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三年多前因為家裡小孩喝奶用水頻繁,老是等水煮開的等呀等也不是辦法,況且煮開的水雖然能殺死病毒,卻不能降氯,沒經過過濾的水也還是會有沉澱物及與一些重金屬元素,對人體仍可能有害。
就開始上網找有沒有比較方便的解決方式,老婆覺得電解水會有浪費水的問題,傳統多管的又占空間,找啊找的忽然看到一個熟悉的牌子但是卻是一個陌生的產品,而坦白說一開是被他的外型給吸引,印象中總覺得淨水器就是幾根管子外面貼著難看的貼紙,或著是銀色冷冰冰的感覺,當時我看到的UVA1000卻是設計以白色為主體,搭配底部銀色的科技感,插上電後還有藍色LED燈的點綴,這可是來自義大利米蘭的設計。而在更深入了解後才發現,其實3M早就有超過百年的淨水技術,而所生產的數百項淨水產品也幾乎都通過NSF(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的認證,所以品質及技術上有可以信賴的。
也因此在使用過3M UVA1000後,除了娘家那裏因為人情債而裝的安麗外,我陸續推薦朋友使用UVA2000及現在最新款UVA3000,剛好也利用這個機會將UVA3000、UVA1000及安麗一起來做個簡單比較:
外型:
首先就外型來看,UVA3000、UVA1000都是採用扁身設計,這點的好處是不管橫放或直放都能貼壁擺放,減少空間的浪費另外安麗的外型設計是圓筒狀,其實也不難看,但就是擺放時比較占位置。
安麗的擺放我們是用壁架


UVA1000擺在我們自製的小壓克力架就可以放在水槽邊

UVA3000同樣可以靠牆放



而UVA3000另採用了食品及陶瓷安全材質的鵝頸造型龍頭,不僅龍頭可以調整方向,看著緩緩流出的水還有一份典雅的感覺。

最喜歡底部的藍光,好像有家庭劇院的感覺...(想太多...


濾水指示及用量顯示:
三個產品都有智慧型晶片設計,這好像已經變成現代濾水器的標準配備了,UVA1000和UVA3000的LED部分都是設計為三色指示,待機時是淡藍色、過濾中是紅色、約三秒內過濾完成後顯示藍色,由於LED燈面積大,狀態是一目了然,在面板部分UVA1000有時間及耗材壽命顯示,UVA3000則多了感應式出水量偵測,一樣有耗材壽命顯示功能安麗的產品也一樣在頂部面板有壽命顯示及狀態偵測,只是畫面稍微小了一點。
安麗的顯示畫面:

顯示畫面在頂部:

UVA1000的顯示畫面

UVA3000的顯示模式 實際操作影片(UVA3000)
左右分別是UV:紫外線燈管狀態 C:濾心狀態

面板可看出日期, 耗材壽命和出水量大小

另外有可愛動畫顯示目前運作狀態(小孩子可能會因此一直玩水...




濾心及認證:
三個產品都是市面上熱賣產品,技術及衛生大致都不是問題,皆通過NSF及ANSI-42、53號認證,安麗則多一項55號認證,其中濾心都可達生飲及過濾氯、有機汙染物、重金屬等的標準,紫外線則可消滅水中99.9%的細菌。三者的濾淨量至少都達5,000公升或使用時間一年,其中UVA3000則可達5,600公升左右。其中3M的包含空氣濾淨器都是用Filtrete技術來統稱。

出水口及拆卸濾心設計:
UVA3000、UVA1000都可以配合水龍頭方位安裝使用,不受制於水源方向。在更換濾心時只要輕輕一轉,即可完成活性碳濾心與紫外線殺菌燈匣的更換手續。大概從開蓋到更換完成約一分鐘內就OK,這對一般非專業安裝人員真是一大貼心的設計。而安麗的濾心在更換時因為沒有考慮到水管接口及電子模組的整體性,相對來說步驟就多了點。
價格:
安麗主機25000加濾心組5000約30000,3M的也差不多整組在27,000上下,說實話都不太便宜,但是3M的濾心和紫外線燈管是獨立的,也就是可以分開更換,應該是可以節省一點。
口感:
這點就是比較主觀的意見了,個人覺得UVA1000和安麗喝起來感覺差不多,UVA3000則是我一喝就第一次感覺到有點甜味,不過實際上還是要依各人親身體驗來判斷。
整體來說,隨著科技的進步,各家的過濾技術都有其獨到的地方,對我們一般消費者來說雖然無法徹底了解及全貌,但只要能通過國際認證的第三方機構,我想其品質都是沒問題的,如果一方面對直銷的產品嫌貴或印象不好,又苦於對市面上淨水產品不知道哪個值得信賴,那這台最新的3M UVA3000應該會是一個兼具外型及內在的好選擇...(好像在選老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