一二流人才, 去到哪裡都沒有這些問題, 這篇討論的是三四流的人才

在台灣作的產品出得去的就沒有地緣問題, 台灣人薪資上不去也是這個原因

老闆要在大陸作是要它的地緣市場, 有賺錢就不敢造次, 尤其大賺的

其它講的雜七雜八的說法可以省了



在陸企工作過幾年,接觸過上百位大陸一本(前段班的大學)出身的22-30歲員工,
也有一些真的成了很好的朋友,來談談我的觀察與看法

我接觸的這些大陸學生大多不算是真正精英中的精英,不是北大復旦之類的,讀的專業也千奇百怪,
他們在求學時沒有太多想法看法,就是努力上個好一點的學校,專業有沒有興趣沒關係,
但如果感覺是比較好就職的最好

80%的人考慮或執行過考公務員,哪怕只是個小小職位,80%的男生考慮過甚至認為自己未來一定會創業,
哪怕只是在淘寶上賣東西

他們大多離鄉背井,大學多遠工作多遠都沒關係,只要家裡感到滿意,只要感覺有個希望,
地理位置文化差異的考量基本上排的很後面

在一個二級城市,生活底限水平大約是1500人民幣一個月,他們能接受的起薪大約是稅後2500-3000
人民幣,但請注意,這是底薪,年年有調幅,而且另外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福利。

他們工作很懂得看苗頭,能混時混,該表現時表現,但如果發現能學到東西,不管是學到真本事還是
以後可以吹噓的玩意,馬上會很投入,應該說看風向與略為投機的心態已經紮根在他們的基因中,
別忘了,他們還在世的長輩,爺奶也好,爸媽也好,是經過文革站起來的

他們很像台灣的五年級,不見得那麼懂得世界,不見得懂得思考,不見得有理想抱負,
但是他們的目標很明確,要讓自己的日子過得好,要娶妻生子買房買車,要給家人掙面子,
這些才是真的

當然我也有遇到過精英,為啥不談他們,因為台灣年輕人跟他們根本沒有可比性
那個群體,不論是人數造成的比例,或是能參與運轉的舞台,台灣年輕人不要說百中選一,
萬中選一可能都不在一個程度上

我上面說的這些大陸"還算優秀"的平凡人,才是台灣年輕人要競爭的對象
競爭的舞台,不在台灣,台灣頂多算是個要塞,很重要,但絕不是戰役的主戰場
主戰場,現在是亞洲,未來是世界

很多台灣年輕人會想,沒關係啊,我就守在台灣就好,可以嗎?當然可以
看看早年的菲律賓,在亞洲四小龍之前最受注目有潛力的菲律賓
台灣年輕人你必須接受,台灣的活力已經漸漸老死了,現在已經不是是否振興經濟的問題
我們錯過了可能可以走日本路線,新加坡路線,南韓路線...的機會,何況她們也有他們的問題
這是小國加上短視的必然命運

台灣一定會邊緣化,守在台灣,大多數人都會成為廉價勞工,不論是賣力還是賣腦還是賣肝
坦白說,我現在要聘下屬時,我也砍薪水啊
如果三萬可以找到一個OK的人,為何要花三萬三?理智上我知道這是一種惡性循環,但大環境使然
我的年紀已經避開了這個競爭的門檻(至少目前是...),可能也因此變成了所為加害的一方

所以,我對我家族裡的年輕人說,你們要鍛鍊能出國工作的能力
不論是語言能力、視野、應對進退,越年輕出國看看越好,去越多國家越好
我弟弟大三,已經去過兩岸三地加上五個國家,旅遊也好遊學也好,這些會成為他的養分
以後工作的國家,可能不會是美國,中國,我認為反而是蓬勃發展的東南亞,甚至中東
台灣人相對他們一般勞工目前還有一些優勢,加上中文的勢力擴大,台商的轉移,相對有機會

而誰來跟你們搶這些工作?大陸人,我上面說的,大陸的"優秀非精英"的人潮
現在看清這些,還有準備的時間與機會
如果停留在抱怨工作,停留在大陸人還是很落後,停留在換人做經濟就會好,停留在不如去賣雞排,
停留在能買棟房子就滿足了這樣的心智階段(甚至還有些是每年換部愛鳳就滿足了...)
除了賣雞排可能有十分之一的發財可能以外,其他大概也就只能永遠一邊抱怨一邊苦苦追趕人生

如同上面幾位說的,你還是可以選擇回來,但至少你要有走出去的能力,而不是真的想走時都沒法走,
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意義,如果最後還是選擇回來,就沒有資格再抱怨那麼多







tracer1000 wrote:
這一點我不同意人才不...(恕刪)


雖然01像仁兄你這樣的人很多,我也習慣了,但還是請你先看懂我的文意並消化後再來發文

我的意思不就是名校畢業並非就是菁英保證!?連全球百大名校畢業如我們也需要面對重重競爭

那麼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只是台清交成畢業就自認為菁英?自認該得到足夠的尊敬跟令人滿意的薪酬?

又如果台清交成都不算個回事了,那些連這些學校都進不進去的人為什麼又理所當然的把自己當一回事?

學歷當然非成就的絕對,但連唸書都唸不好了,又不安分的乖乖努力,整天抱怨政府,抱怨景氣,抱怨沒有富爸爸,怎麼不檢討自己先?

SUNNY0402 wrote:
在陸企工作過幾年,接...

當然我也有遇到過精英,為啥不談他們,因為台灣年輕人跟他們根本沒有可比性
那個群體,不論是人數造成的比例,或是能參與運轉的舞台,台灣年輕人不要說百中選一,
萬中選一可能都不在一個程度上

我上面說的這些大陸"還算優秀"的平凡人,才是台灣年輕人要競爭的對象
競爭的舞台,不在台灣,台灣頂多算是個要塞,很重要,但絕不是戰役的主戰場
主戰場,現在是亞洲,未來是世界

很多台灣年輕人會想,沒關係啊,我就守在台灣就好,可以嗎?當然可以
看看早年的菲律賓,在亞洲四小龍之前最受注目有潛力的菲律賓
台灣年輕人你必須接受,台灣的活力已經漸漸老死了,現在已經不是是否振興經濟的問題
我們錯過了可能可以走日本路線,新加坡路線,南韓路線...的機會,何況她們也有他們的問題
這是小國加上短視的必然命運

台灣一定會邊緣化,守在台灣,大多數人都會成為廉價勞工,不論是賣力還是賣腦還是賣肝
坦白說,我現在要聘下屬時,我也砍薪水啊
如果三萬可以找到一個OK的人,為何要花三萬三?理智上我知道這是一種惡性循環,但大環境使然
我的年紀已經避開了這個競爭的門檻(至少目前是...),可能也因此變成了所為加害的一方

所以,我對我家族裡的年輕人說,你們要鍛鍊能出國工作的能力
不論是語言能力、視野、應對進退,越年輕出國看看越好,去越多國家越好
我弟弟大三,已經去過兩岸三地加上五個國家,旅遊也好遊學也好,這些會成為他的養分
以後工作的國家,可能不會是美國,中國,我認為反而是蓬勃發展的東南亞,甚至中東
台灣人相對他們一般勞工目前還有一些優勢,加上中文的勢力擴大,台商的轉移,相對有機會

而誰來跟你們搶這些工作?大陸人,我上面說的,大陸的"優秀非精英"的人潮
現在看清這些,還有準備的時間與機會
如果停留在抱怨工作,停留在大陸人還是很落後,停留在換人做經濟就會好,停留在不如去賣雞排,
停留在能買棟房子就滿足了這樣的心智階段(甚至還有些是每年換部愛鳳就滿足了...)
除了賣雞排可能有十分之一的發財可能以外,其他大概也就只能永遠一邊抱怨一邊苦苦追趕人生

如同上面幾位說的,你還是可以選擇回來,但至少你要有走出去的能力,而不是真的想走時都沒法走,
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意義,如果最後還是選擇回來,就沒有資格再抱怨那麼多

(恕刪)


好文, 幫頂....




我也覺得中國大陸人不太會過來台灣
薪水沒比較好
環境也沒比較好

老實說,他們過來可能還比較好
如樓上大大所講
工廠只要沒有每年調薪與獎金
大概就準備暴動了........
人員罷工、自動放假......
中國大陸的文化就是
要福利就是抗爭!! 就是要自己爭取

台灣人老實說應該是世界上最軟弱的民族吧
喔.... 說錯了
欺負自己人時都很厲害!
時間會修復一切,傷疤留下是要你記取教訓,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