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問..
偉大的遠通計價到底是怎麼算的
我的認知計算方式應該是..

(上交流道後第一個門架里程-下交流道前最後一個門架里程-20Km免費)*$1.2=$應付款金額

但是我那天實際跑過後
我的計算金額是$73,還在慶幸比以前用回數票便宜一點,但查帳時卻看到是$83
通行費 $106.9
減:長途折扣 $0.0
減:優惠里程 -$24.0
合計 $83

所以..是否有知情的大大可以解釋到底是怎麼計的??
每個門架代表前後交流道的里程..而門架上的公里數只代表門架所在位置.跟計費無關...你從哪個交流道下減掉上來的交流道里程*1.2元減20公里免費...就是你要付的錢
我比較想知道...

是從一般道路進交流道開始算

還是交流道進國道開始算?
這個就妙了 遠通說了算

但這就是讓人不爽的地方~ 要是高公局說了算還沒啥理由靠腰

現在是包給財團做,每公里要收多少錢應該就要清清楚楚

遠通應該公布所有的距離記費依據,而且電子化了最好至少也得精確到小數點下一位

每天匯整後一次計算所有里程 * 收費單價/KM,才合理

一個一個收一天如果過50支門架 其中25支的公里數都給你進位 你就多繳了25*1.2元
都不是
不要管里程多少
你只要知道一個門架就是一座收費站
每個門架有每個門架的訂價 (原則上跟前後交流道的里程相關,但細節只有遠通高公局自己知道)
然後每天可以減免24元

不要被計程收費這名詞給綁架
把門架當成收費站所有疑問都可迎刃而解
為何交流道也算里程?

高工局會不會太扯

蓋的時候收40元回本

修理也收40元

現在連走交流道都要算錢

交流道跟主幹道維修一樣貴?

然後還被遠通搞得雞犬不寧

sunland wrote:
都不是不要管里程多少...(恕刪)


是唷...
難怪怎麼算都不對
簡單的說,每個門架有自己一個固定價錢囉
過了就刷,沒過就沒有,再加總金額,付錢...
所以即使從路邊的便道進來或出去都逃不過,
除非門架在便道前或後,才可能逃過一站
不過依目前門架設立位置,走便道逃收費的機會不大吧,
通常上交流道沒多遠就一支了
軌導 痠閩 霉体 妓摺 四大商標
每隻門架都有它的牌價...
加起來減掉 24 元...
超過 200 公里以上的...超出部分的牌價另計長途優惠...
若沒意外...應該是超出200公里的牌價加總乘以 0.25 就是長途優惠...
每個牌南下北上都各有一個牌價

三天結帳時還會打九折(etag 用戶)
隨便擷取一張給你參考一下


saturnyy wrote:
這個就妙了 遠通說了...(恕刪)


看起來是沒有!!
最後累加之後才有一次四捨五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