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電吃三碗公-Tesla內湖服務中心交車開箱


devinhalsey wrote:
報告樓主大大.......(恕刪)


降價降那麼多,實在是匪夷所思
車界很少很少有這種動作的,顯然是數量未達原廠預期
組織變革,制度變革,才會有如此的超級大動作吧????

原75車主真的會哭倒在地
應該主動同步對原車主有調整方案才對
畢竟,我猜也大約50台以內而已,一月底只有20多台75
agde56128 wrote:
降價降那麼多,實在是匪夷所思
車界很少很少有這種動作的,顯然是數量未達原廠預期
組織變革,制度變革,才會有如此的超級大動作吧????

Model S開始大量交車是2012 Q4,到現在電池成本已經降很多了。


HRLin1 wrote:
Model S開始大...(恕刪)


是啊,但是原本的價格是2016/9訂出來的,現在2017/4 大降22%的車價,實在很嚇人
而且是75降,頂級的100沒降反升,和電池成本應該無關
覺得是市場策略耶
那有人一降降22%的???

agde56128 wrote:
是啊,但是原本的價...(恕刪)


伊隆說過二件事

第一件事是別其望他們的家的車可以數十年都不變


第二件事就是拿有錢人的錢來去建構更便宜的電動車,來賣給更多的人!

所以啦,早買你早享受

就別想太多了~

只要想想你是推動電動車的一份子就好了~

順便一提7月會在降一波~

呵~

真怕會陪大錢,可以先賣掉等七月在買一台
agde56128 wrote:
降價降那麼多,實在是匪夷所思
車界很少很少有這種動作的,顯然是數量未達原廠預期
組織變革,制度變革,才會有如此的超級大動作吧????

原75車主真的會哭倒在地
應該主動同步對原車主有調整方案才對
畢竟,我猜也大約50台以內而已,一月底只有20多台75


主要是Model 3快要量產了,為了騰出產品區間所以把60/60D取消

不然高規版本的3就比S 60/60D電池更大續航更好

而取消了S 60/60D就必須有產品接替它的入門定位,所以才把75拉下來,降價

這對於Tesla來說根本沒有太大差別

因為原本60、75的成本是完全一樣的

60跟75擁有同規格的電池,只是透過軟體鎖住

這跟銷量無關

主因就是Model 3產品規劃,牽一髮動全身


另外75沒這麼多台吧

聽說現在全台灣只有7輛75,台灣三月份Tesla掛牌41輛,裡面也只有兩輛是75



agde56128 wrote:
是啊,但是原本的價格是2016/9訂出來的,現在2017/4 大降22%的車價,實在很嚇人
而且是75降,頂級的100沒降反升,和電池成本應該無關
覺得是市場策略耶
那有人一降降22%的???


降22%是因為避開了奢侈稅

才會感覺降這麼多
高速公路定速95行駛約80公里,
其他為市區及小段上下坡一般駕駛
開空調22度

Tesla顯示行駛105公里耗電19.1kwh
我家改用時間電價
離鋒時段每度電1.71元(夏月價格)
因此開了105公里,最低電費是33元

因為不是獨立電錶
無法得知實際充電耗用幾度電
但行車過程發現
只要定速行駛,或是下坡
耗電量較低
以上提供各位大大參考


agde56128 wrote:
一天待機81W, 10天0.81kw
跑119Km用了充電座55度電
和車載電腦的39.5有不小的落差
等於跑了119Km,電費115.5元,一公里不到1元,這其中包含N次展示大腳電門
0.97元/Km
能源費用大約是柴油車的50%,汽油車的25%,同等級跑車的15%



今天去記錄

總里程375KM 電量計記錄186Kwh 車載記錄119Kwh
裝載記錄器累計45天,充電座每天待機使用81Wh,待機合計3.6Kwh
所以車子記錄得到119Kwh,電量計扣除電座待機為182Kwh,充電流失比例為53%
也就是車載電腦記錄充電119Kwh,實際要乘上1.53 ,才是實際電座用電量
乘上1.56 ,才是實際含待機用電量
所以用電腦算,能耗是0.317Kwh/Km
實際能耗是0.496Kwh/km


電費我不大會算,留給大家協助換算了
剛好最近要下訂跟大大一樣的藍色Ultra white Seats內裝 Model S 75 , 降價後太誘人 . 但總覺得還是有點猶豫 . 想請教一下前輩目前的駕駛使用心得 ? 感謝!!!!
yuhsi wrote:
剛好最近要下訂跟大大...(恕刪)


528i 997 CLS CLS(新款) S350 A45 一路下來

市區開起來的優雅和強悍,是前所未有的
高速輪胎滾動噪音當然大了些,但也極有可能是因為完全沒有engine聲所突顯出來的
親朋好友相爭上車試坐,期間驚呼連連
對玻璃車頂,對觸控面板,對寧靜度,對瞬間加速,伸縮手把
再再都是耳目一新
一樣的車價,甚至更高的車價,沒有一台試坐完會那麼高興的
再回頭開油車,整個就是回到工業革命的時代感

缺點來了
美式服務保証從頭氣到尾 (不習慣+太多不確定)
充電柱安裝服務品質讓我氣到自己裝(大樓需事先確認可拉線)
車身拷漆極小瑕疵多多少少
車牌不能選號
目前空有漂亮現車位置大地圖無導航
主機連線偶爾需要reset (不影響駕駛)
里程恐懼症一開始難免

總結
這台賣掉的話,下一台根本不知道能換什麼

agde56128 wrote:
我們偉大的中華民國監理處,超級無敵宇宙狂
電動車要寫綠底白字「電動車」
以後陸續會更改

油電車牌寫油電車
柴油車牌寫柴油車
化油器牌寫化油車
渦輪增壓寫渦輪車
自然進氣寫自然車
gogoro牌寫電摩車

深怕路人看不懂的是嗎??????
難怪沒幾個人敢買紅色......配綠牌

既然要寫清楚裡面裝了什麼才會動
那官員的身份証要不要拿出來加一個框
上面寫「漿糊」...(恕刪)


不能同意你更多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