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快一星期的雨,終於不下了,三年前剛買cb400時上過一次武嶺,.

買了這台刺激300後,就一直想再重上一次武嶺,看看噴射的到底差在那裡..

武嶺半日遊


武嶺半日遊

天還沒亮出準備出發~

武嶺半日遊

出發時的時間與里程數~

武嶺半日遊

下草屯交流道後太陽也升起了~

武嶺半日遊

終於騎到埔里了~

武嶺半日遊

這是合歡山下的一間超商~

武嶺半日遊

開始上合歡山了~

武嶺半日遊

武嶺半日遊


在已經很高的路上,看到二隻很可愛的小狗一直在那裡搖尾巴~

武嶺半日遊

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這裡怎麼能生存下來? 還真想帶它們到山下去,起碼要找吃的容易多了.

武嶺半日遊

武嶺半日遊

終於到目的地了~ 今天天氣非常好,只是很冷,應該在十度以下..

武嶺半日遊

騎到松雪樓逛逛~

武嶺半日遊

這是到達的時間與里程數~

武嶺半日遊

風景還真美~

武嶺半日遊

武嶺半日遊

拿準備要吃的點心,發現整個都漲大的快爆了~ 再摸摸輪胎,跟石頭一樣硬~

武嶺半日遊

一隻紅色的鳥就在我面前一點都不怕人~


武嶺半日遊

終於回到家了..算一下,騎了二佰五十多公里~
文章關鍵字

poppoppop wrote:
看看噴射的到底差在那裡...(恕刪)

西進?
所以說....到底差在哪裡?你也沒說?
在mobile 01,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就行了, 咱不能不留個心眼,以免禍從口出....
差別很多~ 除了不會有像呼吸不到氣的加速無力感出現外.

也不會引擊在那裡吼叫,一直拉轉速怕熄火,

化油器的車子到最上面時是沒有怠速的,轉速要維持在四.五千轉以上,不然馬上熄火.

這台刺激300可以一路以80公里的速度,順暢輕松的騎到松雪樓.

且平地與上到最上面時,怠速完全一模一樣,都是維持在那個出廠的怠速.

這就是化油系統與噴射系統最大的不同.

記得當年騎檔車上來就已很累,回家後更是累到不行.

這次騎這台rv輕松的像在逛大街一樣騎上來,座椅後面有一個突出的靠背,

腰靠著那個,很舒服輕松的就騎回到家,一點都不累.真要騎重機環島,騎大羊才是王道.

當然,只要將空氣濾清器拿掉再提高怠速,就能讓症狀改善~

化油系統得用手動方式改善高山與平地間的氣壓差異.

不像噴射系統有含氧感測,電腦會自動修正,不需手動去調.

之所以要騎到松雪樓是因為三年前上來時,不敢騎到這裡,

怕萬一熄火發不起來就要推很久,才能回到上面,再用檔發方式滑下山騎回去~

不要懷疑,已有不少這樣的案例....



poppoppop wrote:
這台刺激300可以一路以80公里的速度,順暢輕松的騎到松雪樓...(恕刪)

意思是說...從武嶺下來到松雪樓的這段山路.....大哥也是可以一路用80 KM/h的時速....過完每個彎道?
這............會不會嘴砲過度了?
在mobile 01,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就行了, 咱不能不留個心眼,以免禍從口出....

小环子 wrote:
意思是說...從武...(恕刪)


樓上的未免故意找碴挑人語病了,
這樣也要酸,真是無言.....
小环子 wrote:
意思是說...從武...(恕刪)


說的是可以,與如果"要",外加"上坡"的情況,且是直路,沒興趣談什麼彎道速度..

且也沒人會去提下坡能跑多快的..

不要動不動就說別人嘴砲..要先設想別人說這句話的前提是什麼?

本來我都是對人心存有善意,但等級真的差太多了..今後對你的回應都將無視~

我的任何文章也拜託你不要看,麻煩直接跳過~



CHAUMET wrote:
樓上的未免故意找碴...(恕刪)

這不是挑語病吧!!!
論壇事實就是該怎麼說就怎麼說...
車子性能跟道路狀況本就應該分別清楚
怎可模糊兩可?
你要強調車子性能....那沒話說...你要說一路到武嶺可以用80KM/H....
但武嶺到松雪樓這段本就是多彎下坡....怎可混為一談?
難道騎著YAMAHA R1跑陽金公路的人,可以隨便說他一路可以用120 KM/H...的時速,從仰德大道跑到金山小7?....
在mobile 01,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就行了, 咱不能不留個心眼,以免禍從口出....
小环子 wrote:
這不是挑語病吧!!...(恕刪)


請問若有人說可以一路從台北以80公里速度騎到屏東..

只要有常識的人都會知道指的是均速,是有高有低的速度,

不會有人認為真的能一路都保持80公里這樣的速度一路騎~又不是沒有紅綠燈~

更不會是強調性能的速度,而是指路況順暢的表達~

原來一台黃牌大羊能騎到時速80公里,是很了不起的嗎?

還有,不要動不動就又在那裡提什麼彎道什麼R1的,只是突顯你的程度還在何處?

只有沒買過重機的人,才會動不動就在那裡提什麼彎道什麼R1 ..

一個會去享受重機旅遊的人,對彎道速度跟R1這些一點興趣都沒有..
願意整理心得,用心紀錄與發文分享的人
值得給予肯定與鼓勵
挑毛病的人越多 越能堆高這棟樓
樓主請放寬心 包容也會有收穫

kyleliu wrote:
願意整理心得,用心...(恕刪)

就算是如何的心得整理也要客觀...不是嗎?
如果都不用去考慮客觀與否.....那麼論壇將會亂成一個什麼樣子?
大家都得不到正確的資訊?~~~試問...這樣長久下來....有何意義?
在mobile 01,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就行了, 咱不能不留個心眼,以免禍從口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