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牌SR-SPX105電子鍋,是否涉嫌造假廣告不實!!!!!!?

一直對SR-SPX105這款電子鍋很有興趣,在版上看過很多網友分享
也常去日本kakaku等網站搜尋,一度是排名第一,而且得到Kakaku的2015大賞受賞

昨天再去看時,已經從第一跌到第三,但仍是排名很前的電子鍋
看著看著,看到有新的消息SR-SPX106即將推出
二話不說,趕緊按下連結,看看這款煮飯神器有什麼新的黑科技

結果....先看圖吧

國際牌SR-SPX105電子鍋,是否涉嫌造假廣告不實!!!!!!?

國際牌SR-SPX105電子鍋,是否涉嫌造假廣告不實!!!!!!?

兩張圖都來自日本官網
第1張的說明裡
従来品SR-SX101:0.60 mg/g、新製品SR-SPX105:0.72 mg/g
(一般財団法人食品分析開発センターSUNATEC)。
抽出条件:ごはん10 gを80 %エタノール30 mLに入れ15,000 rpmで3分間攪拌し、
3,000 rpmで15分間遠心分離し、固形物を取り除いたもの。乾米1gあたりに換算。

第2張的說明裡
従来品SR-SPX105:0.57mg/g、新製品SR-SPX106:0.63mg/g
(一般財団法人食品分析開発センターSUNATEC)
抽出条件:ごはん10gを80%エタノール30mLに入れ15000rpmで3分間攪拌し、
3000rpmで15分間遠心分離し、固形物を取り除いたもの、乾米1gあたりに換算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SR-SPX105從0.72mg/g,變成0.57mg/g

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看來也不能太相信日本的廣告了

ps,我知道可能有人會說,米不同,所以結果不同
問題是,同一家公司生產的東西,要做出實驗,能這樣發表結果嗎?
若可以,是不是只要找到好的米,然後公佈數據,然後宣稱產品可以煮出超高甜度的米
結果消費者買回去,煮出來結果不同,公司回說,這是因為你用的米不對呀
這...是將太壽司嗎?接下來該不會,水不對,醋不對,天氣不對.....
shadowjon wrote:
SR-SPX105從0.72mg/g,變成0.57mg/g...(恕刪)


你可以去函原廠問一下, 不過我認為這只是單純的廣告文宣誤植, 在產業間很常見.
這位先生我是不懂日文 ... 但你的貼圖已讓你露餡了 ...

這種不必要的文章 盡量別亂貼 !!

放心好了
如果真的廣告不實 日本人早就發現然後提告了 不會輪到您來說...

054203 wrote:
這位先生我是不懂日文...(恕刪)

圖都是從Panasonic官網直接抓的
請問漏什麼餡?
可以說清楚嗎?
我也很希望是誤會

但你這樣的回應,完全無助於釐清事實
兩張圖面下方的文字說明 你有看清楚嗎

第一張圖第三點 還原糖量測定 和 第二張圖第二點 還原糖量測定 前面的日文

明顯就是不相同 因為我不懂日文 所以不清楚是什麼意思

但你只貼後面的數據 .. 然後說不實 .. 這樣有失客觀 !!

054203 wrote:
兩張圖面下方的文字說...(恕刪)

我和你一樣,都看不懂日文
只能把日文放到google的翻譯去猜

mg/g的單位是一樣的
而且後面的取樣方式,也是一樣的
至於前面的字,從g翻譯看來,只是描述,和數據本身有關係嗎?

從前面字不一樣,就說
"但你的貼圖已讓你露餡了 ...
這種不必要的文章 盡量別亂貼 !!"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是你家的產品呢
要護航,也麻煩專業點好嗎?

我也很希望是誤會,歡迎你查證後來打我臉
但你說你不懂日文,然後又說看起來前面的字不一樣,所以貼圖露餡!?
這還真是神邏輯呀

會貼出圖,就是還原事實的真相,這圖,是原廠官網的圖說
就是希望有瞭解日文的網友,能去看看,能更客觀的去官網瞭解問題在那
你還說別亂貼,難不能用夢到或聽到會比較好嗎?

我還以為你有什麼重大發現
原來是看不懂日文,只覺得前面有些文字沒有完全一樣


shadowjon wrote:
我還以為你有什麼重大發現...(恕刪)


我也以為您有什麼重大發現..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不長眼 wrote:
我也以為您有什麼重大...(恕刪)

現在都是標題黨,不寫得聳動一點,就沒人注意
就連我寫"是否涉嫌造假",進來看的人還是不多呀

是有網友寫私訊提到:
"第一張圖並沒有說他所使用的測量法
第二張圖有說使用Somogyi-Nelson法測量糖分
共通點是都有使用越光米測試
因為沒有說明測量法,數據不同也許是測量法不同吧!?"

這位網友沒公開回在這,就不直接說是誰了
若願意,再把您的代號補上

感謝這位網友的說明,解開了部份疑問
但,從這位網友的說明中,還是有可能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用同樣的測量法
況且,以這個大的一家國際型公司,同樣的產品
在2次發表時,用不同的測量法,說真的,也不是很恰當吧
農產品即便同一產地同一農家,每年產出的成品品質也不可能會一樣,例如葡萄酒講某年的氣候好,該年葡萄釀出來的酒便特別值錢。

回到樓主問題,同樣的機器,同產地的米,年份不同分析出來的結果當然不同,因此樓主提出的資料我認為是合理,無不實問題。

最後我看了一下,除非我眼花看錯,不然所用的測試方法兩次是一樣的(標明在文宣的備註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