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翼親身體驗 Honda 重型機車全機種試乘會

看了一些留言,心裡想怎麼會這樣呢?
一個世界知名品牌來台灣設點,為了一年約1200部銷售額,
訂了與各國脫軌的售價,甘心被車友兼網友撻伐成這樣,好奇怪

話說回來想要賺大錢不是都要有捨才有得嗎?還是我思想錯誤
內文懶得看
直接看最後一頁
果然大家的結論都一樣
跟我猜測的差不多
怎麼看都像.....
盤子試乘大會....



還有一句話....
01葉佩雯別再秀下限好嗎
快笑死XDDD

除了少數護行文外,整棟樓都酸文.

不管是小老婆,M01,只要業配文一出,必被酸爆.

好吧...這篇我先不酸

人家日本人抵制麥當勞多團結,一下子日本的麥當勞關了100多間.

希望台本的店租人事成本可以好好撐下去,等我中大樂透一定去光顧

誰黑誰白 wrote:
真奇怪,明明可以一台賺五萬,每月至少賣個一百台,人人稱讚
偏偏想要一台賺十五萬,結果月賣不到十台,還人人喊打?


搞不好是鍵盤經濟學家的指導的關係?
本田重型機車強勢回歸台灣!!

牠好強,我好怕!



盤盤護衛軍快熱身阿!
鬼島特惠價,有妹看看就好,除非嫌自己錢太多,不然買這種價格就會覺得台灣人真可悲
本田的企業宗旨明明是製造人人都買的起的車,
結果來台灣卻變成故意用高價製造它是精品的假像,
就好比uniqlo畢竟就是平價潮牌,
把uniqlo賣得跟armani一樣貴,然後買的人自以為高人一等,
卻無法改變它在外國是平價品牌的事實.
其實台本二輪開賣後我還真的有四輪不貴的感覺,
而且現在的匯率開這種價~等台幣跟日幣回到1:3,
現在台本二輪重機不是每台都要再貴10W~15W???


法蘭克 陳 wrote:
剛剛才在另一篇寫完而已,這裡已經蓋到九樓了,
以下為HONDA CITY的報價與報導
http://news.u-car.com.tw/26085.html
Honda City新增V版58.9萬元,一輛INTEGRA 750D,報價51.8萬元,價差為7.1萬元,差一部國產125cc機車的車價,就有一輛HONDA汽車了,這是什麼情況?大家要清醒點!到底是這部HONDA CITY很差?還是INTEGRA 750D絕對很PRO?我都快要分不清楚了,INTEGRA 750D歐洲的售價大約是32~37萬元NTD,而在日本售價大約是22萬元NTD,台灣售價全世界最強51.8萬元NTD,相信大家或多或少聽過"大麥克指數",以下為維基百科的內容說明: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7%A8%E7%84%A1%E9%9C%B8%E6%8C%87%E6%95%B8
原來台灣才是全世界購買力與收入最強的國家,能生活在這,還能說不幸福嗎?...(恕刪)
把進口重機價格高昂歸因為高關稅跟ARTC?真奇怪,台灣不是早就加入WTO了嗎?如果台灣對進口機車用高關稅或ARTC這種貿易障礙來阻擋進口,日本應該早就向WTO提出申訴,逼台灣就雙方關稅出來談判才對。那你有看到日本政府重視這項問題嗎?不,應該說,你有看到HONDA、YAMAHA、KAWASAKI與SUZUKI等四家業者要求日本政府對台施壓嗎?

完全沒有!!!

看看台灣民間機車數量(超過1400萬台),相對於台本想要賣的數量(1200台/年),大家還以為本田真的想把機車大量賣到台灣嗎?

錯!錯得離譜!!!

本田進入台灣市場只是宣示意味,因為其他三家都在台灣賣,本田自己不進來,只靠水貨商,面子上掛不住。但本田壓根就沒把台灣市場放在眼裡,也不想好好經營台灣市場。

如果本田想好好經營台灣市場,他會跟其他廠牌一樣,在台設生產線,大量生產小排氣量的速克達,因為這是市場主流。但本田沒這樣做,他只是挑幾款大排氣量的重機進入台灣,還訂出1200台/年這種在全球銷售量中,連鼻屎都不如的業績目標,他心中想的是什麼?

本田只是要告訴大家:我來台灣插旗了!至於能賣幾台車,本田完全不在意。一台機車都賣不出去,台本董事長也無所謂的啦,反正只要把經銷商叫來訓個話就好了。

所以,別再期待本田會降價了。那是不可能的。本田要真想好好賣車,早就要求日本政府逼台灣降低機車關稅了。但他沒這麼做,因為本田根本就不想花那麼多工夫。

superycc wrote:
把進口重機價格高昂...(恕刪)


本田怎麼會沒有想賣車?他只是玩兩手策略,
你可以去查查這幾個月的油耗送驗記錄,
台灣本田根本從頭到尾只送了NSS300跟CBR500R去檢驗,
那其他車款沒送驗理論上不會有車可以賣,但他還是在賣了,為何?
剛好最近那些車款水貨商也都沒車可交,車都去哪裡了不難想像...
litlin wrote:
本田怎麼會沒有想賣...(恕刪)


對於我手上沒有證據的事,我也只能用猜的。

如果因為台本沒把所有車款送驗,就懷疑是拿水貨商的車來賣,老實說我並不奇怪,但這只會是目前,我相信以後不會這樣。

我所在的公司就是在做代理銷售業務的(不是汽機車)。代理商在跟原廠簽代理合約時,本來就可以要求原廠不得供貨給其他水貨商,這樣才能保障代理商的權益。但別忘了,水貨商比台本先進入台灣市場,而且水貨商在日本也是有簽約的經銷商,當初簽約時也有提及要將車輸至台灣。那麼今天台本一旦要求未來將杜絕水貨商的貨源,水貨商是有權利去跟本田談判,要求台本消化掉水貨商先前已進口的貨,並答應自己日後不跟原廠代理(台本)銷售同款商品,這在商業上是很正常的談判程序。由此推斷台本未來將與水貨商攜手合作,我認為這過於武斷。

我的感覺是本田並不在意台灣市場,隨便賣一賣就好,能賣幾台是幾台。不在意銷售量,就不會在意價格;不在意價格,就不會在意網友們在這砲轟。

本田要真的在意銷售量,就會在意價格;在意價格,就會要求日本政府逼台灣降低機車關稅,或考慮在台設生產線。沒這些動作,繼續以天價賣車,願者上鉤。在我看來就是不在意市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