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電競玩家來說,擁有一款效能與外型兼具的電競筆電是必要的,但若能搭配相關的電競周邊產品,對於攜帶便利甚至是實際使用上,更會有種如虎添翼之感。Acer 在近年著重心力在推廣期下 Predator 系列電競產品,除推出多款電競筆電與桌機外,更是推出一系列全新的 Predator 電競周邊,包含 Predator 電競後背包,與 SteelSeries 共同合作開發的電競滑鼠,最後則是滑鼠的最佳夥伴電競鼠墊,這三款新品則是今日小編要跟各位分享的主角。

- 外盒包裝
- 六邊型包裝
- 產品特色介紹 1
- 產品特色介紹 2
- 產品特色介紹 3
- 產品特色介紹 4
- 背包本體正面
- 背包本體後側


這款電競背包的主要材質為高密度聚脂纖維,本體尺寸為 66.4 X 43.18 X 15.24 cm,重量則為 1.32kg,適用於 15 吋的筆電收納,其實 17 吋的筆電也可放入,背包具備最基本的防潑水功能,像最近雨下太大的話,就不適合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攜帶出門。
- Predator Logo 與收納袋
- 反光貼條
- 底部收納袋
- 安全帽吊帶
- 正面上方收納袋
- 右側收納袋
- 左側網袋
- 耳機線開孔
- 雙肩背帶
- 上方提手
- 胸扣帶
- 肩帶護墊
- 緩衝墊 1
- 緩衝墊 2
- 緩衝墊 3
- 背包上側收納袋
- 捲筒式收納扣
- 耳機吊帶
- 內層收納

這款大容量的 Predator 電競背包,以外型設計與大小來看,還是比較適合男性使用者使用,不同於一般電競背包純黑色的配色,搭配頗具時尚感的設計,老實說即使是一般使用也不覺得太過突兀,上方的捲筒收納設計,則可避免偷兒的侵襲,加上豐富的收納空間,都算是這款背包的優點。

小編也請運動版編輯 Morris 實際試用安全帽吊帶的功能,以 3/4 型的安全帽來說,如果不是大幅度的跑步移動,是不會有打到屁股的情況發生,但如果太大或太重的安全帽,就有可能會增加載重的負擔。

這款電競背包有大容量的內部收納空間固然很好,但也帶來這類型背包的不便之處,也就是因為深度較深的關係,在找東西的時候會比較難找,因此如何善加利用大大小小的收納層,或是找個裡層的收納整理袋來搭配使用,或許會更好一點。

- 外盒包裝
- 產品特色
- 產品功能介紹
- 滑鼠按鍵介紹
- 滑鼠本體與配件
- 收納袋
- 滑鼠本體
- 鼠身尾側
- 鼠身左側
- 鼠身右側
- 鼠身前端
- 鼠身底部
- 滑鼠滾輪
- Steelseries Engine 3
- 設定主介面
- 燈光顏色選擇
- 燈光效果選項
- 按鍵功能設定
- 左側按鍵功能設定
- 滑鼠移動軌跡設定

Predator 電競滑鼠具備較大的滑鼠機身設計,對於男性使用者來說會比較順手,按鍵的回饋感與滾輪的靈敏度反應都相當不錯,搭配高 CPI 靈敏度設定,在高解析螢幕上的使用上不會有延遲卡頓的情況。不過比較可惜的是這款滑鼠還是有線連接的使用方式,如果能推出無線/有線雙模式的產品會更好一點,此外,這款滑鼠屬於右手慣用滑鼠設計,如果是左撇子的使用者的話可能會覺得不太順手一點。

- 外盒包裝
- 功能特色與規格
- 滑鼠墊正面
- 滑鼠墊背面

這款 Predator 電競滑鼠墊的尺寸為 335 X 225 X 3 mm,以大小來說應該符合一般玩家的使用範圍,對於小編實際使用來說是沒有太大的尺寸問題(怪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