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61392
2021/07/18 05:30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電動車發展速度與基礎充電設施是否普及有高度相關,台電發現,許多住戶現況多會直接裝設慢充型的充電樁,當電動車數量變多,又同時充電,會有超載並引發跳電的疑慮,因此,建議社區可專設一戶,不僅可申請快充型充電樁,也能確保社區供電穩定。
過去,屢傳社區管委會怕電動車太耗電、電費難記算等,與電動車主因設置充電樁發生摩擦,甚至有民眾整理全國不同意充電樁社區名單,儼然已是電動車車主的購屋重要參考指標之一。
台灣地狹人稠,北部住家型態多是公寓、華廈等大社區,充電樁裝設爭議與亂象也多源自於此。根據台電瞭解,國內住戶多會在自己的電表後拉線,設置慢充型充電樁,現在電動車數量還不多,用電可以承受,不過,一旦上百戶住戶的社區若都汰換成電動車,同時充電的後果恐是超載跳電,衝擊整個社區用電安全。
戶數多社區 台電建議專設一戶
對此,台電建議,戶數眾多的社區可「專設一戶」,就能專供大樓充電設施用電,且有利電纜線架規劃,也方便未來擴增充電設施;至於社區擔憂的計費問題,台電指出,專戶的電表會獨立計算電費,與社區的公共電力區隔,社區也能與車主協商,設計一套收費制度,且若導入能源管理,安排離峰充電等,反而能賺錢。
不過,設置充電樁的價格也不便宜,台電以雙北地區估算,大樓住戶分攤,每戶約要出資五至六萬元,若是獨棟單一住戶設置也需要五至十萬元;但各地方政府鼓勵設置充電樁,也祭出相關補助,台北市的補助上限為十至二十萬元,如果有搭配綠能屋頂設施,最高補助為三百萬元,而新北市補助上限為十至三十萬元。
至於有社區擔憂電動車耗能問題,台電也說,其實只要依規定請台電評估,可申請擴充供電設備容量,並不會危害社區用電安全。
現階段就是 "先裝先贏"
到最後撐不住,要一起掏錢,不見得大家願意花
大家都是自私
我自己的房子很多人 連電梯維修費都不想出了
除了社區的線路,往上一層的線路呢?這些都是問題
要解決都是要錢,誰要買單解決問題的費用?
不然就開大絕 =買透天,最單純
maxwu123 wrote:
先裝先贏
到最後撐不住,要一起掏錢,不見得大家願意花
大家都是自私
我自己的房子很多人 連電梯維修費都不想出了
除了社區的線路,往上一層的線路呢?這些都是問題
要解決都是要錢,誰要買單解決問題的費用?
不然就開大絕 =買透天,最單純
真的是本板電車黑第一名欸
你怎不轉去福特、Audi板,他們將來也是要大出特出電動車
你知道每次你轉的新聞,看似都在罵電車,但其實也不盡然
然後你的每次結論也都很奇怪,不想付電梯維護費還那麼驕傲
像這個新聞,你的結論是什麼?放到最後等政府幫你改好社區充電車位嗎?
社區往上一層的線路,台電買單啦!
反正願意出錢的社區就出錢,有些車主也是有錢到可以先墊錢在公積金,之後使用者付費,攤提建設費用
不願意的,就不願意囉,反正社區自治嘛,有什麼好黑的
你可以驕傲的說你們社區不讓多花錢維護充電設施,別人也可以驕傲地說我們社區都做好了
不知道你是不是油車業務,真是辛苦了XD




























































































