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1197分
文章編號:85564138
所以,硬體的更新速度越快,手機還設計成可以換電池就更沒有意義,因為可以換電池的意義是建立在手機可以使用很久而效能還是維持不變(或只是略降。像以前的Nokia 3310)之上。換句話說,就算現在市面真的出現可換電池的手機好了,也沒有太多理性的消費者會想要用一台過了一、二年後就慢得要死(或許沒那麼誇張,但可見的未來就是硬體更新週期越來越快),又得頻頻換電池的手機。
我覺得現今手機科技極須突破的瓶頸之一就是電池。體積小、消耗率低電池這方面一直都沒有長足的進步,只是往越做越大的方向走,一方面也是迎合大眾喜愛大螢幕手機,順理成章的把電池越做越大以提升電量,而沒有從材料根本的方面去發明新電池。
個人積分:52分
文章編號:85564186
>>>優點會變成缺點,內置電池增加手機USB port損耗、客戶維修成本。
硬殼封裝和外觀,在量大攤提上可解決。接點成本,可換與不可換都要接點(接頭)。
1. 沒電時無法直接更換已事先充好的電池。但這個現在用快充技術克服得不錯,用體驗過的相信都能理解,十分鐘內即使無法從零充到100%,但電量掉到40~50%時充個五分鐘也足夠到60~70以上,十分鐘就差不多快飽了,何苦要二顆電池去替換呢?
>>>因內置電池而使用快充技術,快充帶來的安全性降低、與電池老化加劇、電池容易微短路。邊玩手機邊使用快充手機,手機發熱、快充充入手機電流更大(電池更熱),手機加電池的熱使得電池更不安全。
2. 手機用久了電池壞掉不能換怎麼辦?這更簡單,有心的話花點錢還是可以換個新電池繼續用,誰說不能換?只是以一般的使用情況來說,電池在壞掉之前大部份的人就想換新手機了,有個電池壞掉的藉口可用,正好呢!
廠商有各種考量去做出最終對策,不見得是什麼可惡的東西。
>>>如果手機有針對電池鎖定(加密)、手機廠商對維修用的電池作控管,你就不能隨意換。
歐美是環保意識較高,手機用到壞。有個電池壞掉的藉口可用,歐美可不這麼想。
酷里斯帝 wrote:
酷里斯帝 2022-08-12 8:39 22樓
任何一種改變,都是因為有優點考量,以及是否能克服缺點。
手機的電池內建,最大的二個好處是:
1. 節省成本,電池本身不用硬殼封裝和外觀、接點,手機也不用多出額外的機構和充電器,對成本有不小的幫助。
2. 手機可實現更輕更薄,這顯而易見,省掉的機構可以使手機更小或塞進更多元件。手機性能越來越強、功能越來越多,空間是很珍貴的。
缺點有二個:
1. 沒電時無法直接更換已事先充好的電池。但這個現在用快充技術克服得不錯,用體驗過的相信都能理解,十分鐘內即使無法從零充到100%,但電量掉到40~50%時充個五分鐘也足夠到60~70以上,十分鐘就差不多快飽了,何苦要二顆電池去替換呢?
2. 手機用久了電池壞掉不能換怎麼辦?這更簡單,有心的話花點錢還是可以換個新電池繼續用,誰說不能換?只是以一般的使用情況來說,電池在壞掉之前大部份的人就想換新手機了,有個電池壞掉的藉口可用,正好呢!
廠商有各種考量去做出最終對策,不見得是什麼可惡的東西。
就算現在有可更換電池的機型可選,我猜大部份的人應該還是會選內建吧?
因為感受不到什麼特別的不便啊。
個人積分:7753分
文章編號:85564427
不可換電池的原因其實就很簡單。
1.減少手機的體積、以及增加一體成形的外觀:畢竟若要作成可換電池的形式,那電池艙就得作出來,且為了考量使用者會經常插拔,於是在電池艙與電池都得加強保護,也就是增加體積,在這種手機空間、電池容量都硬擠出來的時代裡,比別人厚的手機、比別人電池容量小的手機,這個就是會讓絕大多數消費者不想購買的原因了。
2.減少不可控的返修:電池是整支手機的動力核心,而在追求性能、體積效率最大化的今天,這些都是越來越精密的結構,也因此…電池的品質是至關重要,現今使用者無法自行換電池的情況下,電池是設計在保固貼紙內的,也就是說…若自行更換或請人來更換,都是破保的行為,也因此原廠可以確保使用者送來維修的手機若有牽涉到電池問題,責任也是自身造成的;但如果可換電池呢?為了貪便宜,許多人會使用副廠的便宜電池(甚至以前那個年代,還有許多人會拿別的手機的電池試圖硬塞試試看…),等到若手機壞掉了之後…,絕大多數的使用者都會換回原廠電池後才送修,然後…有可能承認自己用過廉價的非原廠電池嗎?這時不可控的要素不就變多了?
小惡魔市集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