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閉廣告
RenaTanaka wrote:感謝RenaTanaka分享正常冷氣應有的運轉狀態,小弟目前也發現外機標示的高低壓壓力明顯都已經超過家用冷氣使用溫度範圍的壓力值了,假設那個數值是寫絕對壓力扣一扣對應的溫度也是過高,那個壓力值真不知道是在什麼條件下測出來的,這部分就需要還請廣大的網友解答了,目前會先朝向把原廠充填在冷氣中的冷媒量再回收一些掉,這時滿載運轉的運轉電流和高低壓壓力都會下降,就不會是貼紙上印的數據了,看看能否達到RenaTanaka大一樣出迴風溫差到18度,在01上也看到kenny0之前也發過一篇國際冷氣溫度問題?,出風量測也只有18度,應該跟小弟遇到的問題是一樣的,如果RenaTanaka大能提供一夏最強運轉時的低壓冷媒壓力跟運轉電流就更有依據是不是原廠標示的數據以及設計的冷媒量有問題了,畢竟本身也不是原廠沒有冷氣的技術手冊可以查閱,像日本大金都直接把其下各種產品的技術資料與零件爆炸圖都公布在官網,需要的民眾只要輸入產品型號就能找到,不向台廠都把這種資料當作是保依樣鎖的死死的。
(借用到圖片的朋友 ...(恕刪)
阿兵哥 wrote:認同+1,小弟因為出於好奇也找了有空的閒暇時光整天待在自家變頻冷氣內外機旁觀察整個室內外環境溫度變化以及設定溫度對冷氣整體運轉的控制邏輯,總結得到以下結論:
幾年前舊的冷氣壞掉後...(恕刪)
日立窗型RA-28NA(102年機)---最近日立新出的NV系列應該為了跟國際的窗型拚CSPF有調整過運作邏輯控制了,01上也有抱怨風量太大的問題,壓縮機因為日本母廠不生產渦捲式的也改成迴轉式的了,因此nv系列本人也沒有使用過就不與置評:
日立的控制邏輯依照汽車來講可以說是一台純手排的車子,以人為導向,當風速調最強、是溫度調低,甚至直接按下快速,壓縮機直接全速運轉,不會有任何溫度偵測的延遲時間,這時出來的風就非常冰凍,室外風扇轉速、壓縮機轉速及膨脹閥開度是根據遙控器設定條件去跑的,其他環境條件一律擱置一邊,只有當外氣溫度過高壓縮機轉速會下降一階運轉,散熱風扇維持最高速運轉,溫度接近設定值電腦才會介入步階降載,溫度高一點壓縮機轉速及膨脹閥開度多補一點,低一點反之。
日規大金S80XTRXP-C:可以說是蒸發溫度感測及冷凝溫度感測控制法,當一開機設定最低溫強風並按強力運轉,此時會有一段時間累積感知溫度變化,確認溫差很大壓縮機會衝到最高頻,大概一分鐘冷盤管的溫度已經很冰的,此時壓縮機就開始(緩慢)降速,電流也緩慢下降,但內機風量還是一樣強,出風溫度約保持在7度持續運轉,這時功率電流持續緩慢下降,室溫也在下降,當到達設定溫度解除強力運轉開始維持恆溫運轉,室內機風速會固定在設定值,外機壓縮機,膨脹閥與風扇藉由感知室溫、蒸發器盤管溫度及外氣溫度自動調整轉速要增加或減少。
國際冷暖一對二CU-2J45FHA2:與日立即國際相較,控制邏輯是最複雜的,當設定16度風量五格並按級速運轉,一起動壓縮機會先加速到中速運轉約2分鐘建立冷媒壓差並在整個系統循環,此時開始降速,可是因為室溫與設定溫差過大,又經由感溫器裡機一段時間的數據,這時外機的風扇會從約第三段加速到第10段(目前觀察外機風扇轉速大概分成10段,壓縮機還無法確認到底分成幾段速),壓縮機會以一次增加一到兩段,每段約會停留2分鐘,轉速也會拉到最高頻運轉,而室外機風扇也會根據熱排感知到的溫度及外氣溫回授調整風扇轉速,在冷氣模式下風扇轉速可到達最強,但壓縮機轉速會保留一段,除溼模式剛好相反,外機風扇轉速約下降一階,但壓縮機能真正全速運轉,出風溫度較高,當到達設定溫度時,內機風扇轉速會根據回風溫度狀態有些微調,外機壓縮機也會步階的降低轉速,一樣每一段約停留2分鐘,風扇轉速也會根據外機的外器感溫棒溫度及熱排溫度而一段一段的降低轉速,可以說是融合了大金及日立的邏輯控制,而且可以感覺到段數分明,也有觀察到一部分是以外氣溫度來控制整體運轉參數,因此不是以室內溫度為第一順位
cylte97693 wrote:
感謝RenaTanaka分享正常冷氣應有的運轉狀態,小弟目前也發現外機標示的高低壓壓力明顯都已經超過家用冷氣使用溫度範圍的壓力值了,假設那個數值是寫絕對壓力扣一扣對應的溫度也是過高,那個壓力值真不知道是在什麼條件下測出來的,這部分就需要還請廣大的網友解答了,目前會先朝向把原廠充填在冷氣中的冷媒量再回收一些掉,這時滿載運轉的運轉電流和高低壓壓力都會下降,就不會是貼紙上印的數據了,看看能否達到RenaTanaka大一樣出迴風溫差到18度,在01上也看到kenny0之前也發過一篇國際冷氣溫度問題?,出風量測也只有18度,應該跟小弟遇到的問題是一樣的,如果RenaTanaka大能提供一夏最強運轉時的低壓冷媒壓力跟運轉電流就更有依據是不是原廠標示的數據以及設計的冷媒量有問題了,畢竟本身也不是原廠沒有冷氣的技術手冊可以查閱,像日本大金都直接把其下各種產品的技術資料與零件爆炸圖都公布在官網,需要的民眾只要輸入產品型號就能找到,不向台廠都把這種資料當作是保依樣鎖的死死的。
冷媒壓力沒辦法量吧 我不是做冷氣的 不過你怎有這些東西?? 你冷氣自己裝的?
另外你說嘉義服務站說參數不能改 我覺得總公司應該能改吧 我以前就被改過參數阿
總公司來過我家五遍的樣子 最後是整個韌體都修過(六年前的LX90 因為有bug)
至於電流.功率那些 要買一些東西...最近有在看要怎樣裝才比較好(疫情關係目前不太敢亂逛)
(我也很好奇我這一台新的最高頻耗電和最低頻耗電多少)
本來想買WiFi那個來裝 可是國際的wifi app有點爛 沒顯示即時功耗
我是比較喜歡LG的app 有即時的(我們這邊又有LG專賣店 旗艦的大概等於國際QX價格)
但高度太高了 上方留的空間剩很少...所以放棄了
另外你這樣新的東西自己這樣拆 原廠會不會不保固??
例外你的工程模式是哪來的 可以公布一下所有資料嗎??
RenaTanaka wrote:對,當初冷氣是自己去冷凍材料行買齊所需配件DIY安裝的,自己裝配管要怎麼配那些能照著自己的想法及審美觀下去用彎管器做,抽真空要抽多久就抽多久(因為根據氣體方程式得知,當管路配的越長,抽真空抽到負壓後末端殘餘些微的氣體的流動速度會非常緩慢,所以有時站空一段時間發現壓力回升並不一定就是接頭洩漏,而是外界氣溫的變化以及量到殘餘些微的氣體所致,況且抽得越久也能更確實地把管內空氣、水氣及些微雜質抽除乾淨),當時原本想說抽個3個小時在站空1小時就好了,結果放著抽真空跑去逛百貨公司順便吃飯回來已經過了5個多小時
冷媒壓力沒辦法量吧 ...(恕刪)




目前冷氣的室內外溫差基本上溫差能到13度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出風的溫度及濕度真的很不舒服,出風溫度用相同的溫度計量也不向您那台QX系列能到8度




另外請教一下您是如何跟總公司反映的???
國際的APP一對二的兩台內機我都有裝,使用了6個月有兩點心得:第一就是無法擁有實體遙控器完整的功能操作,第二是需要等待轉圈圈.......,日規的大金冷氣雖然以是內建,但對我來說也是上述兩點缺點
在來因為小弟蠻喜歡DIY的,所以比較不會去在意有無保固,保幾年的問題,只要原廠有零件,不會3、5年就段料變成無料可修的窘況就好!!
工程模式我星期三回去調冷媒再順便看資料來說

下圖是年初時自己安裝記錄下來的
在牆上洗出一個美美的圓洞並套上穿牆套管

用原廠紙箱隨附的定位紙板打好安裝吊桿

內外機喇叭頭塗上冷凍油止漏劑

再用扭力扳手鎖緊袋型螺帽

牆壁穿管的內外側多於洞口用難燃黏土封好

當時下午放著抽真空逛完百貨公司回來都已經晚上了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