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50828 wrote:那Ciao的115c...(恕刪) 這顆搞出來之後有熱賣嗎?反而沒甚麼人要買~因為還不是主流的之前友站的版主還抓到山葉工讀生再推這台CAIO而這台設計就是給女生騎的CAIO外型上還不如國外同顆115CC的車款不知道台灣山葉在搞甚麼
特技風箏 wrote:這裡討論的不是在討論...(恕刪) 150.5CC以上就要每年800元台幣的稅金(其實應該說四捨五入變成151CC)如果售價上又超過9萬多~甚至超過10萬~那你覺得這台車在台灣有競爭力嗎?~~日本早就看清這點而在猶豫不決了~~除非一次升級到180CC以上才有看頭~~~不然150CC級距~用155CC引擎要繳牌照稅~想也知道沒幾個人要買~~~不然買三代目勁戰來改還比較實在一點
GTGT wrote:150.5CC以上就要每年800元台幣的稅金(其實應該說四捨五入變成151CC)如果售價上又超過9萬多~甚至超過10萬~那你覺得這台車在台灣有競爭力嗎?~~日本早就看清這點而在猶豫不決了~~除非一次升級到180CC以上才有看頭~~~不然150CC級距~用155CC引擎要繳牌照稅~想也知道沒幾個人要買~~~不然買三代目勁戰來改還比較實在一點 就我所知,還蠻多人在等,但因為會不會出仍未確定,所以cc數及價格就不用猜了,稅金對於會買的人就不是重要的事了.出了會不會賣得好也不是我們能預測的,但我知道很多人已等到失望了而改買他牌150/180cc
GTGT wrote:這顆搞出來之後有熱賣...(恕刪) 99年12月份,山葉CIAO(XC115S)的領牌數型號 排氣量 本月內銷數量 年累計 本月外銷數量 年累計 本月內外銷合計 年累計XC115S 115CC 300 11,309 0 5 300 11,314=========================單月可以賣300輛,1年可以賣1萬多輛銷售不算差吧???排氣量相近的三陽RX110,同月份也才賣326輛而已。而且CIAO還非主力車種
joo wrote:話說我的FZR已快成為拼裝車了 原廠的應該不多了吧XV or SRV V-TWIN250 or原廠汽缸改的各種cc數仿R1縮缸殼 & T28仿R1尾殼前倒插+加大碟盤卡鉗前17後48齒比重機排氣管加寬前後胎以上改法的FZ/R幾乎滿街跑(重實用的車主會保留原廠殼)唯一原廠的應該只有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車架了
地瓜150ABS賣10萬的競爭力我看都比RCK180好喔看來YMT真的有硬仗要打如果這款150水冷1.外型帥氣2.省油3.舒適&方便實用那銷售就會不錯喔騎的帥+舒適的車款我想會比較符合有能力購買此等級車主的心在上去可能就是要到20萬左右購買黃牌車款了我猜RCK之後一定也會出ABS車款
我只知道你還活在過去(跟台灣那個兒皇帝一樣),把幾十年前的車拿來跟現代比,yamaha現在在台灣的銷售量是有目共睹,難到每個人都沒判斷力嗎!而且yamaha可是很少廣告喔!只是我最近覺得奇怪,最近光陽瘋狂廣告後,yamaha可能也被逼著露臉一下,好的車其實不用太多廣告,也不太需要在網路上誇炫他的好,並且批評其他車的不好,我覺得yamaha有這個特性,不跟你講太多了,浪費口舌夏天的涼風 wrote:請問看過252~256樓後您有沒有清醒啦?還是繼續被商人行銷手法洗腦?(前面也一大堆抱怨文,想您應該直接忽略看不到吧)回答一下您心得吧
特技風箏 wrote:我只知道你還活在過去...(恕刪) 真的浪費口舌耶被商人洗腦洗的真徹底而事實就是您完全沒判斷力,死忠支持。我也沒說錯阿,亞哈哈的確很會行銷,您也說了您歷史文章也說你是個死宗的YAMAHA支持者忠言逆耳,所以大家說的對您來說格外刺耳也聽不進去而事實上:1.台灣X葉真的會比較做行銷廣告(這點絕對無庸置疑,您自己也說了)2.台灣X葉是很保守的車廠(剛創立台灣X葉很有動力向前還有FZR這經典車款,但後來越來越保守,搞到現在最保守)3.台灣X葉發展4T車曾經遇到很大的瓶頸(這是歷史,無法修改的傷痛...)4.台灣X葉品質並沒有比較高,和其他車廠差不多(無庸置疑,你可以反駁這點看看,不過不可能.....品質比較高的我覺得是日本本田,騎過他們車都知道!)5.質感是建立在優良的品質之上(這是質感的先決條件)6.台灣X葉調材料比其他車廠還難調(無庸置疑,你去訂就知道)7.台灣X葉產品相對於其他車廠市場明確,市場行銷手段好(您可以否定這點嘛?您自己都說了)8.台灣X葉車殼所點比其他車廠還脆弱(我遇到的都是,相信大部分X葉車主也是)以上前7點您能反駁,那真的是小弟不對了,那時您才有資格談論品質(但是基本上推不翻,前7點都是事實)如果推不翻又不肯了解事實,那你繼續支持吧,反正您也聽不進去題外話考您一題:您知道為什麼台灣X葉改成4T車以後遇到瓶頸嘛?而本田車系的羊羊都不會,您有想過為什麼嘛?去了解一下日本YAMAHA還有HONDA,您有答案在來答腔在給您一個觀念,東西賣的好並不代表品質好、質感好只是代表消費者很能接受它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