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上健身房 很多器材都不太了解

那邊教練有建議說跟他買課程上課會比較有效果

價格大概10堂課1萬7 每堂1個小時這樣

各位覺得這個價錢還OK嗎??我是新手不了解

入會費已經繳了一萬多 簽了1年半

想說看要不要就一次到位了...

文章關鍵字
如果這價錢對你來說不造成負擔

那是可以考慮先買課程

讓教練帶你練,等上完以後

應該就知道所有器材該如何使用

姿勢也會比較正確



但如果想省錢的話

建議先看過一遍所有器材上面的說明

基本都會有圖是顯示這台器材練的部位跟開始與結束的動作示意圖

然後一開始都不要加重量,照示意圖去做

邊作邊感受是否作用到正確的肌肉,再來慢慢加重量



有參加買課,教練就會持續推薦你買其它的課,
或許這是教練的業績壓力,或者是可以增加教練的抽庸金,
我也是有被持續找名目推銷課程的困擾過,
對此不很茍同。

我朋友上健身房,純脆是健身房裡有游泳池,
他想游泳,就這樣,根本也沒有教練去推銷他課程,
直說我被凱了...@@
kireida wrote:
最近剛上健身房 很多...(恕刪)
愛駒:PGO TIGRA 150ABS(2013) / 座駕:SUZUKI SX4(2007)
看你自己的目標在哪裡..
如果你只是要運動跑跑步..踩踩划步機..就不要浪費這個錢了

想要練壯..又是新手..雖然現在網路很多影片可以看..坊間也不下幾十本書在介紹如何練肌..沒有人指導幫補的話還是有受傷的風險!!

如果剛進健身房沒概念..可以先使用基本器材一段時間..跟其它在那邊練的前輩關係打好;同時觀察每個教練教學的情況..; 好的教練能帶你事半功倍..遇到只想從你身上提款的就沒完沒了~教練除了教你用器材外..還會幫你規劃飲食控制等等..等你都上手後..剩下就是自主訓練了..甚至不用進健身房也能找到自己訓練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有毅力~~不要像很多人一樣練到一半太痛苦或懶就放棄..常見的有人上到一半用各種理由不想上了要求退費..結果就是產生消費糾紛啦~~
建議你先摸摸器材一段時間,評估一下自己上健身房的目的與熱情。

教練課是進階的一種選擇,但入門必須要有足夠的動機,

環顧重訓的熟面孔,姿勢正確的不過十之一二

把花在教練課的錢用在入門,如果你的熱情不足,只會更嘔

所以自己摸一段時間,確定自己要的方向與目的之後再評估進階教練課是較為理性的作法。

我去健身房目的是想增重

順便把駝背矯正

教練課的錢對我現在負擔算蠻重的
因為他只能讓我現金分兩期

沒意外的話我會買個10堂來看看
我想先把所有器材的使用方法記起來
之後就算沒有買教練課後還是可以自己練

謝謝各位前輩的意見~~~


kireida wrote:
我想先把所有器材的使用方法記起來


如果你的教練能給你的,只有"器材使用方法",那麼拜託,不要!
曾在某台北市立活動中心看過有"器材使用"指導課程,團體課,好像幾百元而已,就是純粹解釋器材怎麼使用、調整..等,我忘了哪家看到的你自己做點功課看找不找的到

以前亞力山大會館,有請一些工讀生巡邏場地,指導亂使用器材的會員,避免受傷(怕被告?),那些工讀生的功能就是整理場地、注意會員不良動作、指導器材調整、但不會教你怎麼練
怎知道這種工讀生的工作到某家健身房,變成可以收費的健身課程....
kireida wrote:
順便把駝背矯正
要練背根腿, 前面少練
其實一些教練也是替你規劃課程後,以後就要看你願不願意持續自己做了,
十堂課後,教練也沒義務一直盯著你,你可能心裡還會覺得教練怎都不理我了。
當然如果做的好基本"售後服務",教練是可以偶爾幫你注意一下,只是如果客人多了,
你自己也別想教練一直幫你啦!
這是十堂課後要有的領悟吧。

其實如果遇到器材不會做,客氣一點,向旁邊的前輩請問一下就好,
大致一些重點是先去好暖身,然後做哪些想強健部位的器材,規劃一下幾組、數,
做完再做些舒緩的拉筋暖身,剛開始不要太操,
不用不好意思,從最輕的開始試,以避免一下子運動傷害,
反而導致後來的恐懼或連續好幾天的養生休息復原,就得不償失了。

wtmpaul wrote:
其實一些教練也是替你...(恕刪)


據我所知

大部分的人都很親切

尤其是練越好的越謙虛

虛心向他們請教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