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不爽徐董
所以我跑高速公路都會盡量減少,有時候是早下交流道
有時候甚至利用門架位置漏洞來減少過路費
有時候因此花時間,甚至浪費更多的汽油錢也無所謂
我寧可讓錢給中油賺,也不爽給徐老闆賺
請問大家還有沒有可以節省過路費的技巧?至於多花油錢和時間,只要沒有特別趕時間
或是油錢超出太多,老子可是很肯跟你玩的
就算省了你徐老闆的1元,而多花了我50元油錢也一樣
本人南北跑目前發現幾個可以用的如下
1.新竹交流道:新竹交流道的主線上也有設門架,所以只要在新竹交流道下來後,再上去就可以避掉新竹這個
其他也可以適用的:高雄中正交流道 高雄楠梓交流道 林口交流道
所以林口段不要傻傻地走高架,要走平面才能下林口交流道再上來,避開這幾個門架
2.利用國道10號擁有南北走向的特性
國道10雖然是東西向道路,但是和一高二高的相交點緯度落差很大,只要利用這一段,可以省一段費用
建議可以用78 82 84 86或是不收費的國8來轉接國3,再轉國10,建議走84,因為84是西北東南走向,還稍微吃了點南北距離
76和彰化系統不建議,因為會到南投,反而利用南投繞圈的特性又被多收費
3.在台北時,慎選上國道的地點
因為國道1和3在新竹會交會,所以在台北多利用快速道路,盡量選擇離新竹最近的那個交流道
以台北市來說,最方便且最靠近新竹的應該是國道3的土城交流道到新竹的距離是最短的
也就是說,台北地區要到新竹以南,從土城上就對了
台北地區要利用65到土城應該很方便
如果是要去桃園地區的,再利用2號或66號轉接就好了
至於基隆到台北市,從新台五路下走環東,要再接市民也很方便
總之就是能提早下就提早下,走別的快速道路替代
很長的交流道就下去再上來,因為很長的交流道中間會多一個感應門架,可避過
台北往南盡量從土城上
高雄市盡量從鼎金上走10號,到台南從86接回來,到台南以北從8號接回來
4.台中地區
從中清路下交流道走74,快官接回3號國道再轉回1號
5.苗栗地區
一高頭屋交流道下來,改走72快速道路的頭屋交流道
並於公館交流道下,再上一高的公館交流道
6.往墾丁
可以不用88再轉二高,直接88開到底就是省道1號
和轉二高從南州下,其實省不了多少時間而且還要被多收錢
這是我常走的心得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可以補充
要如何走可以盡量多避免幾支收費桿的?
一個小路人 wrote:
我就是不爽徐董所以...(恕刪)
一個小路人 wrote:
本人南北跑目前發現幾個可以用的如下
1.新竹交流道:新竹交流道的主線上也有設門架,所以只要在新竹交流道下來後,再上去就可以避掉新竹這個
其他也可以適用的:高雄中正交流道 高雄楠梓交流道 林口交流道
所以林口段不要傻傻地走高架,要走平面才能下林口交流道再上來,避開這幾個門架
大大確定這招有用嗎???????? 應該是沒用吧...............
2.利用國道10號擁有南北走向的特性
...(恕刪)
+1
3.在台北時,慎選上國道的地點...(恕刪)
+1
另可從市民大道接到三重接到64 在上新莊五股交流道
或是直接到64 接 61直達新竹.
基隆路接新店在安坑交流道上往南
4.台中地區...(恕刪)
直接上61就好了
5.苗栗地區...(恕刪)
直接上61就好了, 到竹南可以銜接國道三號
到台中可以接中港
6.往墾丁...(恕刪)
以上為小弟淺見
另外 善用20公里免費
謝謝
oceanhockey wrote:
走國1不要走國3,因為國3距離比較遠.
原本二高是要拿來紓解車潮的,結果計程後假設一樣從雲林到台南,
國3就是要繳比較多錢,真是亂搞一通!!
其實看你要去台南或雲林的哪邊
多利用中間快速道路的話,其實國3未必被收比較多
像是國10+國3收的費用通常比國1少,因為國10不用錢,卻有吃南北距離的功能
84快速道路也有吃南北的功能
array5438 wrote:
大大確定這招有用嗎???????? 應該是沒用吧...............
門架是放在交流道的出口和下一個入口之間
所以你下去就不會從下面過了
當然徐董牌門架也不是沒發生過隔空感應的情形,這個就不敢說了


array5438 wrote:
以上為小弟淺見
另外 善用20公里免費
謝謝
徐董的收費方式是依照每公里向交通部收費的
免費里程他還是收的到錢
費率多少是決定在交通部
但不管費率多少,徐董都可以抽到定額的錢
array5438 wrote:
一個小路人 wrote:
本人南北跑目前發現幾個可以用的如下
1.新竹交流道:新竹交流道的主線上也有設門架,所以只要在新竹交流道下來後,再上去就可以避掉新竹這個
其他也可以適用的:高雄中正交流道 高雄楠梓交流道 林口交流道
所以林口段不要傻傻地走高架,要走平面才能下林口交流道再上來,避開這幾個門架
大大確定這招有用嗎???????? 應該是沒用吧...............
這招有用,我也都這樣開
仔細觀察部份有分A、B兩個出口的交流道,表示他的出、入口的間距很長,若超過1公里,主線就會增加一個門架
而這類的交流道有一個特性,就是會有平行主線的側車道,所以在里程不會增加且時間僅增加些微秒數的情形下,何樂而不為?
bym929 wrote:
這招有用,我也都這樣開
仔細觀察部份有分A、B兩個出口的交流道,表示他的出、入口的間距很長,若超過1公里,主線就會增加一個門架
而這類的交流道有一個特性,就是會有平行主線的側車道,所以在里程不會增加且時間僅增加些微秒數的情形下,何樂而不為?
基本上A、B兩個出口的交流道,表示他的出、入口的間距很長,若超過1公里,主線就會增加一個門架,
而這類的交流道有一個特性,
就是...全部算是同一個交流道計費.......
所以新竹國道一號有兩個出口(南下)
從竹北之後..只有新竹(光復路)跟竹科交流道
從竹北到新竹跟竹科交流道 都是3.6KM
所以計費是一樣的
重點只有一個....這個計算里程的方式..不是我們是小小人民可以認知的.......
也就是說...從公道五交流道出去 = 新竹交流道(光復路)
再從新竹光復路交流道上來....
里程數完全沒有變化
但是要多等紅綠燈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