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n wrote:
你的觀點說得好像政府放任駕駛執照亂發是應該的!
因此必須靠大量的電子輔助系統來協助駕駛車輛
那考駕照幹啥?全部電腦駕駛就好啦!
(ps: 我倒是很希望有這樣的系統...)
哪一國的馬路沒有3寶? 你的意思是說
地球上每一個國家的駕照都是亂發?
技術與經驗是需要時間累積的
駕照不是賽車駕照, 只要具備基本的操控能力
任何人都有權利在馬路上騎乘機車
我自認騎車還有點天分
但我現在煞車技巧
絕對比我高三剛拿到駕照那天好一半以上
難道會有人第一天拿駕照, 技術就跟他騎車幾年後一樣好?
Apachen wrote:
有多少實力用多少速度,就像你說的不是每個人都能高度發揮剎車
那何必把油門發揮到那麼高,導致剎車控制需求跟著提高? 因果關係要清楚點
是先破壞安全駕駛觀念後才發生危機的,而不是危機發生後再來考慮安全駕駛
方向錯了,就不會得到好的解決方案
三寶衝出來, 就算大嬸只是騎20, 也不敢說絕不會摔車
這是反應能力的問題, 跟油門深淺沒有絕對關係
而且, 我相信, 大部分的人為了怕鎖死.煞車力量都是不足的
也就是說, 有些機車對撞的車禍, 要是他們的車有ABS
讓他們更敢用煞車, 其實也是可以避免的
Apachen wrote:
幹~說到龍潭的管制...我在耶穌彎撞掉一台汽車就是同樣的狀況
不過...自己的檢討是,太逞強了~線都被破壞了,還硬用一百多的速度進彎
老實說~連當時是誰穿越大直線,我從來沒去追問過,也不讓知道的人提到這部分.
因為~我的能力是可以避免那次沒必要的撞車.
汽車以前也有用一台05年 INFINITI G35稍微玩過,
但現在只有一台含改裝品超過400萬的14年BMW535,太貴不敢玩.
和一台不好玩的11年BENZ C200. 所以很久沒玩了
對了, 這3台我在01上都有留言提到過, 也有貼過照片
Apachen wrote:
跑過賽道不代表安全駕駛/防衛駕駛觀念就會到位
當能夠預先的注意路況變化
那麼會需要緊急剎車的機會將非常的低
而不是等到需要緊急剎車才來注意路況變化
跑過賽道的人最常發生的錯誤,就是當趕時間的時候~就忽視預防安全的重要性
跑比賽的人, 騎車的確不一定會更安全. 我前面提到過的
我的大哥"道安講習教官"陳雙貴.就是騎車時被車撞死
但一般就只RV騎乘的騎士, 又從哪裡來的自信, 認為自己上班下班
假日兜風輕鬆騎, 就領悟了無敵免死的安全駕駛觀念 ?
Apachen wrote:
而
車輛安全配備越高越好是防衛駕駛觀念沒錯
煞車性能的掌握是更基礎的防衛駕駛觀念
注意路況變化是防衛駕駛最基礎的一環
這篇我提到的(有想到的)就三項了
而你的防衛駕駛只看安全配備,當基本觀念都是放屁
本末倒置再來說些有的沒的
安全配備再多~也只是降低傷亡程度,而不是預先的避免發生.
防衛駕駛的觀念是:
有ABS可以降低發呆狀況的危險性,有得選是最好.
而沒有ABS的情況下,那就千萬別發呆!
防衛駕駛的觀念中並沒說必須選有ABS的車.
預防輪胎鎖死的正確觀念是根據車況路況用適當的行車速度.
連防範危險/工具熟悉的觀念都不當一回事了,
就別亂扯自以為的防衛駕駛~天差地遠
前面就有網友提出, 澳洲蒙納許大學意外事故研究中心的報告結論,
ABS:
Reduced the risk of multiple vehicle crashes by 18 percent,
(降低多車輛撞擊事故之風險達18%)
Decreased the risk of run-off-road crashes by 35 percent.
(減少車輛衝出路面事故之風險達35%)
這麼明顯的數字擺在眼前你也不信, 還是你又要說澳洲人騎車也在發呆, 沒觀念
先說一下, 我多年前待過澳洲雪梨一陣子, 除了市區送外賣的,
澳洲機車都是大型重機為主.多半是休閒娛樂用,很少有人拿來當交通工具
而現在這篇文在討論ABS的重要性, 我不講ABS難道要講CAS?
就主題回覆留言,跟我騎乘觀念有關嗎?
反對ABS的,講了半天觀念, 也看不到半個數字,證明ABS無用
都是自己認為,還不時自我矛盾
一下說"車輛安全配備越高越好是防衛駕駛觀念沒錯"
一下又說"防衛駕駛的觀念中並沒說必須選有ABS的車"
我笑了...有ABS的車, 不就是車輛安全配備高嗎?
又說
"沒測的話不就連防範危險/工具熟悉的觀念都不當一回事了?"
可一般人買的車如果有TCS,會沒事去測TCS嗎?
在台灣騎車, 並不是危險到100個出去,只有90個回來
意外總在意料之外, 即使機率不大
有能力事先防範的, 就盡量防範
不然
我家隔壁沒觀念, 沒技術, 也沒騎ABS機車的大嬸
偶爾還闖紅燈. 這麼多年來也一直平安無事
我們難道也能說, 觀念和ABS
對增進騎士安全都沒用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