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錯!我們又再試了一次Kia最新也是目前在國內唯一的純電車款EV6,或許各位會好奇是不是吃錯藥,EV6是有什麼多特別的地方 ,可以讓人試了再試,試了再試。當然這並非我們的主意,而是森那美特地安排的純電環島公辦,讓媒體們用兩天一夜的時間,繞行完我們可愛的寶島一圈,而且其中還加入了各種挑戰與時間限制,應該是筆者從業以來,硬斗等級前幾名的行程。不過也正因如此,讓我們可以暫時拋開油車車主與媒體的身份,真正體驗一次用電動車環島的情況與各式遭遇,究竟會是里程焦慮到爆炸,還是一切都是我們杞人憂天,就請繼續看下去吧!

此次Kia EV6環島體驗並非完全的自由行程,原廠設定我們要以順時針方向繞行,也就是說要東去、西回,東去西回其實沒甚麼大不了,身為老司機的我們也不是沒體驗過,不過事情可沒有憨人所想得那麼簡單。我們的出發點為台北內湖的華城Evalue充電站,而Kia所安排的第一天終點站是屏東墾丁的H會館,也就代表我們第一天最少就要駕駛419公里,就算加上蘇花改也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路段非高速(根據Google地圖),且中途如果不要吃飯上廁所的話,也需要7個半小時到8個小時才會抵達,更何況我們還要沿途拍照取景,光是用想得就已經不想去了。

一天要開400多公里還不是最過分的,為了確保大家不會偷吃步從西部下屏東,原廠「故意」安排了一個中繼打卡點,位於花蓮豐濱鄉的北迴歸線地標,一定要開著EV6跟北迴歸線地標合照並上傳到群組之內,並於下午5點半之前到達H會館,才符合參賽資格。至於參加什麼比賽,森那美同樣秉持著要讓這次純電環島過程有趣(增加難度),所以舉辦了最低耗電量、最少充電時間兩項比賽,看看哪家媒體可以用最少的電到達墾丁。更有趣的是,原廠此次也沒有替大家安排的充電站點,只告訴我們全台灣有哪些充電站可以用,目的當然是為了讓我們徹底體驗一回電動車車主的處境,只能說是用心良苦啊!

為了應付如此硬斗的行程,我們當然得一早就到集合地點內湖華城報到,七點半開始進行簡報,八點準時出發。大致估算了一下時間,如果在移動的過程中完全不停歇,理論上可以在四點出頭抵達墾丁H會館,當然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任務,即便筆者和有為的膀胱極其夠力,但車輛能否順利到達還是得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畢竟我們開得是電動車,是一個續航里程會彈性更動的電動車。
簡單介紹一下本次兩天一夜環島的選手─EV6 Air增程版,其搭載國內惟三的800V鋰電池,電池容量達到77.4 kWh,並採用後置單顆永磁同步馬達,WLTP估算的續航里程達到560公里,是目前EV6全車系當中續航里程最高的一位,同時也擁有229匹/35.7公斤米最大動力輸出,0~100km/h加速為7.3秒,建議售價187.9萬元。


上車第一件事,當然就是確認本車電量,100%這個畫面應該這兩天都不會再見了。不管是用較為準確的WLTP,或是快樂代表的NEDC,實際的續航里程肯定還是要在打個折扣,至於打幾折就真的不好說了。不過EV6有一點值得慶幸的是,在車輛累積一定程度的行駛里程後,電腦會根據該車常走的路況,以及駕駛習性,推算出最符合現實的續航里程。而以筆者拿到的車輛來說,累積四千多公里的距離可信度算是相當高,100%電量可以提供477公里的續航里程,和WLTP的560公里僅打了85折,算是相當不錯的表現。但這也代表,如果我們在去墾丁的途中不充電,那麼抵達目的地時將有可能見到小烏龜的出現。
對了,森那美這次晚間也不會幫試乘車充電,一切都得靠自己,所以我們不僅要抓僅時間趕路,還得算好時間去充電,保持在最高充電效能下充電,才可以減省時間。



駛出台北之後我們便跟著導航的指引,走國道五號接雪山隧道一路往南。電動車的動力輸出的特性,跟我們所熟知的油車大不相同,除了燃油改成電能,引擎改成馬達之外,耗能的表現也完全不同。以往油車最節能的狀態就是高速巡航,因為變速箱可以在最高檔位,讓引擎轉速在最低的狀態下行駛,讓引擎達到低負載的工作狀態,故能達到省油的效果。電動車由於沒有變速箱的調節,不管電門踏板的深淺,車速越高馬達轉速自然就越快,再加上如果路況通順,沒太多塞車走走停停可以回充電力時,對於電量的消耗可謂巨大,續航里程也會比當初看到得下降更快。


走完整條國五之後,我們見到了宜蘭最強大的名產喜互惠超市,可以說在宜蘭有喜互惠,全聯都只能當老二(個人見解啊)。為了盡可能的節省時間,我們自然就跟著導航的指引全程走蘇花改,雖然比較無聊,但時間是真的快。


走完「一帆風順」的蘇花改(只有這次不知道該開心還是該難過),筆者一行人決定在花蓮的台泥DAKA原區稍作休息,解放一下腰椎與膀胱,買杯咖啡繼續上路。從內湖到花蓮台泥DAKA原區我們開了1小時47分鐘,里程為112.3公里,電池剩餘容量為80%,續航里程則為378公里。稍微計算一下EV6 Air增程版實際的電耗狀況,出發時100%可以行走477公里,行駛112公里後理論上應該剩下365公里左右,但電腦呈現的續航里程為378公里,代表我們從台北到花蓮這段路程當中,用電量比電腦預估的更低,應該是值得開心的事情吧!根據行車電腦的計算,我們目前的平均電耗為6.8km/kWh,1度電跑6.8公里。

離開台泥後我們決定先繞路進到花蓮市區吃個中餐,畢竟此次Kia的訴求就是讓我們體驗開電動車兩天一夜環島嘛!出去玩總是得吃飯的,但由於工作中就不擺出豪華的中餐讓大家聞香了,其實最主要是忘記拍啦!先跟大家報告一下,在出發之前我們就已經知道會有省電比賽,前三名也有秘密獎品,不過筆者除了志在參加,更希望藉此機會真正的感受一下使用電動車長途旅行的狀況,因此我們整趟路程都是把空調開啟,也沒有特別定溫、定風量,通風座椅也毫不留情地開啟,和其他同行的媒體相比,我們可以大聲的說,自己是冷氣富翁。
簡單吃完飯後我們便開始向台東進發,同時由於要前往位於豐濱鄉的北迴歸線地標打卡,因此我們選擇了俗稱海線的台11線行駛,只能說台11線道依山傍海的風景真的絕美,也替這次很硬的行程增加了一點美麗的風景。

行經小弟在下的老家(並不是),自然要跟磯崎和個影。

總計花了快五個小時的時間,我們終於抵達了北迴歸線地標,當走下車的一瞬間,立刻感受到東南部陽光的威力,真的不是蓋的。北迴歸線當然就是指北緯23.5度,在地理位置上屬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的分界,有興趣的網友可以來試試看一次身處兩個氣候的感受。根據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的網站介紹,位於豐濱鄉的北迴歸線標塔中間有一道狹長的縫隙,在夏至正午時陽光會正好射入北回歸線標的縫隙當中,此刻,塔旁的即可體驗站在太陽下卻沒有影子的奇觀。

抵達北迴歸線打卡點後我們大約走了232公里,剩餘電量為53%左右,根據行車電腦計算平均電耗為6.3km/kWh。之所以掉了0.5公里,最大的原因就是台11線有幾段小山路,路寬車少彎急,你說我們怎麼可能控制得住自己的右腳,當然得順勢體驗一下EV6的性能(已經有收斂),但也讓我們的電量降低了不少。同樣粗略計算一下我們實際的耗電情況,477公里減去232公里等於245公里,但車輛顯示的續航里程為233公里,代表我們操太兇啦!因此只能得出一個結論,不管電車還是油車,只要胚車你就是環境的破壞者,北極熊無家可歸的殺手(廢話,但好像也沒這麼嚴重)。


離開北迴歸線地標之後,我們就可以陸續看到台東的指示牌,約莫兩個小時左右的車程,我們正式進入了台東市,決定在U-Power的台東鐵花充電站進行充電,人員當然也得充充電。

經過總計快六個小時的開車時間,行駛了321公里的距離,我們終於抵達了台東市區,由於一路上順順的行駛,加上台東很有趣的紅綠燈設計,基本上只要不超速,你可以在每一個路口進行動能回收等紅燈,只能說台東縣政府根本就是電能的先知啊!也正因如此,我們的平均電耗回升到6.6km/kWh,剩餘電量為37%。
上述有提及,本次環島不僅要省電還要省時間,因此要進行最有效率的充電,何謂最有效率的充電,就是找到充電功率最高的快充站,同時車輛電池本身也要低於50%,才可以讓充電功率最大化,並且將電池充到80%後就停止,因為每部電動車都會有電池保護的機制,電量超過80%後就會啟動涓流供電,用以保護電池,如果有一整晚的休息時間,充到100%當然不成問題,但在這兩天顯然就是不明智的選擇。

之所以選擇U-Power,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它最高可以支援到360kw的充電功率(實際充電功率得看車量電池與車輛本身設定),並且不管是CCS1、CCS2、特斯拉等各種規格的充電孔都可以支援快充,使用彈性相當大。
- 1
- 2
- 3
- 4
- 5
作為電動車初心者,U-Power充電站的使用其實相當簡易直覺,基本上就是掃描充電樁上的QR Code,填寫完基本資料後就可以進行充電,即便不加入會員都可以使用,算是相當便利。EV6的充電規格為交流電J1772,直流電CCS1。

我們抵達台東的時間大約是下午3點16分,預計應該可以在20分鐘內完成充電到80%的任務。

充電時車內也會即時顯示當前電量、充電功率、續航里程、充到80%的剩餘時間等資訊,12分鐘就可以充到80%,算是相當出色的表現。

U-Power的APP也可以即時顯示上述資訊,外加一個電費累計金額。
- 50%+
- 60%+
- 70%+
電動車的充電功率並非如同加油一般,而是會隨著電池電量進行調整,以EV6來說,電量低於50%以下才會開啟最大功率充電,大家也可以看一下不同電量時的充電功率。50%以前使用U-Power超高速充電樁的充電功率可以達到230kw左右,超過60%則會變為約180kw、超過70%後則會降至157kw左右。


充電完成後EV6充電孔的燈號會熄滅,此時就可以拔除充電槍。我們將EV6 Air增程版從37%充至80%,補充了37.21度的電量,耗費時間為12分31秒,最大充電功率為239kw,平均充電功率為185kw,金額則是335元。
目前我們可以大致統計一下,開電動車跟油車相比是否划算。截至現在我們一共行駛了321公里,扣除100%到80%的112公里,電量80%~37%共開了209公里,耗費了37.2度的電,換算下來的平均電耗為5.61km/kWh,以U-Power每度電9元的費率來看,此趟旅程的電費就是335元。乍看之下電耗貌似沒有很好,但若跟性能相似的油車相比,同為230匹的CX-5 25T AWD的平均油耗為12km/L,209公里耗費的油量17.4公升,乘以當前95無鉛汽油一公升約30元,CX-5同樣里程的油資為522元,單就耗能方面的花費來看,電車確實相對便宜些。(上述為單純計算燃料花費與耗能)
簡單來說,目前國內大部分的電車滿電的續航力或許還不能跟油車相比,但是單純計算電費與油資,用電還是更為省錢一些。



將EV6的電池充至80%後,時間為下午3點50分,而我們距離墾丁H會管還有93.7公里,只好馬不停蹄繼續上路。就行車電腦的狀態顯示,80%的電量足夠我們跑352公里,因此抵達屏東綽綽有餘,甚至還可以再一路向北。

暑假可以說是金針花盛開的季節,只可惜我們得持續趕路,不然把紅色的EV6開到黃色的金針花海之中應該相當好看。

作為台灣原住民的大本營之一,台東沿路都可以看到很多跟原住民有關的文化景物,其中最吸引筆者眼球的是畫在房屋上的原住民壁畫,相當生動。

EV6車機具備電量使用顯示,可以提供我們相當清晰的用電指示,我們可以發現在行駛的過程中,最耗電的當然是驅動車輛的耗能,其次則是空調系統,占了整體耗能的16%,比起想像中的來得高出不少,看來要省電關冷氣就對了。

經過南迴公路,基本上就可以看到前往屏東的路牌指示,而南迴也是一個非常好胚車的所在啊!

在南迴公路上我們巧遇了同梯試乘的媒體,自然得拍張照片紀念一下。

歷經千辛萬苦,我們終於在5點20分抵達墾丁的H會館。而可以順利壓線抵達,還得感謝同車媒體的瘋狂駕馭,讓我們沒有失去參賽資格,不過電耗肯定也非常可觀就是了。

第一天我們總共開了7小時52分鐘,總共走了414.4公里的路程,順利從內湖抵達屏東,由於在台東有補充電量至80%,因此抵達墾丁H會館時EV6 Air增程版還有60%的剩餘電量,可以提供的續航距離為264公里,平均電耗則為6.3km/kWh。

由於已經試駕過非常多次EV6,所以在此就不再多花筆墨詳細介紹本車的外觀與內裝,只會挑幾個重點提及。


車格算是SUV的EV6外觀其實相當帥氣,且有別於車頭筆者更喜歡車尾的造型,貫穿式的LED尾燈造型融入車身鈑件之中,整體看起來非常帥氣,也更具科技感。

Air增程版的胎圈規格為235/55 R19,鋁圈造型則是雙色切削的五幅平面式樣,不過此次EV6環島公辦的試乘車都是由全台各大展間調集,因此配胎品牌與型號也不盡相同,對於電耗多少會產生影響,不過我們也不是很在意就是了。

EV6的內裝和外觀一樣相當搶眼,雙12.3吋的曲面螢幕搭配中空懸浮的儀表台總成,看起來相當具有未來感,同時也可以解放非常多的置物空間。唯一的美中不足大概就是少了繁體中文介面可以使用,車主們只能遙看Sportage落淚。

雙幅式的方向盤造型相當復古,算是新舊融合的典範,可是該有的快捷功能一個都沒少,同時也具有換檔撥片,用以進行動能回收模式的切換。

EV6的座椅看似樸實無華,但是跟他相處一整天下來,幾乎沒有腰酸背痛,只能說非常符合人體工學,可以調整的方向也非常多,如果在車內等待充電時,還可以將座椅完全放倒休息。

中空孤島式的鞍座讓EV6有著極大的額外置物空間,同時全車也有多組USB連接埠可以使用。

本車提供了方向盤加熱,以及雙前座的通風、加熱功能,實屬相當豪華的配置,也是我們可以舒適跨越北迴歸線的關鍵。

2900mm軸距真心誇張,但這也正是純電車款的優勢所在,造車時無需考慮引擎、變速箱等傳統動力系統的體積,可以徹底拉長軸距釋放車內空間,因此身高177公分的有為腿部距離前座的空間,已經是肉眼可見的寬敞。不過電動車後座的劣勢就在於要放置電池所以整個墊高的地板,不管空間再大,都會像是坐在小板凳上,對於腿部、腰部的負擔較大。

以往我們都只會在英國品牌中看到Meridian音響,可以在韓國品牌EV6上聽到確實是一種享受。
- 行李廂-1
- 行李廂-2
- 行李廂-3
- 前行李廂
EV6的行李廂空間可以說是相當平整,全車系的標準容積都在490公升,後座椅背傾倒後則是可以提供1300公升的胃納量,且平整化也做得頗為出色。除了基本的載物之外,原廠也為EV6設計了下層隱藏收納空間,打開底板後就可以放置一些小型的物品,唯一較可惜的是底板無法有上下兩層的配置,機能變化性較少。很多網友都會在意純電車款是否擁有前行李廂,EV6它做到了。

隨著車輛基本介紹完畢,兩天一夜環島行程的第一天也正式宣告結束,之後就是晚宴的環節,原廠也會公布最佳的電耗成績。由於筆者沿路都以最舒適且最「開心」的狀態前行,對於右腳基本上屬於不設限的狀態,因此6.3km/kWh的平均電耗自然沒有得獎的可能,不過我們也很好奇那些志在拿走禮物的媒體可以創下怎樣的成績。
據原廠人員表示,筆者所參加的梯次是競爭最為激烈的組別,第一名更是所有梯次當中的冠軍,由專精電動車的DDCAR以9km/kWh超級誇張的成績抱走桂冠,也順便帶走了兩支Apple Watch。可惡,早知道就認真比賽了。
除了EV6的相關問題,筆者在晚宴時間也特定詢問了原廠未來的規劃,其中就有包含Sorento、Carnival、EV6等交車問題,以及即將導入的新車。關於Sorento、Carnival遲遲等不到車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卡在晶片稀缺,而且所缺的晶片剛好就是歐洲六期柴油引擎使用,因此不只台灣到港數量稀少,全球都是大缺車、大搶車的狀況,預計幾個月後會稍有緩解。至於有下訂EV6的消費者們只能在此跟各位說聲恭喜,10月開始就會有大量的EV6到港,相信可以消化早已爆炸的訂單。Kia在今年年底還會導入一台重量級的新車,森那美也完全沒有賣關子,直接跟筆者表示是小改款的Ceed Sportswagon(對,還是沒有ProCeed),對於旅行車有興趣的網友們可以期待一下囉。


第二天行程開始,筆者這組選擇十點從墾丁出發,預計開到U-Power的台南充電站,同樣將電池補滿到80%後就一路遣返台北內湖。之所以我們隔天早上的剩餘電量僅剩57%(抵達墾丁時為60%),主要是因為我們還有利用晚宴前的時間進行拍照,所以多耗了點電力。因此我們出發時的剩餘里程為273公里。

馬不停蹄地出發,我們耗時了快兩個小時抵達U-Power台南充電站,一切都跟筆者所設想的一樣,看來即便電耗挑戰失利,我們還是可以挑戰第一個回台北的快手,但是此時卻遭遇了所有電動車都不想碰到的困境。

正當筆者暗自竊喜認為自己的如意算打盤打得真美之時,沒誠想也有另外兩間同業跟我們的計畫相同,而他們比我們更早出發,自然也會更早抵達台南充電站,可是U-Power台南站僅有提供一座CCS1充電樁,而我們遭遇到的困境就是,排隊等充電。


先來稍微統計一下電量,從墾丁到台南我們開了快兩個小時,行駛里程為127公里,試乘車電池容量剩餘28%,續航里程則為118公里,也就代表我們不可能不充電就回到台北,甚至到台中都有點困難。從墾丁到台南的路程,屏東段由於很多道路都在進行施工整修,因此走走停停了一陣子,但是一上到國道十號之後,只能用暢通無阻來形容,也因此我們的平均電耗又再度下降到6.1km/kWh。

等了近半個小時,前面兩部EV6才充完電離開,才輪到第三名的我們繼續補充電力上路,我同樣採用CCS1的超高速充電槍,將電量補充至80%。在等待的時間,筆者恰好碰到昨天電耗冠軍DDCAR,也順勢提問了一些省電小技巧,到底要如何才能開到9km/kWh這樣誇張的數字。他們表示電車與油車的輸出特性其實差很多,動能回收也不一定是最有效的行駛方式,反而是視路況將動能回收完全關閉,讓車輛盡可能的拉長滑行的距離。在滑行的途中補充的電力雖然微乎其微,但增長的行駛距離卻比起回充獲得的電量來得更長,因此在下坡用滑行的方式,才是最省電的駕駛技巧。當然也得關冷氣直到受不了了再開,同時也得好好管住右腳才行。筆者只能說學習到很多知識,但實在沒有勇氣嘗試啊!



花了14分鐘左右我們把EV6電池充到80%,獲取了349公里的行駛里程。Google地圖顯示從台南到台北內湖華城充電站的距離為313公里,大約三個多小時的車程,看來我們可以安枕無憂的開心回到台北,所以筆者一行人決定先在附近吃個中餐,順便拍一下動態照片後就踏上歸途。


有圖為證我們在認真工作。

吃飽喝足,踏上歸途,心滿意足。不過可怕的事情才正要開始而已。

回程時筆者麻煩有為代駕,自己可以好好享受一下旅途風光,但當一瞄到儀錶板上的續航里程,以及Carplay的剩餘里程時,兩者似乎有越來越接近的趨勢,但我們現在還身處台南的領地範圍啊!


過了約莫半個小時,我們也開了六十多公里,此時兩個剩餘里程之間的差距已經在10公里的狀態,而我們的位置則是在國道3號219K附近,也就是南投草屯。

又開了半個小時,順利向台北移動了53公里,此時EV6只比Google地圖多了3公里的續航里程,即將邁入黃金交叉,雖然筆者私心非常小要看到小烏龜(電動車沒電的圖示),但也實在不想冒著刁車造成車廠困擾的風險(還有被笑的風險),所以和有為商議到最近的高速公路休息站上廁所,順便用慢充補充一下電力,能補多少是多少,孰不知這個決定卻是此次環島惡夢的開始。

台中清水休息站設有中興電工的充電樁,且沿路都有指示牌,對於電動車來說相當友善。

由於沿路行駛高速公路,對於電動車來說相當嚴苛,我們的電耗也下降到5.8km/kWh,剩餘電量為38%。

中興電工的iCharging同樣也有提供CCS1、CCS2、特斯拉等專用充電規格,不過如果沒有申請會員,就只能選擇快充20度電的單一方案,收費為240元。申請會員後可以隨充隨停,可是一個會員只能綁定一部車輛,因此筆者選擇了20度的充電方案。


當一切都準備就緒,我們也進行了掃碼支付後,iCharging充電樁的螢幕顯示即將開啟充電,但此時系統發生異常充電失敗,但筆者已經收到了電子發票代表支付成功,我們只能緊急連絡客服,申請退費再重新一次上述的流程,才終於順利充到電,而且在退費完成前只能癡癡等待,無法先行充電。一來以往之間,其實耗費了近半個小時,再加上等待充電的時間,我們或許都可以開到苗栗了。
有了此次經驗,筆者也才終於體認到電動車的好與壞。雖然說充電系統發生故障應該為個案,並非電動車本身的問題,但是如果你真的作為一個電動車車主,長途旅行當中肯定會遭遇各種尋找充電樁的狀況,誰都不能保證每間充電站的廠商系統都極其完善優異,遇到的突發狀況也會更多。同時車主肯定也要下載各大充電站的APP,綁定各種會員以備不時之需。

補充了20度的電,我們的電量從原先的38%上升至66%,285公里的續航里程,也完全足夠我們回到內湖。


開了一個多小時,我們順利在五點半前將車輛完整送回內湖華城Evalue充電站。總結一下本次兩天一夜的環島之旅,我們一共開了14小時35分鐘,總行駛里程為850.7公里,平均電耗為5.6km/kWh,即便和我們最好的6.8km/kWh電耗相比,耗費了更多的電能,但是換算下來我們環島基本上只花了不到一千塊的充電費用,單看能源經濟性還是比起油車更為划算,可是相對的卻用上了45分鐘左右的時間進行充電,可以說是用時間換取金錢的概念。

有了這次兩天一夜的環島體驗,確實讓筆者更認識電動車,也有著一優一劣的結論。先說優點,電動車環島絕對不成問題,即便像是我們這樣,完全沒有事前準備,只要你的手機有網路,找得到全台各個充電站點,就算不回原廠自己設置的充電站,補充電力也完全不成問題。至於缺點方面,如果是正常出遊的狀態,筆者相信大家還是會選擇舒服的移動,因此關冷氣換里程基本上不太現實,出非你真的迫切需要那額外的20公里的里程;再者,當目的地與車輛剩餘里程過於接近時,此時不管你車子的電池有多大顆,續航力有多高,里程焦慮都還是不可避免,更別提如果有時間的壓力,那麼心中即使不惶恐,也會感到些許忐忑。
簡單來說,電動車絕對可以滿足台灣用的用車需求,但前提是大家必須至少預備一個小時左右的充電時間,將其規劃到旅途的行程當中,才能確保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