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ry-han wrote:
當年我四十初的時候...(恕刪)
盡人事聽天命了!!!
奮鬥了那麼久...有時不得不認命.....自己原是個泛泛之輩罷了!!!
就盡量在生活中找點樂趣吧!!!~~~~那怕只有一絲絲...


sam197361 wrote:
有一個住在非洲的印度教聖人,他來到印度的喜馬拉雅山朝聖,他尤其希望拜訪印度巴德裡那斯和卡德那斯的聖廟,那些是最難到達的地方,在那個時候,要去那些地方的確非常困難,有很多人一去不回--道路非常狹窄,而且道路的旁邊是一萬英尺的深谷,終年積雪,只要腳稍微滑一跤,你就完蛋了,那個印度教的門徒嘗試了,他帶很少的行李,因為要帶很多行李在那些高山上行動非常困難,那裡空氣非常稀薄,呼吸很困難。
就在他上方,他看到一個女孩,年紀不超過十歲,她背著一個很胖的小孩,她一直在流汗,而且喘氣喘得很厲害,當那個門徒經過她的身邊,他說: 「小女孩,你一定很疲倦,你背得那麼重。」
那個女孩回答說:「你所攜帶的是一個重量,但是我所攜帶的並不是一個重量,他是我弟弟。」我在讀那個人的自傳,他記得那一次的遭遇,他感到很震驚,那是對的,這之間有一個差別,在磅稱上當然是沒有差別,不管你背的是你弟弟或是一個背包,磅稱上將會顯示出實際的重量,但是就心而言,心並不是磅稱,那個女孩是對的,她說: 「你所攜帶的是一個重量,我可不是,這是我弟弟,而我愛他。」
愛可以化解重量,愛可以消除重擔,來自愛的任何反應都很美,沒有愛的責任是醜的,那只是表示你具有一個物資的頭腦。
~~~
在天堂的一間咖啡屋裏
佛陀.孔子和老子三個人坐著聊天
美麗的咖啡屋老闆娘走來
帶來了一瓶美酒----生命之液
佛陀立刻閉上眼睛說
我不能看這東西
這不值得看------生活是悲慘的
出生是悲慘的
死亡也是悲慘的
把它從我的視線一走
否則我不會張開眼睛
孔子相信中庸之道
他用半開半閉的眼睛看然後說
[我不能沒嘗試過就加以否認]
他是一個比較有科學涵養的人
除非親身實驗過
否則怎能妄下定論呢?
你不應該草率的說出這樣的話
所以他說
給我喝一小口吧!
他淺嚐了一下後說
佛陀是對的
這是苦的,這是悲慘的,我完全同意
而且我是佛陀的見證人
但是我也要說佛陀是錯的
沒嚐過就不該說出口
雖然他是對的,我可以贊同他
在我的見證下他是對的
但就他自身而言他是錯的
老子將整個酒瓶拿過來
在老闆娘開口說話前
就一口把酒喝個精光了
喝下一整瓶喝後
他醉得跳起舞來
一個字也沒說----苦或甜----悲慘或幸福
等他清醒一些的時候
佛陀和孔子問他
你覺得怎樣?
他說沒什麼好說的
生命應一飲而盡
唯有如此你才會知道它的滋味
當你知道的時候,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生命無法被歸類在某個範疇內
悲慘或幸福都是範疇
人應該整體地去知道生命
只有我整體地知道生命
你們都還沒有親口嚐過
孔子只有淺嚐一下
但人不應該用部分去決定全體
只有我能說那是什麼
但我不會說,因為那是不可說的
如果你們真的想知道
我可以再叫一瓶
喝個夠再跳舞,這是唯一的方式
這是知道任何事情的唯一方式...(恕刪)
timliu5358 wrote:
60年次初40多歲...(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