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光! ETC奪收費公路界奧斯卡首獎

我覺得遠通要改善的地方:
為何不能像信用卡一樣,每個月寄扣款明細?
三個月寄一次也可以,扣款明細可以寄紙本也可以傳訊息啊。
看到小賢子 wrote:
我覺得遠通要改善的地...(恕刪)

目前遠通有通行費email可以申請
車主可以上遠通網站申請
車輛有通行費產生時,會在通行日起算的第4天自動寄email通知車主應繳金額
這個email通知,只要是車主都可以申請,可以更方便知道自己該繳費了

想要看通行明細連結也可以另外查詢帳號
有報帳需要也可以申請「儲值帳戶報帳報表」
每個月的6日會寄送,提供帳戶的通行資訊

不過申請通行明細跟帳戶報表必須要有遠通帳號密碼
有申請eTag的儲值用戶可以線上申請
沒有申請過eTag的繳費用戶,申請帳號要到攜帶證件到遠通服務中心辦理
申請方式可以參考網頁的流程說明
我在講543 wrote:
我是不懂影像處理
但我知道在還沒有ETC之前,國道警就能用單眼在陸橋上拍未繫安全帶的照片了...
你應該不會不知道相機都有連拍功能吧?
...(恕刪)


1.問題在景深
DV錄影拍出來的,景深範圍大,不容易脫焦 ,但是畫質不會太好
單眼相機拍出來的影片,它的感光元件大, 景深較淺 ,容易脫焦,但畫質會較好

但是這張照片, 並沒有脫焦,中央汽車的焦點, 和旁邊車道線上反光鈕的焦點(放大後的清楚程度),是差不多的
表示景深範圍很大.,這和單眼相機的表現不同

但這張照片畫質並不好, 由旁邊放大(格放)的影像粒子很粗可以看出
員警展示的這台相機可是CANON 的全片幅相機,拍出來卻像是DV錄影的截圖(景深範圍大)


2.色溫
當色溫比此基準低時,照片會呈現紅色;色溫較高時則會拍出較藍的照片。
低溫時,波長較長的紅色光波佔多數,清晨/傍晚拍照,會因為溫差,呈暗紅色到不同程度的紅色。

不同廠牌的相機色溫表現都不同, 有可能偏黃、偏綠、顏色飽和度都不同
自動白平衡, 日光白平衡, 或KODAK灰卡調出的 ,也會不同
這台單眼是 CANON 的全片幅, CANON 是有自己獨特的調性
拍攝時間是日正當中(看地面的影子長度, 太陽是在正上方,自動白平衡CANON相機會拍出相當鮮豔的顏色)
CANON 當然有可能拍出這種色調的紅色, 那就要看當時的色溫是怎麼調的

3.偏斜的角度
這張照片的兩條車道線的寬度相當, 斜度也差不多, 所以知道相機的位置是在外車道的中央, 那一定要爬上去,不是在旁邊機房的上方拍照。
車牌被遮住, 看不到車牌上緣長度和車牌的下緣長度,這兩個數字的差值,如果能知道差值,就可以看出斜度,加上地面上還有反光鈕做參考點, 就可以知道,這是由多高的地方拍下這張照片 ,是2米的機房?是5.4的門架網狀走廊? 還是更高的攝影機?
兩個數字合在一起,就能求得拍攝者的位置

4.地面的影子
照片中看得到汽車的影子, 影子就在汽車旁,沒有拉很遠, 是日正當中,門架的影子也看的到, 門架上方伸出一根長桿的影子也看的到, 已經知道拍攝位置是在正中央, 和那根桿子在同一條線上,計算偏斜的角度下去找.......................
可以看到門架每個欄杆的影子空洞, 每個空洞都在,光線沒有被擋住, 並沒有拍照者所留下陰影? 這是如何辦到的呢?

因為之前有抗議者爬上門架的照片,門架的空洞不大,約40-50cm, 抗議者坐在門架上, 頭會出現在空洞當中, 地面會留下人的影子,但是在照片當中,看不到門架當中有人的影子?
門架欄杆的寬度, 不足以檔住人頭部的寬度 ,如果門架的影子出現在地面, 要怎麼做,拍攝者的人影,才不會出現在地面?
除非整個人趴平在網狀走道上, 不讓頭露出到門架的空洞當中,這樣要如何拍照?

您可以就純學術討論,陰影,日光,色溫,焦距在照片上的變化,來解答小弟這些疑問嗎?


herblee wrote:
1.問題在景深
DV錄影拍出來的,景深範圍大,不容易脫焦 ,但是畫質不會太好
單眼相機拍出來的影片,它的感光元件大, 景深較淺 ,容易脫焦,但畫質會較好

但是這張照片, 並沒有脫焦,中央汽車的焦點, 和旁邊車道線上反光鈕的焦點(放大後的清楚程度),是差不多的
表示景深範圍很大.,這和單眼相機的表現不同

但這張照片畫質並不好, 由旁邊放大(格放)的影像粒子很粗可以看出
員警展示的這台相機可是CANON 的全片幅相機,拍出來卻像是DV錄影的截圖(景深範圍大)


2.色溫
當色溫比此基準低時,照片會呈現紅色;色溫較高時則會拍出較藍的照片。
低溫時,波長較長的紅色光波佔多數,清晨/傍晚拍照,會因為溫差,呈暗紅色到不同程度的紅色。

不同廠牌的相機色溫表現都不同, 有可能偏黃、偏綠、顏色飽和度都不同
自動白平衡, 日光白平衡, 或KODAK灰卡調出的 ,也會不同
這台單眼是 CANON 的全片幅, CANON 是有自己獨特的調性
拍攝時間是日正當中(看地面的影子長度, 太陽是在正上方,自動白平衡CANON相機會拍出相當鮮豔的顏色)
CANON 當然有可能拍出這種色調的紅色, 那就要看當時的色溫是怎麼調的

3.偏斜的角度
這張照片的兩條車道線的寬度相當, 斜度也差不多, 所以知道相機的位置是在外車道的中央, 那一定要爬上去,不是在旁邊機房的上方拍照。
車牌被遮住, 看不到車牌上緣長度和車牌的下緣長度,這兩個數字的差值,如果能知道差值,就可以看出斜度,加上地面上還有反光鈕做參考點, 就可以知道,這是由多高的地方拍下這張照片 ,是2米的機房?是5.4的門架網狀走廊? 還是更高的攝影機?
兩個數字合在一起,就能求得拍攝者的位置

4.地面的影子
照片中看得到汽車的影子, 影子就在汽車旁,沒有拉很遠, 是日正當中,門架的影子也看的到, 門架上方伸出一根長桿的影子也看的到, 已經知道拍攝位置是在正中央, 和那根桿子在同一條線上,計算偏斜的角度下去找.......................
可以看到門架每個欄杆的影子空洞, 每個空洞都在,光線沒有被擋住, 並沒有拍照者所留下陰影? 這是如何辦到的呢?

因為之前有抗議者爬上門架的照片,門架的空洞不大,約40-50cm, 抗議者坐在門架上, 頭會出現在空洞當中, 地面會留下人的影子,但是在照片當中,看不到門架當中有人的影子?
門架欄杆的寬度, 不足以檔住人頭部的寬度 ,如果門架的影子出現在地面, 要怎麼做,拍攝者的人影,才不會出現在地面?
除非整個人趴平在網狀走道上, 不讓頭露出到門架的空洞當中,這樣要如何拍照?

您可以就純學術討論,陰影,日光,色溫,焦距在照片上的變化,來解答小弟這些疑問嗎?

1.白天若小光圈就可以達到快門需求,景深自然就深了(雖然我覺得員警可能直接用Tv模式拍攝)
也許他沒有調到最佳畫質拍攝讓記憶卡能儲存更多照片,也有可能是截圖放大所以印出後畫質不佳

2.我覺得那張照片的色溫算正常,而且探討色溫最好看電子檔,印出後顏色有可能偏掉討論也沒意義了

3.車牌雖然被碼但還是能看出大致形狀,不過不必看車牌形狀看照片我認為是在車道上方稍微斜下拍攝

4.新聞有說他那張照片是在門架網狀平台拍攝的,且為安全應為蹲姿或臥姿,近午影子重疊較為顯著屬正常,所以並沒有看到拍攝者的影子
yzchen wrote:
4.新聞有說他那張照片是在門架網狀平台拍攝的,且為安全應為蹲姿或臥姿,近午影子重疊較為顯著屬正常,所以並沒有看到拍攝者的影子...(恕刪)




地上的門架影子顯示有二個欄杆的空洞, 上下欄杆裏面都是空洞, 裏面都沒有影子
這是Canon 全片幅拍的喔!


這些人都是蹲坐, 頭都會出現在欄杆內
身體會落在下面的空格, 頭會落在上面的空格
如果臥在上面, 上面很窄,只能橫臥, 不能直臥,然後頭往左邊轉
如果是臥姿, 離欄杆很遠, 只能拍很遠的地方, 要如何達到照片中的拍攝俯角? 眼睛要如何貼在景觀窗上構圖?
只要靠近欄杆,就會留下影子

報紙說
國道七隊名間分隊隊警員黃堉畯(45歲)攀上ETC們駕取締違規引發網友熱議,今下午­記者和黃堉畯重返現場,黃表示當天是自行爬上高5.4米的ETC門架網狀平台,用長鏡­頭單眼相機拍到該張違規相片,隨後卻出現腳軟、目眩等懼高情形。
只拍一張 ?黃說,基於安全起見,他又爬下門架,改爬上門架旁約2米高的冷氣機房上方拍照,在現場頂著午後烈日值班近4小時,共開出35張未繫安全帶罰單。

我在講543 wrote:
我是不懂影像處理但...(恕刪)


你可以拿一台有連拍功能的相機, 爬到門架上面, 對準來車方向, 連拍後再取其中一張, 注意取景的相關內容要和網路上照片一模一樣, 看看可不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因為門架上面無法架設腳架, 所以必須要用手持方式作業)
注意嘍, 除了要事先申請外, 爬上門架也要符合高公局訂定的相關作業規定, 除人員安全裝具外, 手上所攜帶物品亦需要繫上安全繩索
herblee wrote:
1.問題在景深DV...(恕刪)


對的, 這張影像應該就是裝在門架上的輔助攝影機所拍攝的影像檔(彩色錄影), 所擷取出的其中一張, 之所以不在車道中線上方, 是因為該位置有藍光補光燈及另一支攝影機(灰階執法). 另外有一長桿的影子是偵測車輛訊號的雷射設備, 這可是放射性Class 1等級的. 在這個設備二公尺內, 另外加上下方一排的2G天線, 除了高工局所說的那位公警局的警員外, 試問還有人願意拿著有連拍功能的相機在那個位置照未繫安全帶的違規駕駛人嗎 ?

另外, 請看那張抗議的照片, 車行車道上方門架已佈滿一排外伸的Tag天線, 該公警局的警員如何取景 ?
hofapan wrote:
你可以拿一台有連拍功能的相機, 爬到門架上面, 對準來車方向, 連拍後再取其中一張, 注意取景的相關內容要和網路上照片一模一樣, 看看可不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因為門架上面無法架設腳架, 所以必須要用手持方式作業)
注意嘍, 除了要事先申請外, 爬上門架也要符合高公局訂定的相關作業規定, 除人員安全裝具外, 手上所攜帶物品亦需要繫上安全繩索


那我就問你那國道警察都怎麼拍沒繫安全帶的照片的?
依你的意思都是要立腳架的,是吧?
看一下連結的新聞報導吧
新聞報導




hofapan wrote:
對的, 這張影像應該就是裝在門架上的輔助攝影機所拍攝的影像檔(彩色錄影), 所擷取出的其中一張, 之所以不在車道中線上方, 是因為該位置有藍光補光燈及另一支攝影機(灰階執法). 另外有一長桿的影子是偵測車輛訊號的雷射設備, 這可是放射性Class 1等級的. 在這個設備二公尺內, 另外加上下方一排的2G天線, 除了高工局所說的那位公警局的警員外, 試問還有人願意拿著有連拍功能的相機在那個位置照未繫安全帶的違規駕駛人嗎 ?

另外, 請看那張抗議的照片, 車行車道上方門架已佈滿一排外伸的Tag天線, 該公警局的警員如何取景 ?


你好專業
可是怎麼會說那攝影機是拍攝彩色錄影的影像檔呢?
它明明就只有拍照啊....

還有下面這圖紅圈的人可以取景嗎?

herblee wrote:
地上的門架影子顯示...(恕刪)


我真的沒有大大您專業,什麼色溫.景深,真的都不是那麼了解
但這張照片罰單寫的是下午3:20分拍的,時間不可能造假
所以是下午太陽在西:影子在東,又以這張照片車子影子來看,太陽大概是在攝影者的左後方,
由於已經開始日落,所以門架的影子很明顯都已經拉長變形了,試問要如何判斷出員警的身影呢?
你說看不到,那我也可以說下面紅圈的部份疑似員警的影子啊...
看看下盤交叉的部份。都跟其他門架的背影不同呢...



另外一家東森新聞也指出ETC拍攝照片與員警的不同處

新聞出處



再者,以邏輯來說有兩個可能:
1.這是今年七月的新聞,算算也兩個月了,我找遍了各新聞網頁,
就是沒有報導說這絕對或者質疑是ETC拍的
反而都是幫ETC澄清,這有個可能,就是大大攝影的專業可能已經在這些新聞媒體從業員之上
所以大家認為正常的,您認為這有鬼.....

2.其實所有新聞媒體從業員都跟您一樣專業,知道這是ETC拍的,但遠通買斷了所有媒體話語權
以至於大家不說真話,甚至還幫遠通撒謊,甚至連國道警察這位黃姓員警都願意甘冒著偽證的風險,
背此黑鍋,他大概不知道這樣背,如果查到自己下半輩子的公務員生涯很可能就毀了....
是遠通買通了他嗎?還是已經承諾會照顧他下半輩子了呢?
再來警方高層更狠,誓言要糾出造謠者...
高公局強調,ETC門架各項設施僅作為電子收費單一用途,並未提供警方作為取締違規行為之用,請民眾勿任易聽信網路傳言,此外,對於利用網路媒體散播或傳遞不實訊息者,已觸犯相關法令規定,高公局予以嚴厲譴責,警方亦全力查緝中
高工局警方遠通都已經作到這麼絕了.遠通真的太可惡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